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公民观的二维透视及其当代价值

2015-03-02

关键词:资本主义马克思公民

王 磊

(广西大学 政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哲学研究·

马克思公民观的二维透视及其当代价值

王 磊

(广西大学 政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马克思公民观是对资本主义传统公民观的扬弃。首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宣扬的“自由、平等”的公民观,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的阶级虚伪性与历史局限性。其次,资本主义公民观存在明显的理论与现实语境的缺陷。为此,马克思对这种公民观进行了充分的批判,建构出以社会人载体形式存在为内涵的公民观。

马克思;公民观;二维透视;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扬弃

(一)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反思与批判

青年马克思深受康德等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影响,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认同近代资产阶级所倡导的平等、自由的公民观。他指出:“自由确实是人的本质,因此就连自由的反对者在反对自由的现实的同时也实现着自由。”[1]167此时,青年马克思对于其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公民观还处于懵懂的感性认知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本身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特别是它对广大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造成他们无法真正享有作为社会公民的各种权利。基于此,马克思首先运用剩余价值理论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剖析,进而对其所宣扬的虚伪公民观进行了深刻批判。马克思指出,近代资产阶级提倡的平等、自由的公民观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方式之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生产的终极目的是获取最大的剩余价值。为此,资本家便竭力通过降低工人工资、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以及雇佣大量女工、童工的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显然,在此境况下,资本家凭借手中的资本可以不劳而获,而作为社会公民的工人却一无所有。他们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其唯一可以出卖的劳动力,由此也就与资本家形成了一种形式上自由平等的雇佣劳动关系,实质上是他们不得不忍受资本家的长期剥削和压榨。正如马克思所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2]662此外,马克思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对近代资本主义公民观存在的内在根基进行了反思。近代资本主义公民观以抽象的理论作为其内在的逻辑起点,它所着眼的是一种脱离了现实社会生活关系的抽象的人。针对这种抽象的公民观,马克思指出,其视野之下的公民,“不是抽象人性论中的那种脱离了现实社会生活的孤立的人,而是在现实社会关系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3]73。“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3]73。

(二)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超越与发展

随着马克思对康德与黑格尔哲学的反思与批判,马克思逐渐认识到近代资本主义公民观的局限,即资产阶级呼吁的解放仅仅囿于政治解放。而对于资本主义公民观所依托的政治解放,马克思首先是不否认的,但马克思又不仅仅止步于此,而是对其进行了超越和发展。在马克思看来,政治解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要保证政治解放的成果是真实有效的,即作为社会公民能真正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那么在政治解放之前,就必定要先进行经济解放,也就是社会经济关系的解放。唯有使社会从私有制中解放出来,全人类的解放才会得以实现。那么显而易见,此时作为社会主体的广大公民的解放也就会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必然。

马克思还对人类解放问题做了纵深阐述。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论域之下,人类解放就是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形态向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形态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阶级差别和对立、国家及其暴力机器将逐步消亡。人类最终进入未来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294。也就是说,只有在共产主义的联合体中,个人才能获得最充分自由的发展。而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社会具有私有性,它的这种本质属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虚假形式的自由共同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不可能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人类及其本性的解放只有在共产主义的联合体中才可以最终如愿,此时,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的解放也会得以真正实现。

二、马克思公民观的内涵

为了对马克思公民观的内涵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将从四个层面对马克思公民观的内涵进行剖析。

为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推进浙江省地质调查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原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于2016年启动了《浙江省土地质量地质调查行动计划(2016-2020)》。这是迄今为止投入力度最大的省级土地质量地质调查计划。通过“计划”的实施,将完成全省耕地质量1∶5万精度的地质调查,建成较完善的土地质量监测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形成较为完善的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方法技术体系及制度体系,为浙江省的土地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努力实现土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的新格局。无疑,浙江在理念和行动上,在探索与实践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一)马克思认为作为公民的人是社会生活中现实的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8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属性才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此外,马克思还认为,人是社会生活中现实的人。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3]73。这种“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4]67。在马克思的话语体系之下,作为社会公民的人是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之人,所以,唯有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从保障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基本生存和更高层次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中去考察人,才能更好地把握和认识作为公民的人的本质内涵。

(二)马克思认为作为公民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古人言,人为万物之灵。人之所以会获得如此高的殊荣主要是因为人是一种有意识的存在。我们知道,意识具有能动性,在这种能动性的激发下,人们做出各种具体行为。这些外显的行为在马克思的视野之中,就是作为社会公民之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后的产物。由于人有思维意识,所以人是一个积极且能动的主体。首先,他是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环境。其次,他能够制造各种劳动工具,并利用这些工具,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外在的自然界进行改造,从而获取丰富的物质资料,进而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物质需要。

