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怎样写议论文

2015-02-28吴永福

现代语文 2015年32期
关键词:永福论题论点

◎吴永福



谈谈怎样写议论文

◎吴永福

夏丏尊和叶圣陶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中有《议论文的主旨》一课:“我们对于事物不妨怀抱和别人不相一致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判断来加以主张。但主张必有理由,为使大家信服起见,当然要把主张的理由透彻地反复论证。议论文的主旨就在论证作者的主张。”怎样写议论文,关键在于论证作者的主张,也就是论点的论证。这里以周国平的说理文为例,并略为分析。

先要对论点或论题有所界定。比如《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先说各种责任中,有一种根本的责任,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就是有所界定,从而引出人生的责任。“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靠不了别人。”如此强调,可见这个责任的重要了。“一个人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心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而“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里引用名言,举了事例,都是依据论证思路来用的,正说反说后,得出结论:“一个人认清了他在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充实。”这说的就是尽了人生的责任。

有所界定,也即有自己的理解。比如《成功的真谛》,先说“在通常意义上,成功指一个人凭自己的能力做出了一番成就,并且这成就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成功的标志,说穿了,无非是名声、地位和金钱。”这种大环境里取得的成功,可以使你不必在乎小环境里的遭遇。但是,这样的成功是恃大利而弃小利,仍未脱离利益的计算。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除了才能外,还有环境和机遇等。成功不完全取决于自己,因而就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高的,是内在精神的富有。“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也就是成功的真谛。“照我的理解,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尽量做得完美,让自己满意,这才是成功的真谛,如此感到的喜悦才是不搀杂功利考虑的纯粹的成功之喜悦。”用比喻来说,“当一个母亲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一个诗人写出了一首美妙的诗,所感觉到的就是这种纯粹的喜悦”。这是有所创造的成功。文中对成功逐层剖析,挖掘出其中的深蕴来。

论点或论题中暗含对比的,也可一分为二。比如《好梦未必成真》,针对好梦成真的祝词,作者发出质疑。接着,便将好梦分为实际的和精神的。实际的好梦有升官发财,娶美人或嫁款哥,梦想得诺贝尔奖金等。精神的好梦,则与实际无关。比如陶渊明梦见桃花源,鲁迅梦见好的故事,但丁梦见天堂。实际的好梦有可能成真,也有可能只是自我安慰,如同樵夫梦想当皇帝,足见其自欺。精神的好梦则是另一种情况。“这样的梦永远不会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现实,在此意义上不可能成真。但也不必在此意义上成真,因为它们有着与第一种梦完全不同的实现方式,不妨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现实,这样的好梦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真。”这就是说,内在的心灵可以是一种真。如此好梦成真,即内心精神世界充实。“如果一个人只做物质的梦,从不做精神的梦,说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果整个人类只梦见黄金而从不梦见天堂,则即使梦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铺满金子的地狱里而已。”物质的梦与精神的梦取向不同,言外之意仍需要丰富精神。

论题不仅可以一分为二,还可再分为三,即有三个要点或分论点。比如《精神拾荒三步曲》,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引发,学而不思是糊涂,思而不学则危险,所以不能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不妨说,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但除了学与思的结合外,还得录。“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录,是思考的记录。根据笔者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流亦需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感悟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学而思则录,三者要有机结合。

还可找寻理由,或分析原因。既能自圆其说,又可以理服人。比如《小康胜大富》,先说对物质的态度,“在物质生活上,我抱中庸的态度。我当然不喜欢贫穷,人穷志短,为衣食住行操心是很毁人的。但我也从不梦想大富大贵,内心里真的觉得,还是小康最好。”为什么呢?在作者看来,暴富可能是不祥之兆,也不是单凭人力可以造成的。像权钱交易之类,很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在这个世界上,富豪终究是少数,多数人不论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努力的结果充其量也只是小康而已。我知道自己就属于这类人,并且对此心安理得。知足常乐是中国的古训,笔者认为在金钱的问题上,这句话是对的。以挣钱为目的,挣多少算够了,这个界限无法确定。事实上,凡是以挣钱为目的的人,他永远不会觉得够了,因为富了终归可以更富,一旦走上了这条路,很少有人能够自己停下来。两相比较,小康是多数,富豪则为少数。且幸福不只是拥有金钱,还有世界的和平与个人的健康等等。所以,笔者在物质上的最高奢望就是,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上,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过一种小康的日子。

(吴永福 福建省长汀一中 366300)

猜你喜欢

永福论题论点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用二进制解一道高中数学联赛数论题
广西永福:实施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
关于一道数论题的思考
几道组合数论题的分析策略
游永福樱花园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永福老区龙车行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