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模型思想
——对“植树问题”一课教学的深层思辨

2015-02-28浙江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313100吴慧婷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6期
关键词:植树问题植树间隔

浙江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313100) 吴慧婷

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模型思想
——对“植树问题”一课教学的深层思辨

浙江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313100) 吴慧婷

模型思想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新增的核心概念之一。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应先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再用数学符号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最后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基于经验,生成模型;把准目标,关注模型;突出本质,聚焦模型;优化材料,支撑模型;借助直观,提炼模型”的步骤,提高学生运用模型思想的能力。

数学教学 模型思想 数学建模 植树问题

课堂重现:

学校开展教研活动,一名有10年教龄的数学教师执教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植树问题”一课,教学过程如下。

板块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出示题目。

师:城市绿化小队要在一段长24米的公路的一边等距离进行绿化植树,请你帮助设计一份植树方案,要求植树美观合理。

2.分析题意。

(1)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等距离”是什么意思?要设计这样一份植树方案,还有什么问题?

(2)你觉得间距可以是多少米?你是怎么想的?

3.学生第一次独立学习。

师:选间距6米来设计植树方案。

板块二:合作探究,得出规律

1.研究种4棵树。

师:你是怎么种树的?先圈一圈,再说说24、6、4分别表示什么。

2.研究种5棵树:为什么要加1?

3.研究种3棵树:为什么要减1?

4.比较观察。

(1)这三种设计方案,有什么相同点?

(2)既然间隔数一样,为什么最后用到的棵数不一样呢?

5.学生第二次独立学习。

师:先选间距8米来设计植树方案,再根据图,直接列算式说明需要多少棵树苗。

6.小结。

师:这样种树简单吗?为什么?

7.用字母表示。

师:如果路的长度由24米变成n米,间距还是6米,这三种情况分别需要多少棵树苗?(生思考)

板块三: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1.你们能举一些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

2.用这类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为12千米,相邻两站之间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站点?

(2)同学们排练团体操,10名女同学等距离排成一队,每两位女同学之间相距8分米,第一位女同学和最后一位女同学之间相距多少?

……

问题探讨:

听了“植树问题”一课,笔者最大的感受是教师关注“双基”目标的落实,但由于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得出公式上,导致在引导学生建立“植树问题”的模型上没有到位。

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在被动学习。学生根据教师给的学习任务,先在24米的路上按6米一棵的间距种树,再反馈三种种树情况,然后以8米为间距种树,最后通过观察、分析得出三个公式: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1=棵数。在解决实际问题“第一位女同学和最后一位女同学之间相距多少”时,学生用10×8来解决。从这可以看出,学生头脑中没有建立“植树问题”的模型,不会用模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从教师层面来看,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通过画图、列式、比较等活动得出规律,教师误认为这是学生主动探究出来的。其实不然,一直是教师“叫”学生做,而学生则顺着教师的思路按规定程序做。其二,学生得出三个公式,教师误认为学生建立了模型,其实是忽视了引导学生理解和沟通这三个公式,导致学生没有真正建立植树问题的模型。

“植树问题”是“数学广角”的内容之一,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和建立模型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教学应重在引导学生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该类问题的能力。

改进思考:

模型思想的建立离不开数学建模活动,《数学课程标准》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数学建模活动过程简化为三个环节:一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二用数学符号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三通过模型去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那么,在“植树问题”一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呢?笔者对此作了一些思考。

1.基于经验,生成模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笔者对四年级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访谈:“你知道‘植树问题’吗?怎么知道的?”全班48人,有39人知道“植树问题”,而学生知道的方式有从书上看到的、课外奥数班学的、科学课上说过的、植树节时问家长的等。笔者接着问道:“学了一节课,怎么还不会呢?”全班48人,5人认为已经会了,43人不会的原因如下。

生1:“植树问题”的类型有很多,就算学会了几种方法,也只是皮毛而已。

生2:有时候分不清楚是加、不加还是减。

生3:老师说的没听懂。

生4:不知道“路程除以间隔数”是什么。

生5:答案都不统一,有些是三个答案,所以就弄不清楚是哪个答案了。

生6:学习“植树问题”后还没好好练习。

……

通过访谈知道,我们的课上与不上都一样,因为这样的教学没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师生纠结于间隔数与棵树的关系。浙江省特级教师叶柱点评时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经历模糊感觉、充分感知、逐渐感悟的过程。”

本节课中,学生已有的经验比较丰富,教师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植树问题”走向用除法解决问题的理解上。学生在板块一、板块二的教学中充分感知到位,如对信息的分析、对间隔的理解、数与形的结合等,但教师在学生感悟的环节中提供的空间不够。因此,教学此课时,教师不妨分步引导学生将植树的三种情况进行比较,找到共性,从而自然地将“植树问题”归结于用除法解决的问题,然后利用几何直观引导学生进行梳理,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前后融会贯通。模型思想的建立离不开数学建模活动,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数学建模的起点。