(三)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作为公民的人的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78-79人类要想生存,就必须首先进行相应的物质资料生产。其实,这里所说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指人的劳动或劳动实践。所以,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然而然也是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之人的最基本的存在状态与方式。

(四)马克思认为作为公民的人具有群体性

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5]2马克思此言,一是指人具有群体性,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因此去否认个体人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67但是这个个人“当然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4]86。 马克思由此也就恰当地处理好了人的群体性与个体性的辩证关系。二是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可生存。也就是说,脱离集体与社会的纯粹、孤立的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由此,作为社会公民的每个个体均是具有群体性的人的存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在马克思看来,公民是以社会人的载体形式存在的,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现实能动且能够参与劳动实践的具有群体性的人的存在。

三、马克思公民观的当代价值

目前,我国正逐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很有必要充分汲取马克思公民观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澄清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公民观的错误认知,应对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社会主义公民观的诘难,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做好理论铺垫。

(一)大力弘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批判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运用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剖析,鞭挞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实质上没有自由和平等可言,以此有力地批判了资本主义虚伪的公民观。二是运用唯物史观鲜明地指出了资本主义公民观的抽象性。三是批判了资本主义公民观是公民在政治层面的虚假解放,而公民在经济层面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放。由此,马克思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历史性的超越与发展。马克思所彰显的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批判精神无疑需要我们进一步继承与发展。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等公民理念依附于形色各异的物质文化载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公民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所以,在此严峻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教育迫切需要弘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批判精神,从而引导我国公民理性地对待资本主义及其公民观。

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批判当下资本主义发展的虚假繁荣。因为这种“华丽的繁荣”是靠剥削与压榨得以支撑。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私人利己性,贪婪的资本家利用剩余价值去追求最大利润的本性在当下依然没有改变。在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中,广大公民不可能享有实质性的自由与平等。

其次,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应帮助每个社会公民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强有力的批判武器,并帮助他们把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因为坚持唯物史观,才可以真正地揭示资本主义公民观的抽象本性;坚持唯物辩证法,才可以深刻地把握资本主义公民观不平等的阶级本性。

再次,在对社会主义公民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批判需要更深入地推进到经济解放的层面。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政治解放的批判层面,还应对其对经济解放的回避与遮掩加以批判。因为,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唯有经济解放,政治才可以解放,进而才会有作为一个国家公民的真正自由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进行社会主义公民教育

马克思认为,每个社会公民归根结底是以社会人的载体形式存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关键期,我们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公民观的本质内涵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教育提供价值指导。在进行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过程中,很显然,公民是教育的对象,因此,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一切要以社会公民个体为核心。但同时又要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是社会关系中的复杂有机体,以其为中心会形成一定的利益网络结构,加之,每个社会公民又都是现实具体的人,所以会有其独特的经历和精神世界。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公民教育时,务必要以人为本,对于具体的人,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科学对待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公民观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本质。马克思以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为指导,揭示出近代资产阶级公民观的虚伪性和历史局限性。近代资产阶级倡导的自由、平等的公民观不过是形式主义的公民观,而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公民观实际上是从近代资产阶级的公民观发展演变而来。西方资本主义倡导的个人主义,着重强调人的个性发展,主张个人的绝对自由和个人利益至上,认为公民权利就是纯粹的个人权利。从表面上看,它主张所有社会公民均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但实质上维护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特权。时间的推移并没有改变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虚伪本性。我们必须认清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公民观虚伪性与抽象性的真正本质。

其次,我们也应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合理因素。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过:“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6]373资本主义文明为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所宣扬的人与人之间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美好愿景就是此种财富的价值彰显。虽然这种美好的愿景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地深陷于虚伪性和历史局限性的泥潭,但同时又要看到,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美好的愿景也是全体人类的共同追求。为此,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合理内核,在保障公民基本经济权利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的公民观。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蔡宇宏)

Two 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of Marx's View of Citizen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WANG Lei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

Marx's view of citizen is a fresher conception of citizen; it is demonstrated from two levels which are the sublation of capitalist traditional view of citizen and its essential connotation interpretation. Firstly, Marx thought capitalism publicizes the freedom and equality view of citizen, and there ar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hypocrisy and historical limitations. Secondly, in capitalist view of citizen, there exists conspicuous defects of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condition. Therefore, Marx criticized it and constructed the view of citizen whose essential connotation is the existence in the vector form of social people. Presumably, this would be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ist civil society.

Marx; view of citizen; two 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contemporary value

2014-09-25;收修日期:2015-01-21

山东省研究生创新计划(sdyc11118)

王 磊(1989-),男,山东泗水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81

A

1003-0964(2015)02-0020-04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马克思公民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马克思像
论公民美育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十二公民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