APP下载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5-03-07汪亚兰黄庆红

安徽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围术期效果护理

汪亚兰,黄庆红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江苏 苏州 215000)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汪亚兰,黄庆红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江苏 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于该院的9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加用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评分、降压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评分、降压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降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能减轻其疼痛程度,获得更好的降压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护理;效果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指患者主动脉内膜撕裂,使处于循环状态中的血液通过内膜撕裂口进入到主动脉肌壁之内,从而使患者的血管壁出现分层[1]。该病种病情凶险,进展迅速[2]。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病死率较高[3],如果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疗、护理,则约 80%的患者会于发病2周内死亡,预后极差,尽早实施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该类患者的病死率[4]。迅速的临床诊断、合理的治疗方法和严密监测,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5]。因而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帮助其减轻负性情绪、积极应对手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于我科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了积极的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于我科9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症状:突发出现的位于胸背部的撕裂样痛、出现意识障碍等;(2)体征:一侧脉搏减弱或消失,两侧肢体血压明显不相等、突然出现的主动脉关闭不全或心脏压塞等;(3)影像学检查:经CT、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MRI)证实主动脉内假腔或游离膜片[6];(4)从首发症状开始到入院就诊的时间≤14 d[7];(5)接受外科手术治疗(Bentall手术、Wheat手术、David手术和主动脉替换手术等手术方式)。9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45.31±9.77)岁;既往存在高血压病史者为21例,糖尿病病史者为29例;试验组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46.21±9.83)岁;既往存在高血压病史者为25例,糖尿病病史者为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基础护理。

1.2.2试验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

1.3术前护理(1)一般护理。将患者安置在监护室行持续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给予中流量持续吸氧。绝对卧床休息,严格制动,必要的检查尽可能安排在床边进行。做好术前准备,如床上排尿、排便训练,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以预防便秘,如出现排便困难切勿用力,应予缓泻剂帮助排便,严防因排便过于用力而加重夹层的分离,甚至引起破裂而致患者猝死。(2)血压监测与降压用药护理。血压是最常见的诱因,而血压升高又是导致血肿扩展和胸痛加剧的主要原因,且发病后48 h内是夹层最容易发生破裂[9]。良好的血压控制有利于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生存率,因而做好血压的监测与降压用药护理术前护理工作的重点。给患者大剂量连续多日使用硝普钠时,必须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精神状态改变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则应考虑氰化物中毒可能,则应改用其他降压药物如硝酸甘油等。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为医生提供用药依据,注意根据血压情况及时调节降压药物的给药速度,平衡降压,避免血压出现大的波动。(3)疼痛护理。疼痛症状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不同程度、不同持续时间的疼痛症状提示不同的病情状态,因而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实施及时有效的镇痛措施。如持续性的疼痛且部位出现移行则提示夹层剥离处于继续扩展状态,如疼痛得到缓解则提示夹层剥离已停止。剧烈的疼痛可能会与血压的升高、夹层的扩展互相作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而应及时使用镇痛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症状,用药后密切观察用药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根据观察结果考虑进一步的治疗方案。(4)心理护理。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因受剧烈疼痛的困扰,同时又对自身病情缺乏必要的了解,因而易引发烦躁不安、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8],这些不良心理极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故在做好疼痛护理的同时,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实施针对性的解释与安慰,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对治疗的配合,帮助患者建立起对抗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以利于治疗与护理方案的顺利实施。

1.4术中护理手术配合护士应以简洁的语言介绍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安置体位时兼顾手术需要与患者舒适要求的满足,以娴熟的技能与从容的态度使患者增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以减轻其因对手术的忧虑而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手术过程中,手术配合护士应主动娴熟地对手术加以配合,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实施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术中安全。

