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语用游离在文本之外

2015-03-01江苏如皋师范附属小学226500吴娟娟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9期
关键词:体悟文本阅读教学

江苏如皋师范附属小学(226500) 吴娟娟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听说读写四大板块的训练理应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用”的理念,将阅读教学的重心指向言语的理解和运用。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感知与积累、实践和运用,真正“肥自己的田”呢?

一、体悟文本情韵,在内化语言中训练语用

“语用”理念告诫我们,阅读教学绝对不能止步于对教材文本内容的感知体悟上,要以此为基点,将阅读教学的重心聚焦在语言形式层面,实现由“教课文”向“教语文”过渡,充分开掘文本中的语用资源,为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提供平台。语文课堂不能脱离情感的浸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文本中蕴藉情感的关键处、高潮处,引导学生追忆、激活原本储存在意识中的言语,并在情感的激荡下补充文本的语言资源,更新学生的内在语言体系,为学生的言语运用奠定基础。例如,《第一次抱母亲》一文语言质朴感人,催人泪下。但是,学生缺乏必要的认知基础,对课文表达的情感内涵无法真正地体悟。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感知文本意蕴,实现言语表达训练的扎实推进呢?笔者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为学生补充了以下的词语:任劳任怨、坚韧不拔、含辛茹苦、呕心沥血……这些词语与文本的内容和情韵相得益彰,是对文本的有益补充。学生依循着这些词语,潜入文本的内蕴中体悟、思考,这样系列化、体系化的语言自然生成,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了有效历练。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充分把握文本内在的情感力量,引导学生对补充的词语进行感知、揣摩,促进学生的深入体悟,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了言语表达能力。

二、探寻文本留白,在想象拓补充中训练语用

在文本创作过程中,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常故意将文本的故事情节、情感、意境等进行略写,从而起到意犹未尽、余音绕梁的表达效果。而对阅读教学而言,这种文本的空白点则是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体悟意蕴的有效切入口,更是组织学生进行言语历练的有效平台。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扣文本的这些留白,在根据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体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对文本的留白进行有益补充,让学生在感知文本之“空”的基础上体悟文本之“实”,为学生打开另一个世界。以《但愿人长久》的教学为例。中秋佳节,在家家户户都与亲人团聚之时,苏轼却只能身在异乡独自思念着自己的弟弟。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切体悟到苏轼的内在感情,教师创设了这样的体验环节:当每家每户在团圆之夜享受天伦之乐时,苏轼只能空对着一轮明月,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当他回忆起儿时与弟弟一起快乐玩耍时,他想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说些什么呢?……

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思绪从现实的课堂引向了深远而辽阔的文本意蕴中,给予学生体验、揣测文本情感的路径和空间。对文本未能明确表述的空白点,学生通过想象、推测、倾吐,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外显展露,有效地促进他们语用水平的提升。

三、聚焦认知升华,在体验感触中训练语用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课堂教学强调要大量读写,读写结合。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结尾的拓展升华往往是教学的高潮之处,聚集着大量情感价值元素,是对学生实施表达训练的最佳契合点。因此,在中高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依循文本的情感特质,找准学生与文本情感价值的内在对应点,积极引导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表达,促进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学生通过阅读体验已经体会到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的思想品质。但是,枪响之后,他又默然地摘下军帽,这是为什么?这里的动作描写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思。此时,教者播放在炮火纷飞中大黑骡子与彭德怀血战沙场的画面,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体悟人物的情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借助文本的语言撩动学生敏感的心弦,以形象的画面刺激学生敏感神经,双管齐下,熨帖了学生认知热度,将语用教学效益最大化。

总而言之,语用能力的训练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这个“例子”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示范,更是学生借以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平台。只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才能让语用训练扎实高效。

猜你喜欢

体悟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体悟书法
不一样的体悟 2014 RFC国际雨林赛后记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