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回归

2015-03-01刘峰杨鑫铨

亚太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价值

文/刘峰 杨鑫铨

人文关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回归

文/刘峰 杨鑫铨

进入21世纪,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发展良机,同时也面临挑战。以人为本是人性关怀的优势之处,它本质是柔性化管理。通过对人的关怀,实现共同的价值取向。国企要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发挥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回归。

人文关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国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国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首先,国企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原点是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主体是现实的个人,人也是其价值原点。价值产生并存在于人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中,是客观事物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一切事物的价值主体是人,价值世界生成的主体性依据是人。同样,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

人文关怀是国企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之道。目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学知识更新迅速,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面临生存和生活压力。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国企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也存在这越来越多的压力和难题。只有人人关怀被列入国企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更好的指导员工工作,引导员工思考,疏导员工的情绪,让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健康成长。

其次,只有回归人性,尊重个人的价值,才能实现国企的人文关怀,这也是首要的价值理念。在高度紧张、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一系列管理理念的变化正在出现。人性化管理,取代传统的科学化管理等理念,成为管理理念的重点。以对人性的尊重和保护为基础,使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重新展现人性的光辉。

通过在国企推广人文关怀,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回归,人的至高无上的价值得到突出,人的属性再次复苏。关怀人的生存状态,保护人的尊严,提供符合人性的生活,让人的潜能得到释放,诠释人类追求自有的意识,这些是人文关怀的重点。国企人文关怀强调对个人的尊重,国企必须转变过去对员工的观点和看法。要要更多的强调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要关爱员工、尊重员工、帮助员工,围绕员工的内在本质属性是“人”,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中国人向来注重人的情感因素,重视个人的心理和情感,所以将“情”运用到国企管理之中,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国企要注意与员工的情感沟通。国企人文关怀,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心理健康同步发展,为员工解答社会和企业发生的热点问题,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将对员工的管理控制转化为尊重员工的个性特征。要采取措施使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心理困惑得到解答贴近实际。要立足实际,深入基层,帮助员工解决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

其次,国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特征。一是关注人的需要。企业需要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关注员工基于人性特征对企业目标可能产生的影响。人性化管理的前提是人文关怀,企业的人文关怀其实不只是员工的需要,更是企业自身的需要。二是适应人的心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企业员工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困难,部分员工心理负荷加重,出现了内心失衡、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问题。要把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提升队伍凝聚力的高度,巧解员工“心结”。三是尊重人的差异。国企人文关怀必须尊重员工的差异性,充分掌握员工的实际思想状况,尊重各种特殊的个人感受。对待人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尊重个人选择,不能强求“千篇一律”。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回归是人文关怀。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人文关怀。第一,人的社会性被过度渲染,人的个性遭到抹杀。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强调共性,却忽视个性。第二,人的可塑性得到体现,人的主体性却被忽视。人的可塑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被充分提及,但是对象主体的存在却往往被无视。第三,只看到人的工具性,人的目的性被忽略。由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的工具性价值,忽略目的性价值,过度服从社会规范和要求,使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分离。

