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既定教育”到“流动教育”的微观解读——基于语文教育问题启示

2015-02-28覃发业

现代语文 2015年32期
关键词:教参现代化语文

◎覃发业



从“既定教育”到“流动教育”的微观解读——基于语文教育问题启示

◎覃发业

近年来,语文教育界以《语文建设》牵头,开启了对“真语文”的大讨论,汇集了专家学者的反思,试图揭开语文教育问题的本质。这不禁让教育界对教育发展问题进行彻底反思:教育问题的症结是什么?

教育界当下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正确选择教育内容,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邓小平在1983年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中“未来”是时间概念,“世界”是空间概念,“现代化”则是一个既包括又超越了时空概念的价值概念:它是迄今为止中外文明的结晶,也是今后人类奋斗的目标。尽管学术界对“现代化”的概念有多种理解,也有许多批评,但如果我们像S·N·艾森斯塔特那样把“现代化”的核心理解为一种“深度的反思性”[1]的话是有足够理由把“现代化”作为一个正面价值来追求的。从“既定教育”到“流动教育”进行微观解读,探讨如何对待既定的文化教育与流动创生性的文化教育,涉及传统的教育心理知识解剖与当下应具备的教育心理知识的关系,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现代化教育内容的契合度[2]。

一、既定的文化教育与流动创生的文化教育

教育是一个流动性的过程,学校企图通过既定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进步教育”,无疑是一个慢性的自杀过程。既定教育内容,是被某种力量所禁锢的,按严格的路径或者方式开展的保守、落后、缺乏生命力的教育,当中包括一些传统的老化的以及狭隘性理解的教育内容和思想。

审视一下当下的教育,这种既定教育有没有存在,答案是肯定的。举一些例子,在一些小学语文考试中出现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是谁?有的学生写了关羽、姜维、庞统等不同的答案,结果迎头劈来老师一个大红叉,打叉意味着不正确,那正确的答案是什么。翻开参考答案,赫然写着诸葛亮或者孔明。这或许还不为过,重要的是,教师在批卷时,爽快的做了决定,看到不是参考答案的,一概秒杀。

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老方法,照本宣科地开展教育,遵循“教参”,唯教参是从,许多青年教师过分依赖“教参”,甚至在自己没有认真研读课文的情况下,把“教参”的话抄到教案上,再原样讲给学生。“教参”的知识是死的,而教授的人是活的,那么课堂就应该是活的。正如著名教育家洪宗礼说的,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个“活”字,教师教法的优劣、精粗、雅俗,不能只看课前预设的问题多么巧妙,安排的序列多么精细,要在“活”上加以区别,在“活”字上得以体现。[3]既定的教育内容是否值得反思,老祖宗的东西是有它存在的道理,同样也存在它不合理的地方,批判性地接受更是一种有效的传承。传统观念的正确认识需要在建立中敢于否定,在否定中敢于肯定,在束缚与既定框架下,挣扎成为最有力的反抗。

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性的发展系统,区别于别的体系,教育本身发展牵涉于社会关系,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尝试用某种权利的力量,规范教育的发展,某种程度上,绝对会产生负面性的效应,用教育为传统落后的知识服务,借助教育手段,以期达到某种目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既定的教育内容,稍有计划不准确,就会导致扭曲。现行的体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教育改革一直在呼喊声中,教育基础建设不断提出新的改革策略。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就要提出来,亮出在桌面上,公开探讨,找出解决办法。

教育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系统,一个连贯性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学校在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操作者,教师的思想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要往哪方面发展,教师就是一个中介,作为思想的传播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作为上一辈,其思想不能直接嫁接到下一辈去,时代不同,需要的知识也不一样,不能禁锢学生的思想,剥夺他们自由地获取知识的愿望,更加不能以某种“不正当”的理由,侵略性地入侵他们的意识。这将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学生现在每进步一点,都是为将来美好生活打基础,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在关键时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地合理地引导,学习必要的先进知识,那一代又一代人,将步其后尘,即使现在生活美满,那么下一代孩子们怎么办。既定地加以遏制,灌输违背思想进步的知识,人类教育岂不是回到野蛮的“繁殖”唯任务时代,那和一般的动物有什么区别,必须辩证对待,保持批判性的理性思维。文化的继承需要的是与当下教育先进思想具有契合度,脱轨的扭曲的知识,必须摒弃,加以反思。

当下中国教育正面临一个历史的关键时期,面对高考的改革,相关教育资源也相应地发生改变,教育体系也会迎来巨大的挑战,新的问题会不断涌现,急需教育工作者具备一个理性的头脑,如果一味地还以当前乃至先前的经验教学,那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应对的方针是摸着石头过河,往深水区发展,而不是退缩,越是不敢前进,越是不敢逾越鸿沟,越是在后期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二、传统的教育心理知识与当下应具备的教育心理知识

教育改革,就是改革思想,改革传统的教育意识,培养与当下教育必须具备的教育意识,简而言之,就是传统教育心理知识与当下应具备的教育心理知识的转换或者过渡。回顾我国的教育发展事业,国家的培养目标一直在不断迎合时代发展的脚步,更新教育发展的大纲,结合国家,个人的需要,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教育现代化需要教育决策现代化,教育决策又进一步需要教育决策研究的现代化。

从“四有”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提出精英教育到普及教育,从重视知识能力教育到重视能力发展教育。国家不断调整与时代契合的教育知识体系,努力争取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国家在传统教育上,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放手给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国家既然在全局上开了一个好头,作为最有发言权的一线广大教育工作者,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需在节骨眼上慎之又慎,又要敢于做出决定,敢为人先,为教育事业献出一针一线。

现在还有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观念,认为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不敢做出选择,去大胆地摒弃那些不符合当前的教育观念。经常看到一些关于教师的负面信息,脱离教育观念,不仅残害自己,更是伤害了一代祖国的幼苗,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就蒙上了阴影,这是我们最不忍心看到的。

可随着一大批优秀教师的出现,他们鼓励学生不断进取,不断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不断在孩子们需要人生指导的时候,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成为孩子们的人生导师。也在为国家教育事业注入新的血液,新的思想。他们敢为人先,在前进的道路上,做出大刀阔斧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4]提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

好教师就是要具备适应当下教育发展需要的老师,能够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教育心理素质与知识,具有合理的批判性意识,随时保持清醒的大脑。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传递正能量,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朝气蓬勃具备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学生。

注释:

[1]S.N.Eisenstadt.Multiple Modernities[J].Daedalus,Winter2000,Special Issue on Multiple Modernities,p.3.

[2]童世骏.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决策及其研究的现代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5,(1).

[3]洪宗礼.我对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2,(5).

[4]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9/10/ content_2747765.htm,2014-9-10.

参考文献:

[1]童世骏.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决策及其研究的现代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5,(1).

[2]杨小微,孙阳,张权力.教育现代化:从梦想走向现实[J].教育科学研究,2013,(1).

[3]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世界现代化概览[R].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何传启.教育是中国现代化的“胜负手”[J].中国远程教育,2007,(2).

[5]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优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覃发业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110000)

猜你喜欢

教参现代化语文
边疆治理现代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开发出自己的实用教参
神秘的教参
语文教参使用与更新问题浅析
教师、教参、教学之辩证分析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