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2015-03-07储雯雯管世鹤

安徽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新生儿

储雯雯,管世鹤,杨 凯,刘 周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安徽 合肥 23060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储雯雯,管世鹤,杨凯,刘周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安徽 合肥230601)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选取该院NICU 2011年至2012年来收治的1 340 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回顾性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 340 例新生儿中发生院内感染66 例,医院感染率为4.92%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情况居首,占总感染的60.61%。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治疗及使用抗生素种类。结论对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发生侵入性操作,在院天数长,使用抗生素种类多的患儿,要给予充分重视并采取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

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常因多种原因出现危重症,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自身防御及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极易发生医院感染。且早期不易被发现.病情进展快。常发生全身感染可危及生命[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危重新生儿的首要抢救阵地,但同时也是造成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场所,因其医疗环境特殊,本身病情危重并且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全的新生儿更易受损,增加感染途径,使院内感染成为NICU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所以为了解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发展,分析NICU其感染的要点及组成,现对我院2011年至2012年NICU收治的1340例住院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便于预防和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感染发生。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病例统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2011年1月—2012年11月间新生儿1 340例,将他们出生疾病史、体征、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接受呼吸机和置PICC管等有创性操作的治疗情况以及疑似感染时行各种相关病原学的检查依次记录。

1.2感染标准的界定 患儿在NICU接受治疗48 h后,发热>3 d;外周血WBC计数持续>20×109·L-1,或较原来增加25%,或CRP>100 g·L-1;呼吸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发现细菌或细菌培养阳性;血培养阳性,X线胸片出现与原发病灶明显变化的炎性改变(如病灶扩大、新炎性反应浸润影、局限性肺炎、肺不张等)[3]。其中X线胸片改变为诊断必须且除外原发病、急性肺损伤、肺出血、肺不张、肺栓塞、非感染性肺间质疾病等,并存在与感染相关的临床表现,如呼吸暂停、体温波动、皮肤发花、残余奶增加、反应差、顽固的代谢性酸中毒等。

1.3统计学处理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NICU院内感染率1 340例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60例,院内感染共66例次;感染率为4.92%。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2NICU院内感染发生部位及发生率统计见表1。

2.3N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新生儿胎龄<34周,出生体重<2.5 kg,在院天数长,有侵入性操作以及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情况下,极易于获得医院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1 新生儿感染率与感染部位

表2 NICU感染相关因素及感染率(%)

3讨论

随着新生儿医疗技术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危重患儿越来越多,NICU中很大一部分患儿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4],由于生理功能未发育完全,免疫力低下,无法适应外界环境和母体内的差距,本身就极易发生感染,再加上NICU定植细菌多为耐药菌群,在新生儿入院48 h后发生的感染均应考虑为院内感染。

从表1可以看出呼吸道感染占新生儿院内感染的60.61%,可能与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的使用有关,如气管插管、呼吸机的应用、反复吸痰等入侵性操作造成皮肤黏膜损伤,呼吸道环境的改变,它使口咽部的微生物直接接种于下呼吸道,增加了感染机会[4]。

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是NICU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一个主要挑战,明确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正确制定防控措施是必不可少的[5]。表2中可以提示NICU医院感染与长时间住院的早产儿、低体重儿、侵入性操作、滥用抗生素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这些对于医院感染发生的隐患进行恰当的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患儿的安全。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因此预防与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工作[6]。综上所述,要想有效地控制NICU的院内感染,要加强围生期保健,降低早产儿出生率,要严格NICU病房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抗感染意识[7]。要对早产儿的微量喂养重视,早日进行母乳喂养,促进胃部成熟,提高喂养耐受性,使其达到足量喂养的时间尽可能缩短[8]。严格手卫生和消毒措施,对需要侵入性操作的治疗要慎重,尽量减少有创性操作,对呼吸机及PICC管等装置进行定期消毒并加强对感染的监测[9],加强早产儿及危重患儿的保护性隔离,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才能提高医疗质量,真正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人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陈南侠,班树萍,余丽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4):54-55.

[2]张蓉,柯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440-441.

[3]杨国语,陈青芹,毛慧娟,等.新生儿感染性肺炎8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50-51.

[4]秦庆员,刘晓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9):90-91.

[5]韩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J].中华实用医药,2013,8(17):273-274.

[6]王亚玲.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157-158.

[7]操晓莉,陈梅俐.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6):1015-1016.

[8]英若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与控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7):3154-3155.

[9]康俊辉,李玉梅.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特征及预防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174-175.

Analysi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in NICU

CHU Wen-wen,GUAN Shi-he,YANG Kai,et al

(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AnhuiMedicalUniversity,Hefei230601)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and prophylaxi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NICU.MethodsThe data of 1 340 case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 from 2011 to 201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Of all cases,the nosocomial infections occurred in 66 cases with the infection rate of 4.92%,among which the case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ccounted for 60.61%.The neonates with gestational age less than 34 weeks,birth weight less than 2.5 kg,invasive operation during treatment,or use of broad spectrum antibiotics were vulnerable to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s,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Ful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neonates with preterm birth,low birth weight,invasive operation,and use of broad spectrum antibiotics,and measures should be undertaken to prevent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s accordingly.

Key words:neonate;nosocomi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收稿日期:2014-05-12,修回日期:2014-08-03)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5.02.029

通信作者:管世鹤,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E-mail:shiheguan@126.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81171662);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计划科研项目(No 2012ZY110)

猜你喜欢

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2013~2015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