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默读需要逆袭
——语文默读教学案例赏析

2015-03-01浙江常山县实验小学324200严和根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2期
关键词:学段案例课文

浙江常山县实验小学(324200) 严和根

默读需要逆袭
——语文默读教学案例赏析

浙江常山县实验小学(324200) 严和根

目前的阅读教学,教师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对默读避而远之,这造成了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默读,以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既讲究默读时机的选择,默读策略的运用;也重视孩子默读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的默读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 默读 案例

在日常阅读中,我们用得最多的是默读。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尤其在公开课中,却很难觅得默读的踪影。上课教师往往担心“冷场”,因而对默读避而远之。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不同学段的默读有着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由此可见,默读应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有一席之地。笔者近期对自己听过的课以及网上的一些教学实录进行整理,发现默读确实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一、运用默读达成目标

默读跟朗读、讲授等一样,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在课堂中,教师如能针对文本的特点、目标的需求适时地采用默读组织教学,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案例一: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金色的渔钩》教学片段

师: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静心默读,6分钟左右,教室里逐渐响起孩子们自由练说主要内容的声音)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写了一位炊事员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而自己牺牲的事。

师:这么长的课文用一句话就概括出了主要内容,真不简单。但概括主要内容并不是越简单越好的,关键是要把事情讲清楚。看看同学们有补充吗?

生1:我觉得缺少了时间,应该加上“1935年秋”。

生2:他好像没有讲明白事情的起因,我觉得应该加上“受指导员的嘱托”。

……

【评析】《金色的淦钩》是一篇2500多字的文章,朗读一遍需要20分钟左右。但我们一节课只有40分钟。对长课文的学习,默读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由于默读省去了口耳的参与,通过视觉直达大脑中枢,大大缩短了大脑的反应时间,提高了阅读的速度。有关研究表明,小学中高年段学生默读速度快的孩子每分钟可达800字左右。在本案例中,速度快的学生五六分钟就默读完了全文。这样,孩子们就有充裕的时间练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从交流效果来看,多数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思考的。可以说,这个环节教学的成功是因为默读大显了身手。

二、指导默读培养能力

默读是小语教学的目的之一。语文课堂不仅要帮助孩子获取语文知识,更要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读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能力。关于“读”,我的导师——特级教师章师亚经常教诲:朗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默读也如此。因此,课堂中除了运用默读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外,更应注重孩子默读能力本身的训练与培养。

案例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与我们之前学过的所有文章比有一个特点,你们发现吗?

生:(异口同声)长——(师生数一数,共有11页)

师:那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读完它呢?

生:用朗读。

师:估计这节课不一定能读完。(学生笑)

生:用默读。

师:对,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还记得什么是默读吗?

生:不发出声音的读。

师:是的,“默”就是不出声的意思。但要想读得快除了不出声,还得做到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我们虽然不能做到“一目十行”,但最起码要一个词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一个短语地读。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最快把这篇课文默读完。(学生跃跃欲试)

师:预备,开始——

(学生纷纷开始默读。教师巡视提醒动唇、指读的孩子,要改掉默读的陋习)

【评析】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方法,默读也是如此。本案例的教学很显然是指向默读方法指导的。为达成课标的要求,人教版教材从二年级下册起就安排了默读的训练。作为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默读时做到不出声已不难,但普遍存在两个毛病:一是一边默读一边动嘴唇,二是一边默读一边用手指。这说明这些孩子在默读时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这大概是2011版语文新课标将不出声、不指读的要求由第一学段挪到第二学段的原因吧!这两个毛病的存在直接影响孩子的默读速度。本案例的教学就是一个以课文为材料,以提升默读速度为目的,以帮助学生纠正动唇、指读毛病为关键点的默读训练。在教学中,教师不但指出默读时不要动唇、不要指读,还教给学生克服这些毛病的方法:至少以词为单位看。同时,教师还不忘在学生练习时适时提醒。而比赛的介入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默读的热情。

案例三: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片段

师:从刚才画鱼的句子我们可以看出,聋哑青年的鱼画得栩栩如生,就像活鱼游到了纸上。那他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好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发现青年成功的秘诀。请默读课文,将对你有启发的句子画出来,圈出重点词,并把你的思考写在句子旁边。

(学生面对教师的要求有点茫然)

