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祝福》教学设计流变研究

2015-02-28周晨燕

现代语文 2015年29期
关键词:祝福祥林嫂教学内容

◎周晨燕

《祝福》教学设计流变研究

◎周晨燕

《祝福》出自鲁迅小说集《彷徨》第一篇,被改编成电影及多种戏剧,也被选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套中学生临时课本。多年来,教材几经变化,鲁迅的作品也被多次增删,《祝福》这篇小说仍被保留在教材之中,可见其魅力。广大语文教师也热衷执教这篇鲁迅的经典之作,涌现出许多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所谓流变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本文意图通过对《祝福》近十年教学设计的研究来总结出进步和不足之处,分别从教学目标制定的灵活化、教学方法运用的多样化、教学内容选择的现实性、教学反思的倍受关注、教学评价的缺失这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以期为语文教师进行《祝福》教学设计提供一些启迪和帮助。

一、教学目标制定的灵活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性程序,是学生学习的激励性阶梯,是师生心理行为的操作性指标体系,是教学结果的评价性标准,是实现充分育人目标的诱导性中介。”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调控、评价功能。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纵观十年的《祝福》教学设计发现,虽然都侧重《祝福》的主题教学,但是教学目标越来越灵活。传统的教学目标制定的方法都是教师根据教材、大纲、单元目标、教参等自主制定,由教师一人担当完成,具有独断性。而今许多教师在“非指示性”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转变了传统的观念,不再事先预设教学目标,而是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生成性。例如何杰《<祝福>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礼教的吃人本质进行深入思考,分析作家是如何通过小说手法刻画人物精神世界的。”在设定目标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寒假里让学生在“语文真好论坛”上谈自己对祥林嫂形象的认识,然后才在课堂上总结学生在网上的讨论,由人物形象到文章的主题层层深入,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制定出教学目标。由此可见,教学目标从以教师制定为主转变为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由学生制定为主,在课堂上生成,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就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非指示性”教育理念,就是“把人当人、自主成长。即把学生当做平等的、独立的、积极的生命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判断、自主反思、自主成长。”

二、教学方法运用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共同采用的手段,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学方法是一种方式或手段,是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些措施。通过研究十年的《祝福》教学设计发现,不同的教学设计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再单一化,出现了多种形式。一涉及到小说教学,大部分教师都会采取三段式教学方法,按照小说三要素来进行教学,即人物、情节、环境,从理清故事情节出发,重点赏析人物形象,最后探讨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如孟霞《<祝福>教学设计》,首先进行小说情节梳理,按照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的顺序师生共同梳理情节;然后鉴赏人物形象,抓住祥林嫂三次肖像描写,概括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梳理几次不幸遭遇发生的时间,得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最后由“那究竟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这一问题来探讨悲剧根源。这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现在的教师们不再局限于这一种模式,而是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如张凌芸的《<祝福>教学设计》,以祥林嫂的不幸作为切入口,将文中其他内容都贯穿在其中。这种教学方法属于长文短教,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使教学内容不再琐碎和庞杂,既省时又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又如陈果的《<祝福>教学案例设计》中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程序,播放电影《祝福》,学生观影后找出电影与小说的异同。这里采用了比较法,在对比分析中完成了情节梳理、人物形象鉴赏、主题探讨,这种教学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用更直观的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找异同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轻松达成教学效果。在《祝福》十年的教学设计中还出现了图文参照法、系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笔者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面对多种教学方法,教师们可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内容选择的现实性

教学内容是一堂课的核心,关乎一节语文课的成败。鲁迅《祝福》的时代背景对中学生来说是久远的,封建社会的旧礼教对祥林嫂的迫害这一主题未必能被学生理解,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对学生产生教育意义是一个大难题。近十年的教学设计中出现了小说内容与当今现实的联系,突显了教学内容现实性这一特点。如贾辉的《<祝福>教学设计》由祥林嫂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受压迫、人性冷漠这一主题引申到现代社会冷酷无情的现象,例举2007年和2010年两起溺水身亡打捞尸体却遭索要捞尸钱事件来告诉学生建设真正和谐的人文社会任重而道远。选择这样的教学内容使小说走向现实,从旧时代跨越到当代,开拓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更加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联系社会现实使学生获得了有意义的生活经验。

四、教学反思的倍受关注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后及时对自己教学设计的理念、行为、效果等方面进行审视、分析的活动,以此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祝福》十年的教学设计中教学反思越来越受到关注,如2012年陈果的《<祝福>教学案例设计》和韩文富的《建构基于学生阅读体验的对话教学——高中藏族班<祝福>课例研讨》都出现了教学反思这一环节。另外2014年王丽红的《<祝福——祥林嫂的外貌分析>教学设计》不仅反思了课堂的成功之处,而且反思了不足之处,发现自己没有调动成绩稍差学生的积极性,并提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改进这方面的不足。纵观十年《祝福》教学设计可以发现,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反思这一环节,并且逐渐走向辨证反思的道路,这一转变是教学设计发展道路上的重大突破。

综上可以看出,《祝福》教学设计在近十年内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些变化分别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反思的进行上,表明了教学设计的进步性。然而《祝福》十年的教学设计没有体现变化的是教学评价意识的缺乏,在笔者搜集的22篇教学设计中没有一篇设置了教学评价这一环节。教学评价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当下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课堂上的教学评价,当堂检测既能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对教学设计做出有效的调整,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是十年《祝福》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应该引起重视。总之,本文总结出这十年《祝福》教学设计的转变,肯定了这些年取得的进步,同时又指出存在的不足,以期广大教师取长补短,完善《祝福》乃至整个小说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刘秋根.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陈述[D].江西师范大学,2003.

[3]何杰.《祝福》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9,(9).

[4]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学设计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5]孟霞.《祝福》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2).

[6]张凌芸.《祝福》教学设计[J].新课程(中学),2014,(1).

[7][9]陈果.《祝福》教学案例设计[J].科技资讯,2012,(16).

[8]贾辉.《祝福》教学设计[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1,(4).

[10]韩文富.建构基于学生阅读体验的对话教学——高中藏族班《祝福》课例研讨[J].西藏教育,2012,(6).

[11]王丽红.《祝福——祥林嫂的外貌分析》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四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论坛论文集[C],2014.

(周晨燕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

猜你喜欢

祝福祥林嫂教学内容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祝福》中祥林嫂的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