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做课堂时间的主人

2015-02-28

关键词:思维数学课堂

胥 宁

(科学城第一小学 四川绵阳 621000)

让学生做课堂时间的主人

胥 宁

(科学城第一小学 四川绵阳 621000)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发展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老师应该充分的信任学生,让他们做课堂时间的主人。给学生“想”的时间,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给学生“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操作进行体验和探索,为数学的抽象提供具体形象的支撑和依据;给学生“说”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用语言表达思维,以语言促进思维的机会。

课堂 时间 学生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是陌生的事儿了,在家的时间由父母做主,在学校时间由学校和老师做主,周末还要上课外班。但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是发展的人,老师家长都应该充分信任他们,把时间给他们,让他们做时间的主人。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先来谈谈怎样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是情境的创设者,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指导者,练习的设计者等”。这些观点都说明了学生做课堂主人的思想。过去的教学一切都是为了老师的好教而设计、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而现在我们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可以让学生讲,可以让学生提问,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那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让学生产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时,他们学习起来就会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并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或需要。当学生对所学没有兴趣时,学习就会被动、应付。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除了在平常还有在每堂课上课开始两分钟,每堂课开始都是一个新课的引入,新课引入如果提起了学生的兴趣,那么整节课的效率也就高了。第二:让学生当“演员”,老师当好“导演”,就和一部好电影一样,导演肯定要导好,演员要做什么先要有个规划安排。那么老师在整堂课就相当于导演,先得总体规划,分好角色,至于怎么演就看学生个人的体会以及“导演”的适时点拨了。

数学学习不是一项被动的知识“复制”过程,而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主动建立、重组、改造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数学思考,在充分的思考中实现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同化或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根据数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数学教育心理学》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经历三种不同水平的活动:在直觉水平上,对多种不同的材料进行理解,获得对相应知识的大量感性认识;在联系水平上,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来描述和再现直觉活动时的理解;在符号水平上,用数学符号对相应的数量关系或结构关系进行逻辑推演,并用前两种水平的活动来解释用符号表述的关系及其推理。这三种活动,都需要充分的时间作为保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把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给学生“想”的时间

课例: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时间的计算》。

在课堂上有这样的一个习题:5:10到6:45经过了多少时间?请学生起来回答,生:6:45-5:10=95(分),师:“你们同意吗?”生:“同意”。但声音明显拖沓而不整齐。虽然这位同学回答对了,可是其他的学生就真的回了吗?这个计算过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计算经过时间过程中不是单纯的减就行,还有一个思维过程的转换。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头脑中进行思考,制定解题的策略。①、5:10到6:45中间经过6:00,所以可以计算5:10到6:00经过了50分钟,6:00到6:45经过45分钟,50+45=95(分钟)②、5:10到6:10经过了一个小时,6:10到6:45经过35分钟,所以经过了1小时35分钟。③、6:45-5:10,6-5=1表示1小时,45-10=35表示35分钟,所以5:10到6:45经过了1小时35分钟。不论学生采用哪种方法,均有一定的思维难度。由于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想”的时间,多数学生并未真正理解本题的解题思路,练习的目的没有达到,这道练习题成了课堂教学中的“摆设”和“过场”。

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使人学会归纳、类比、转化、推理,学会数学地进行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课例中的教师,如果能在出示题目之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想、做、说,先独立观察,自主思考,再尝试练习,最后再进行交流,这时,每个学生就都能形成自己的思维成果,在交流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并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完成情况的反馈,确定所给思考时间的长短。如果是较容易的问题,可以直接口答的,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在学生思考后“陆续举手”时,才指名起来口答。如果是较困难的问题,则应要求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在多数学生获得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再组织进行交流。这样,即使是还没有得出答案的学生,也更容易从别人的发言中获得启发和帮助。

二、给学生“做”的时间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儿童的智慧都集中在手指尖上。”学生探索算法的过程,要经过实物操作——图象表征——符号运算三个阶段,实物操作是算法形成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操作时间,就难以在头脑中形成操作过程的表象,造成对算理的理解困难。

《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学生来说,学具操作就是学生实现对数学的抽象理解的毫末树苗,筑成高台的第一筐土,千里之行的起始之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多给学生操作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操作进行体验和探索,为数学的抽象提供具体形象的支撑和依据。

3.给学生“说”的时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人们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必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的磨练也将促使思维更严谨更灵活。

在数学读题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能从事情的几个方面,多个层次来看问题,可以顺向思维,也要学习逆向思维,鼓励学生读题后善于表达自己见解,这样就即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使教师了解学生思维是否有缺陷或是严密。如三年级教材中常出现这样一种类型的问题:一个书包46元,一支钢笔7元,一本笔记本6元。王老师用100元买了一个书包后,剩下的钱最多可以买几本笔记本?很多学生在练习时常搞不清各个信息之间的关系,也不知道从哪下手去分析。读完这样类型的题后,我们不要着急让学生去解答它,而是可以让学生不看题,先复述一下题意,然后说一说:我读懂了什么?要注意什么?我准备怎样去解决问题等等。可以先自己轻声说一说、与同桌说一说、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在问题提出时,就能做到人人都“说”,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用语言表达思维,以语言促进思维的机会。总之,课堂是能让学生说的,就要舍得给学生一点时间,教师绝不包办,让学生在说中,逐步理清自己的思路,确实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学习需要时间,数学课堂呼唤时间。给学生“想”的时间,给学生“做”的时间,给学生“说”的时间,让学生思维的旋律在课堂上飘扬,让学生思维的河流在课堂上奔涌,让学生成为课堂时间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培养学生应该相信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做他们喜欢的事。尊重学生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的世界。”因为没有心与心的沟通,就没有爱的琼浆玉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心灵种子就会干枯,更不会发芽、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