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发性颅内压升高手术治疗1例

2015-03-05窦万臣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5年8期
关键词:大池视神经特发性

刘 念,穆 冰,窦万臣*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山东济南250001;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730)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是指未发现任何大脑病理异常、脑脊液成分无异常改变的颅内压升高,是一种排除了原发及继发因素后的排除性诊断。1893年报道了这样一组患者,并提出了“浆液性脑膜炎”[1]的概念,后几经易名,直到1989年提出了“特发性颅内压升高”一词[2],沿用至今。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收治该病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1.1 病例

患者陈某,女,36岁。因头颈部不适,表现为间歇性颈部酸痛,颈部、后颅部牵拉痛,活动后加重,伴耳鸣、眩晕,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3月余,于2005年2月25日至北京协和医院就诊(患者知情同意)。

1.2 查体

患者双侧瞳孔散大5 mm,对光反射迟钝,左眼无光感,右眼仅对强光刺激有光感,双眼各向运动均受限,眼底检查视乳头高度隆起,边界不清,周围渗出、出血,黄斑受累,颈抵抗(+),既往病史无。辅助检查:化验检查、头部 CT、MRI、MRV、DSA均未见异常(图1A~C)。CSF常规及生化均正常。

1.3 治疗及转归

患者入院后于2005年2月28日行腰椎穿刺压力大于350 mmH2O,2005年3月3日行腰大池引流时测压力为500 mmH2O;经检查排除颅内感染、颅内占位、静脉窦血栓、环枕区畸形、脉络膜炎等疾病,诊断为特发性颅内压升高。给予甘露醇脱水及持续腰大池引流等治疗,效果均欠佳,视力下降仍进行性加重,于2005年3月10日急症行双侧额颞去骨瓣减压术(图1D)。术后2周患者双眼视力较前改善,右眼能看清20 cm外3号字,左眼能看清10 cm外1号字,左侧上、下、外视野缩小,右侧下方视野缩小,能辨别红、黄、蓝等鲜艳的颜色,眼球运动明显改善,双侧瞳孔直径约3.5 mm,对光反射灵敏,眼底视乳头水肿、出血消失,复查腰穿压力106 mmH2O,好转出院。2012年2月13日患者来协和医院随诊,自述7年来头痛症状完全缓解,视力略有改善,但仍视物模糊,仅能分辨黑白两种颜色。查体:双眼视力0.1,视野右眼旁中心透亮区,左眼中央管视;眼底双侧视神经萎缩,双眼黄斑病变;腰穿压力50 mmH2O,头部MRV可疑左侧横窦近端狭窄(图1E)。给予行颅骨修补术后出院,继续随访2年,患者颅内压升高未再发作,双眼视力情况未进一步恶化(图1F)。

2 讨论

特发性颅内压升高的流行病学资料稀少,1988年美国1份流行病调查显示普通人群发病率约0.01‰,引起特发性颅内压升高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肥胖、脑脊液回流异常、性激素水平异常及血液高凝状态等相关。本例患者无肥胖病史,无激素分泌障碍,凝血功能未见异常,关于脑脊液回流异常情况,因该患者术前DSA检查未发现双侧横窦狭窄,但术后7年再入院行颅骨修补术时行MRV检查发现左侧横窦可以狭窄,考虑不排除存在横窦狭窄导致的颅内压升高。

图1 患者术前及术后影像学资料对照Fig 1 The image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目前尚无相关指南给出标准的治疗方案,大部分患者可自限或在第1次腰穿后症状缓解[3],对于无视功能异常的患者采用保守、对症治疗,但在内科充分治疗的前提下,若患者视功能仍持续下降,需尽快考虑手术。目前常用的两种术式为视神经鞘开窗术和脑脊液分流术[4],视神经鞘开窗术术后并发症较高,约占40%,包括暂时性的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功能障碍等;而脑脊液分流术,无论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还是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均欠佳,复发率较高。

针对该患者,术前进行了各种内科保守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且进行性加重,故采取了急症手术治疗。由于本例患者脑室不大,脑室周围间质水肿不明显,术前应用腰椎穿刺置管腰大池持续引流,效果不佳,提示单纯脑脊液释放无法缓解高颅压,且脑室小,穿刺成功率低,且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较高,故未采用脑脊液分流手术;视神经鞘减压手术并发症较多,对颅内压的降低帮助不大,减压后对改善视力症状远期疗效如何不能肯定,为了抢救患者视力,尽快降低颅内压,经过多科会诊讨论,并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急症行双侧额颞去骨瓣减压术,术后颅内压升高症状明显缓解,视力恢复比较迅速,手术效果满意。

对于特发性颅内压升高,手术治疗的文献报道很少,有双侧颞肌下减压、后颅窝外减压的报道[5],但国内目前无双侧额颞去骨瓣减压的报道。从这例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来看,双侧大骨瓣减压后可快速降低颅内压,是挽救视力的一种可行方法。术后随访长达9年,患者病情保持稳定,提示对于顽固性不明原因的颅内压增高患者,在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为了挽救视力可以采用大骨瓣减压的手术方式。由于我们的病例数少,虽然大骨瓣减压有效,但是机制尚不清楚。针对该患者为何行减压术后7年再行颅骨修补术后患者症状未复发,目前还不清楚,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1]Quincke H.Über meningitis serosa:dammlung linische bortra 67[J].Inn Med,1893,23:655-694.

[2]Corbett JJ,Thompson HS.The rational management of 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J].Arch Neurol,1989,46:1049-1051.

[3] Dhungana S,Sharrack B,Woodroofe N.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tion [J].Acta Neurol Scand,2010,121:71-82.

[4]Plotnik JL,Kosmorsky GS.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optic nerve sheath decompression[J].Ophthalmology,1993,100:683-690.

[5]秦培韬,李栋平,邓洵鼎,等.良性颅内压增高症手术治疗11例报告[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5,30:55-56.

猜你喜欢

大池视神经特发性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十四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探赜
皮下隧道式腰大池外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分析
唐由之视神经萎缩诊治经验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开颅手术后常规腰大池引流对防治颅内感染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