2.把准目标,关注模型

教学目标既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又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本节课教师预设的目标如下:(1)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植树问题”;(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其中,教学目标(1)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这里教师就事论事,没有将“植树问题”与除法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教学目标(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师认识肤浅,因为模型思想才是本节课要渗透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另外,教学目标(1)中让学生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植树问题”,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现了较大的错误率,说明模型建构有问题,导致模型价值无法得到体现。

湖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杨海荣老师在评课时谈到教学目标的定位,指出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要准确,环节目标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要舍去一些目标,步步落实小目标,对过程不断进行思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围绕“植树问题”模型的建立,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经历猜想、试验、归纳、推理的过程,采用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等方法理解模型的本质,最后用模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同类问题。

3.突出本质,聚焦模型

从平时的听课中看“植树问题”,课堂上虽一帆风顺,可课后学生的作业错误百出,导致学生、教师、家长都讨厌看到“植树问题”的有关练习。关于“植树问题”,笔者对本校15位数学教师和5位实习教师做了访谈,有18位教师认为将“植树问题”的三种类型放在一起进行教学,不仅名词多、难理解,造成学生学习困难,而且他们认为间隔数与棵树的关系应是教学的重点,学生的学习困难也是不熟悉这三种类型。有2位骨干教师认为:“教师应让学生灵活应用‘植树问题’,结合情景对商灵活处理。”“如何抓住‘植树问题’的本质?如何与之前所学的除法知识相联系、沟通,真正理解总长度÷间距=间隔数,理解几里面有几个几?这里的教学难点是建模的过程。”……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缺失,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一是对建模的理解错误,误认为得出“植树问题”的三种类型的规律就是建模。二是缺乏分析。学生、家长、教师都感觉“植树问题”有难度,却没有分析“觉得难的原因是什么”“与‘植树问题’类同的‘路灯问题’、‘排队问题’等现象的共性是什么”等问题。本课中,突出“植树问题”模型的本质,可以采用从算式——图式——模式的策略。如在学生列式计算24÷6、24÷6+1、24÷6-1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解释每个算式的意义,再与所画的图对照理解算式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得出“植树问题”模型的本质。三种“植树问题”的类型其实是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果的不同处理而已,因此教师教学时应突出除法是“植树问题”的本质。

4.优化材料,支撑模型

教学时,教师总想让学生学得很顺畅,于是用心埋下伏笔。如本节课开始后,教师问“还有什么问题”,学生问“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教师很有心地指着图问:“你指的是这一段吗?这个隔在两棵树之间的这一段,我们把它叫做间隔。你能说说什么是间隔吗?哪里有间隔?上面这幅图中还有间隔吗?”这里,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间隔吗?此时出现间隔有必要吗?教师的教学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师预设的轨道,学生会失去主动思维的机会,干扰了后续知识的学习。

又如,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的经验,交流反馈时教师应从哪里入手进行讲解呢?笔者通过对学生的画图情况统计后发现,12位学生中有9位认为两端都种,只有3位学生认为只种一端。课堂上教师先选择只种一端的情况进行讲解,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历画图的过程,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因此,交流反馈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将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这三种类型进行比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三种类型的异同。

再如,教学中的观察比较环节,教师通过问题“这样种树简不简单啊?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得出: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1=棵数。此环节教师只引导学生得出这三个公式,却没有让学生深究模型的本质。因此,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列出24÷6、24÷6+1、24÷6-1的算式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其中不变的东西,再追问“这三种情况为什么答案不一样”,从而使学生不断经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选择、判断等过程,建立丰富的表征,完成模式抽象,逐步建立“植树问题”的模型。

5.借助直观,提炼模型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预测结果,可以直观地理解数学。模型思想与几何直观密切相关,利用几何中的图形,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可以从模型的角度阐释特定的意义。在本节课教学中,画图的作用尤为突出,如学生自己画图解决问题、利用图交流各种方法、借助图发现规律等,真正发挥图的直观性作用。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发现,20位教师都认为画图可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规律,便于学生建立模型。同时,在对48位学生进行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认为画图方便、清晰、不易错,平时学习也常通过画图解决问题。形象的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正确的表象,利于模型的建立。

总之,模型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教师应在小学阶段教学中予以落实,重在引导学生经历、感悟。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不仅能获得知识,提高技能,更有经验的积累和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建模的方法,使他们逐步形成运用模型进行数学思维的习惯。

(责编 蓝 天)

G623.5

A

1007-9068(2015)26-021

猜你喜欢

植树问题植树间隔
植树
植树真快乐
间隔问题
间隔之谜
植树鸟的来信
对《植树问题》基本数学模型的研究
谈模型思想如何引领数学教学
巧用“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