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数学教学中产生学困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5-03-01段晓东

亚太教育 2015年28期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教学对策

文/段晓东



初中生数学教学中产生学困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文/段晓东

摘要:初中数学“代数繁、几何难”,所以不少学生讨厌学习数学,但数学又是初中必学的一科。可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转化数学中的学困生,再说转化学困生是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但要想转化学困生就必须找到产生学困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起到事半功倍。本文就此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及做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困生;原因;对策

一、初中生数学教学中产生学困生的原因

1.基础差

对数学学困生中有80%多的学生,在小学时就怕学数学,所以出现了进入初中了连乘法口决都背不来,甚至有少数学生10以内的加减都不会。当然这层学生进入初中要想学好数学,当然就比较困难。

2.学习方法不科学

有一部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因为小学数学学习,偏重单向思维,只问结果,少问原因,进入初中阶段,内容发生了变化,思维方法没能及时转变,造成学习困难。

3.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部分学生心里经常想的是一些特殊的人或事。比如某人小学没念完,却是大老板;某人初中没毕业现在是大款等等。这些不良的思想严重误导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失去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平时学习也只是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的无奈之举,作业东抄西抄,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堕入了学困生之列。

4.畏难思想严重,自信心不足

初中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大部分学生日常生活琐事都是家长帮忙搞定,没有独立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机会和体验,更没有面对困难自主解决的心理准备,他们遇到困难就无所适从,因而害怕困难,遇见困难绕着走。学习也是如此,碰到较难的题目不经思考就问老师抄答案,即便自己解答出来了,心里也不相信自己,还要问别人对答案。更有甚者在测试时对于较难题目干脆放弃不做。长期以往,学习岂能不差。

二、对症下药、分类辅导

1.边学边补,补学双修

针对大部分学生小学数学基础差这一现象,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利用两周左右的时间,引领和指导学生对小学所学数学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尽可能的减少小学数学基础差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影响。同时,在每个初中数学新知识点教学之前,对所需的基础知识提出明确复习要求并随堂检查效果,对做得好的及时表扬鼓励,对敷衍了事的必须惩戒。长期坚持下去,不但能把学生所欠的基础知识给补回来,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2.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耐心指导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渐体会到数学知识能够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和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讲一讲数学发展史,说一说数学家的奇闻轶事,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理。在几何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更可以利用美丽的图案,变化无穷的图形平移、旋转、对称等实例,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中蕴藏着许多奇特而美妙的东西,体验到数学特有的美,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应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学习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有趣味,也是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

3.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必须取得学生的信任。老师是除家长外唯一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人,想取得学生信任并不难,如经常和学生一起参加课外活动、经常和学生交流沟通谈心拉家常,和学生做朋友,以实际行动关心信任学生,慢慢地学生就会接受你、亲近你、信任你。

学生信任你就会听你的话,认为你说的都是对的,所以在与学生平时的交流谈心时多打气,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如我相信你、你能行、不要怕,放心去做、你做的真好等等。学生从这些鼓励的话语中就能体会到老师对他的期待和信任,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要通过各种途径给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如在课堂提问时,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来回答,并及时表扬,在课堂练习、作业布置上充分考虑学困生,给他们留一些难度较小的题目,保证他们通过自己思考能够独立完成。通过这些成功的心理体验,学生获得了良好的自我感觉,也认识到只有自己努力一定能够学好数学,增强了自信,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4.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教师首先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以往那种课堂教学只重视知识结果和结论的教学,而忽视知识发展过程的教学方法,努力克服过程不重要的错误思想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知识发生的背景、发展变化过程以及总结成型的全过程再现给学生,使学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学生从整个过程中会初步体验获取新知识的必要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指导学生寻求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总体就是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堂练习以及课后复习巩固,所以,学习方法指导也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在小学阶段基本没有做过课前预习,不知道如何预习,这就需要教师在初始阶段提出预习要求,列出预习提纲,指导学生预习并坚持检查预习效果,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听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要指导学生掌握听课技巧,带着问题听课,认真做好笔记,勤于思考和分析,善于提问,勇于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是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把随时复习、单元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期末复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复习能够层层递进,逐步提高,这样才能通过复习在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熟练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固原市原州区彭堡中学)

参考文献:

[1]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数学(7-9年级).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论素质教育观念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与职业; 2008年,第5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 10-0056-01

猜你喜欢

学困生数学教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