国企对人文关怀的重视力度不够。进入21世纪,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新阶段,在管理理念、股权结构、法人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后过分突出“一切工作围绕经济建设开展”,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人文关怀的工作机制未建立,对人文关怀的投入减少,各项基础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同时,由于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人文关怀中还存在很多落后的方式、旧的思路。自国企开始出现以来,人文关怀就是只依据员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往往是在发展国企的同时忽视员工的个人进步。国企基本上采取的措施还是节前慰问、困难员工扶助等老套路,没有一切从员工的实际出发。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回归的涵义。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人文关怀中得到完善。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主体作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主观特征、个体多样性,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完善其价值取向。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人文关怀得到实现。理性主义教育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客观性,而人文关怀从人的情绪指数、人性品德等方面出发,使人的个体价值得到实现。第三,教育的人性化使人文关怀的价值实现。人性化教育要以人为本,具体说要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以人的个性、创造性发展为本,以人的人格和谐发展为本。人是的教育对象,是教育的主体,是整体的、发展中的,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能动性。实施人性化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国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施策略。一是建立一支国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专业队伍。做好国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要重点在招聘、培训、考核等方面做好建立制工作。第一,抓好人文关怀人才的招聘。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要从企业的发展大局入手,吸引各种人才加入,丰富人才队伍的专业门类。在招聘人文关怀的人才时,要统筹考虑年龄、学历、工作经验,但也要不拘一格。除了从大中专院校招聘,也可以采取社会招聘、单位内部招聘的形式进行。坚持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原则,打破常规,大胆起用。第二,加强人文关怀的专项培训。国企要建立健全人员培训的规章制度。要适时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使人文关怀工作者在培训机构中定期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教育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要将传统的说教转化为互动式教学、引导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要求人文关怀工作者提高自学能力,鼓励其通过多种学习形式进行自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第三,认真进行考核。考核制度的制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人文关怀的考核制度必须和行业的整体趋势、企业的发展形势相一致,考核必须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依据,必须做到有理有据。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中心任务,服务全体员工”。因此人文关怀的考核必须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展开。第四,要杜绝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杜绝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二是建立国企外专业队伍与国企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机制。首先,借鉴员工帮助计划,引进专业队伍,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解决员工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第三方机构能够直接疏导员工的工作压力,以协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提供职业场所的人文关怀,帮助个人全方位认知自我,获得正确应对压力,全面释放动力的方法和工具,同时也帮助组织远离压力困扰,提升员工士气,创造更高组织绩效。其次,国企可通过提供、设计压力与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手册、网站、书籍、期刊等信息渠道,以增强员工关注压力和心理健康的意识,或者开设相关课程或定期邀请心理学家做讲座、报告,使员工了解压力的严重后果、症状信号以及自我调适的方法等。鼓励员工健康饮食、积极运动,保证身体健康。第三,采取创新的、轻松的工作方式。比如,建立必要的弹性工作制,允许员工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自由决定上班的时间。这样有利于降低缺勤率,提高生产率。开辟专门聊天室、24小时开放式休息区等,供员工做必要的休息和闲聊。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给员工创设一个赏心悦目的工作空间,实现员工与工作环境相适应。

三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国企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回归的选择。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不仅要求发展是为了人,而且要求发展必须依靠人,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企以人为本的宗旨是抓住人、用活人、培养人、开发人。因此,国企应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指导下,针对人的需求进行管理,在实行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的同时,塑造以人为本的健康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有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具体来说就是尊重人、服务人、发展人。尊重人,就是对人平等、关心、理解、宽容;服务人,就是为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提供各种保护和保障举措;发展人,就是因应人的现实需求和目标需要,实现人的各种权益和利益。

四是增强企业管理者人文关怀的主动意识。首先,国企党政领导班子要人文关怀列入企业的规章制度。为了国企发展而制定战略决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职工的利益诉求,实现集体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党政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一线员工的权利和需要,要时时处处为员工着想,为员工谋福利。同时要密切联系群众,悉心听取职工对企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其次,国企要回报员工,就要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国企改革发展的成果要让全体员工共享,通过透明公开的形式,形成企业经济效益与普通职工收入同比例正向增长、企业发展与职工收入良性互动的机制。同时积极改善职工的工作、居住条件,抓好劳动安全保护,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第三,培育以人文本的国企文化。坚持以人为本,采取措施激励员工爱岗敬业,凝聚各方力量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及时给与员工帮助并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让员工体会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关心员工的精神生活和文化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员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范围和方式方法。一方面是创新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国企的市场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因此人文关怀的内容就必须与企业的发展保持一致。人文关怀要重点关注国企在转型升级、拓展市场、保持增长方面遇到的新问题。要始终将保障企业健康、快速、合理发展作为人文关怀的首要任务,把提高员工应对挑战的能力、处理危机的能力、高效执行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作为人文关怀的具体目标。其次是创新方式方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员工接受新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这就为人文关怀能够采取的方式方法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国企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发放问卷调查,提高问卷调查回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建立职工人文关怀信息平台,与员工进行网上谈心,第一时间为员工释疑解惑。可以举办视频培训,让处在不同地域的员工同时接受教育。利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人文关怀的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孙文营:《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3]王树立,《人文关怀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改革与开放,2010年第14期

刘峰,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 杨鑫铨,长沙理工大学教授,硕士导师。

长沙理工大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KS08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价值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一粒米的价值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给”的价值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