师:这叫做圈画批注。其实,这是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默读时把自己的想法、感受等写在旁边,收获会更大。怎么圈画批注呢?请看投影。

(教师以“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这句话为例,向学生演示如何圈画批注:圈“每个星期天”,注“坚持不懈”;圈“一整天”,注“多么勤奋”;圈“忘了……忘了”,注“看鱼看得真投入”。学生生默读课文,圈画批注。教师作巡视指导。5分钟后交流)

生1:大家请看“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这句话。我从“融为一体”看出,青年画得非常专注,仿佛自己就是金鱼。

因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施工安装便捷,管道连接及检查井连接均采用橡胶圈方式,所有排水管道系统完毕后,在未进行基坑回填前必须要进行闭水试验[4],根据管道设计方案,闭水试验分为三段进行,每段试验程序:清理检查井及管道、封堵待试验管口(预留洞口)、注水浸泡并标识、检查外壁接口渗水情况、观察24 h记录水位下降值、检查验收、抽水回填土方[5]。由于分段试验,封堵部分检查井口时采取充气式管道封堵气囊,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密封性能强。

生2:我找到了“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我从“呆呆”“静静”感受到青年看鱼很专注。

……

【评析】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是非常强调学思结合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默读是学思结合最和谐、最及时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边读边思的默读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养成的,它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加以训练。在本案例教学中,教师提出“聋哑青年为什么画得这么好”这一问题,为孩子们在默读中进行思考提供了凭借和动力。问题是读与思的结合点。在实际的操作中,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接着,教师以文中句子作示范,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如何进行读思结合,又如何进行“圈画批注”。这一做法对学生的指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之后,再让学生进行读思实践便水到渠成了。从孩子们交流时精彩的发言便可看出孩子们的“思”是到位的。当然,良好的默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需要教师的持续指导和大量的默读实践。

三、两者兼顾实现双赢

作为手段,教师要讲究默读时机的选择,默读策略的运用;作为目的,教师要重视孩子默读方法的指导,默读能力的培养。这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相融的。高明的教师就应该两者兼顾,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默读能力,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案例四: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鼻子一酸是种什么感觉?

生:很想哭的感觉。

师:真会读书。心里难受,想哭,这就叫鼻子一酸。读——(学生读“鼻子一酸”)

师:不对啊,“我”向母亲要钱买书,母亲给“我”的钱不少。“我”应该高兴,心想事成了嘛。可“我”高兴了吗?(学生读“鼻子一酸”,再读,三读)

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学生举手)

师:不着急,请大家静静地读一读“慈母情深”这个故事。想一想文中哪些句子让“我”鼻子一酸,画上波浪线。(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都已经画好了。有的同学用尺子画,有的同学徒手画。老师建议大家徒手画。有的同学不但画了,还在有些词语下加了着重号。这说明他的思考深了一步,很好。

师:还有的同学不但画了,还在一些句子旁边写了一个词或一句话,这是他思考的结晶。太棒了。

师:好,有的同学画了两三处,多的同学画了八处。其实,画多画少没关系。只要你用心思考,就有收获。好,现在我们来交流。

【赏析】这是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片段。在这个环节中,王老师围绕作者为什么“鼻子一酸”引发学生思考,而后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让学生感受母亲的辛苦、劳累以及对“我”的爱。在这一片段中,王老师显示高超的默读教学艺术。作为教学的手段,他将默读运用得恰到好处。当王老师提出“母亲给了我钱,我为什么鼻子一酸”的问题时,有几个孩子举手了。但王老师没有立即请他们回答,而是让孩子们静静地默读课文,寻找引起“我鼻子一酸”的句子。因为,他知道默读是深入思考的有效途径。在充分默读后,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开始绽放,不是一两个孩子,而是许多孩子。作为语文的一项能力,王老师时时不忘渗透默读方法的指导。在布置孩子们默读时,他建议孩子们将找到的句子画上波浪线。在孩子们默读时,他不停地巡视,同时以表扬的方式无痕地指导孩子。这些指导对提升孩子的默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老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默读是教师教学的法宝,也是学生学习的法宝。默读需要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实现逆袭。

(责编 韦 雄)

G623.2

A

1007-9068(2015)22-005

猜你喜欢

学段案例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背课文的小偷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背课文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