1.5术后护理(1)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常因对手术结果的不了解而出现担忧心理,进而影响术后的恢复。病房护理人员应在患者返回病室时以轻巧的动作协助患者卧床休息,以温和的语言和体贴的态度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服务人员的关怀和爱护,有利于患者稳定情绪。加强病情巡视和血压监控,使患者感觉到来自护理人员的重视,保证患者安全感的满足。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对患者表现出的正性情绪加以鼓励,对患者表现出的沮丧、灰心失望以及不配合治疗的负性情绪,则应了解发生原因并加以有效疏导,避免使用消极,用乐观和积极的态度来感染患者,同时有效利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来共同参与患者的心理干预,嘱其亲属朋友在患者面前展示积极的心态,以便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不良情绪对病症康复的影响。(2)病情观察。手术室护士将患者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根据患者的术中情况,手术室与病房护士共同确定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内容和方法。对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特别应关注其血压、心率,做好出入量记录。患者术后多处于高动力状态,表现为心率快,血压高,因而术后应继续做好降压用药的护理,控制好血压,利于患者病情的稳定。(3)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动脉栓塞,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对保证患者的手术效果,顺利康复极为重要。对患者的下肢血运情况加以密切关注,每小时触摸一次患者的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及双下肢皮温,询问患者的感觉,观察双下肢皮肤的色泽,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加强对患者的术后呼吸道管理,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节律以及血氧饱和度,必要时对血气进行监测。根据观察结果及时调整给氧的浓度以及方法,待患者麻醉苏醒后及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给予药物雾化吸人,促进排痰;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尿量以及尿色的变化,定时抽取患者血样化验进行肾功能的监测,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肾功能不全。

1.6评价指标

1.6.1疼痛的控制在两组患者干预后采用“长海痛尺”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患者以自身疼痛程度对疼痛进行评分。评分方法:以0~10分作为疼痛指标,以0为无痛,以10分为极度疼痛。对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干预前与干预后1周进行疼痛评分比较。

1.6.2降压效果的评价标准测量和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1周的血压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的降低数值做为降压效果的评价。

1.6.3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动脉栓塞、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情况,以并发症发生例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两组患者干预前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下降值的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血压降低的数值显著高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2.3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3。

±s)

±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例数 (%)

注: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χ2=5.075,P=0.024。

3讨论

急性主动脉脉夹层是临床上发生率较低但病情表现异常凶险的疾病类型,该病种发病急且进展快,病死率高,预后极差,多见于高血压病患者。早期的正确诊断、及时的科学治疗、有效地控制血压和缓解患者疼痛、高质量的护理可提高该类患者的生存率[10]。近年来,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处于不断上升之中,对该病种的保守治疗难以取得满意效果,目前,主动脉夹层患者已可通过成功实施的外科手术治疗技术获得根治性治疗,且远期效果良好。但与此同时,主动脉夹层心血管外科手术属复杂、高难技术,因而对围术期护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本研究采用围术期全程护理对急性主动脉患者实施干预。及时到位的术前一般护理将患者置于严密的监测之中,保证了患者可得到及时有效的相应治疗和护理,对排便状态的干预,可帮助患者避免因不当排便加重病情,对血压的动态监测和降压用药的相应护理措施,有利于保证患者降压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时有效的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可实现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和不良心理的护理目标,有利于患者对医疗护理的配合从而尽快控制病情。良好的术中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以平和稳定的心态接受手术,高质量的手术配合则是手术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术后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保持正性情绪以促进术后康复,严密的病情观察,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安全康复的保障,对并发症实施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则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手术的效果。与传统的常规护理相比,本研究所采取的围术期全程护理方式,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全程性、无缝隙的全面干预效果,围绕患者的手术治疗,给予了全方位的针对性护理服务,从而使接受围术期全程护理的试验组患者获得了更好的疼痛控制和降压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示,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护理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罗湘玉,郑雪松,陈西梅,等.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2):2334-2335.

[2]施乾坤,章淬,牛永胜,等.急性重症主动脉夹层患者的ICU 监测与管理[J].山东医药,2012,52(20):68-70.

[3]刘皇军,金立军 ,刘雪银,等.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发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转归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6):546-547.

[4]陈良万.主动脉夹层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150-172.

[5]林雁娟,许乐,黄惜珍,等.8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三分支支架植入术的术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04-306.

[6]熊玮 ,董少红.急性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6):584-586.

[7]张凯林.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治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2,33(10):1342-1343.

[8]江涛,韩童利,曹小兰.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6):523-524.

[9]李晓形.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B):31-32.

[10] 杨芳芳,修摇红,王军伟,等.急诊科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与护理 [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2):66-67.

(收稿日期:2014-06-12,修回日期:2014-08-02)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5.02.065

猜你喜欢

围术期效果护理
护理服务全过程用于足踝骨折围术期的临床价值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早期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抓住“瞬间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