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2015-02-28

关键词:小城镇城镇城镇化

辛 洁

(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委党校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500)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辛 洁

(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委党校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5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重视小城镇规划的合理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城镇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仍在探讨中的问题,小城镇的合理布局和整体化发展无疑可以作为其中的一种合理选择。小城镇的合理规划布局有利于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是统筹城镇化发展的前提。小城镇的发展在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可持续。高起点、可持续的规划可以使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而目光短浅的规划会给老百姓和社会留下无尽的遗憾和痛苦。所以,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要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城镇化发展。同时,城镇空间结构作为人口聚集、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资源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科学的城镇化布局是人口合理分布、产业有序分工的重要前提。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城镇规划应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坚持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构建放射状、网络化城镇空间布局,形成较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充分发挥城镇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镇规划全过程,科学确立城镇功能定位和形态。打破现行的行政区划,通过合并、聚集等手段,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第二,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所以城镇建设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有适度的超前性。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同时,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住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城镇功能的健全、规模适度、空间的合理分布、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

第三,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制定规划要以“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健全规划成果的专家审查制度,制定保证规划得以实行的措施和法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严格依规建设,有序发展。使小城镇建设适应城市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生活的要求,迈上新台阶。

第四,要体现特色和精品意识。特色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小城镇的品牌形象,是“聚人气、造商机”的载体。纵观城镇发展的历史,越是有特色的城镇,知名度越高,发展越快。加快城镇化建设必须增强精品意识,打造城镇品牌。追求自己的时代特色和地方风格,构筑自己的鲜明特色和品位,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不要盲目模仿大城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防止城镇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城不城乡不乡”的现象。所以,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要妥善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关系,传承好优秀和特色的地域、城镇、乡土传统文化。要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原则,根据本地资源条件、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人文背景、区位特征等进行创新性的开发。要做到科学定位、综合开发、优化环境、扬长避短、以特见长、以精取胜、依水而建、傍山而筑、发掘特色、培植特色、体现个性、发挥优势。要实行各具特色的工业兴镇、农业产业化兴镇、旅游兴镇、商贸兴镇、历史文化名地兴镇。要与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导向政策、区位优势、经济基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现状、资源禀赋等相关因素相联系。

第五,要形成城镇一盘棋。按照小城镇发展定位的性质,与中心城市配套规划,与周边城镇相互呼应的系统效应,形成城镇一盘棋。要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中心镇和重点镇,构筑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完善加快城镇化发展措施,有序推进农牧民和林区群众向城镇转移。同时,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将保护生态作为前提,作为第一责任,在美丽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美丽,推进美丽与发展双赢,永葆这片绿色。作出相应的人口和产业规划,做好必要的可行性论证,规划一经确定就要坚持长期不变。

第六,要突出配套基础设施原则。基础设施是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基础设施与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福利等也息息相关。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小城镇工业生产、商品流通以及居民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小城镇功能作用发挥的前提,也是工业向小城镇聚集的根本保证,更是吸引外部企业投资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应大力加强重点建制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要在生活需求方面多下功夫,要注重对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对小城镇的防洪、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园林、绿化、消防、商贸金融、科教文卫体等设施要统一规划、一步到位、完善配套。同时,加强地下给水、排水等管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为小城镇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房地产开发、文化广场建设以及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工作方面应强化意识、加大投入。小城镇建设要体现地方风格、时代风貌和可持续发展,对主要的商业区街道,重点功能小区的建筑,园林景观等实行规划控制,重点工程要坚持执行规划方案,要体现自然为本原则,尽可能保护城镇中的山、水、绿地、景观,使山、水、绿、镇融于一体。城镇经济适用房、公共卫生、娱乐以及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要进一步加快,进而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城镇生活环境。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尽量利用大城市的建设经验,将城镇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上去。使得城镇居民在当地就能感受到大城市的气息。进而更加努力的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去。

按照上述规划,全力推进小城镇建设,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小城镇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猜你喜欢

小城镇城镇城镇化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家乡的城镇化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