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好关卡,推进普通话教学再思考

2015-03-01江苏兴化市海河学校2257764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8期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发音

江苏兴化市海河学校(2257764) 聂 蓉

泰州地区从2010年秋季开始,开展了以“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为主要内容的三进活动。在学校的大力推动下,校园营造出“写规范字、说普通话”的氛围,要求人人讲普通话。然而,本地学生学说普通话仍然受到多方面制约,学习普通话的效果还不理想。那么如何让农村的小学生也能说好普通话呢?本文就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扎紧源头关,用规范的发音和科学的方法引领

农村学生为什么说不好普通话?首先是他们缺乏普通话习得的正确渠道。农村学生家长大多在外打工,他们婴幼儿时期大部分时间和年老的爷爷奶奶共同生活,他们的爷爷奶奶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基本上不会讲普通话。学生入学前缺少最原始、也是最自然的普通话学习来源。这样,很多农村儿童不能接触到规范的普通话,也就无法学说普通话了。等到入园后,很多农村学生一般跟随幼儿教师学习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但由于农村里很多幼儿教师自身的普通话发音也不够规范,学生学到的普通话也不标准。尤其有些幼儿园教师自己发音不标准,却提前教小学课程中的汉语拼音,使学生受到错误的拼音启蒙。直至入学,这些农村学生才开始真正接触相对标准的普通话,但这也仅限于部分正规院校毕业的专业语文教师。因为农村优秀师资的缺乏,很多学校的教师配置并不规范,只能安排其他非专业的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还有些学校仍有年龄偏大的非对口院校毕业的教师任教语文。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普通话达不到二级甲等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接受到的普通话教学当然也会有所缺陷。加之学龄前的普通话习得缺失或学习不当,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教学重心已经不是单纯的普通话教学,而更多地转向了普通话矫正方面。针对这一现象,我校首先要加强普通话教学的师资力量配备,将发音规范、语音标准的年轻教师安排到低年级语文教学岗位。在学生没有提前习得普通话的情况下,用正确规范的发音引领他们走进普通话;在学生已经受到不正规的教学影响的情况下,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纠正不正确发音。

1.方言中没有的发音着重突破

在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语音时,方言与普通话中共有的语音成分比较容易掌握,但普通话中有而母语方言里没有的语音成分却相对困难得多。对于学生在方言中没有接触过的语音成分,往往要重点指导。

2.利用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系统指导

一般来说,普通话与方言之间总是存在对应关系的。每个学习普通话的人,都会利用这样的对应关系类推学普通话。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善于抓住语言之间的对应规律,教给学生掌握类推的方法。通过正规科学的引领,让学生学到纯正的普通话发音,为说好普通话打下基础。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和家长配合,建议他们利用电视节目或者优秀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学习标准的汉语拼音。

二、把好学校关,以多样的平台和丰富的形式促进

农村学生说不好普通话,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使用普通话实践交流的机会。农村小学生学习普通话方面已经“先天不足”,而入学后,他们学习了普通话却没有随时练习实践的机会,使得普通话水平更加难以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缺少普通话交流的氛围,二是校园里普通话的使用环境不佳。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搭建平台,提供使用普通话的机会,让学生在听说用的实践中提高普通话水平。

1.学校层面,大处着眼

第一,要对教师用语提出明确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教学,还要在课后使用普通话交流,让普通话成为校园的唯一用语。第二,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普通话训练。如加强课文的朗读教学,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培养语感,促进普通话能力的提高。第三,要组织班级间的竞赛。学校组织课文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和演讲比赛等,以这样的比赛为平台,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2.教师层面,小处着手

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各种活动及评比,为学生创设使用普通话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规范自己的口语表达,从而逐步提高普通话水平。如班级推选领读员,让普通话标准的学生来领读,利用身边的榜样示范作用帮助其他学生矫正发音。每天语文课前的“三分钟小演讲”安排班里的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在一次一次地实践中,学生通过自我矫正和其他学生的评价,会慢慢规范自己的用语和发音,水平也就会得到提升。

通过以上的种种措施,让农村学生学得规范,练得扎实。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农村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一定可以得到提高,农村小学生,一定也可以说好普通话。

猜你喜欢

普通话方言发音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17
Playing with u_e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