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真我 创造共鸣

2015-02-28

商业评论 2014年3期
关键词:跟随者领导力领导者

过去两年里,我在《商业评论》杂志上撰文探讨了真我领导力(参见本刊2012年5月号《寻找领导力的原点》),也从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身上看到了真我领导力的真实展现(参见本刊2014年1月号《真我领导者曼德拉》)。许多读者会问:真我领导力是天生的,还是有可能后天提升的?如果后天能够提升,我又该怎么做呢?

领导力到底能不能培养,或者说是不是天生的?业内外对此争论了数十年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如果我们换一个问题:奥运冠军是如何诞生的?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形成共识,没有多少可争论的。毫无疑问,要想让一个人走到体育竞技的巅峰,你需要寻找天才,而且根据不同的竞技项目挑选不同的天才,比如适合中长跑的肌细胞形状和适合短跑的不同,对运动员的体型要求也不同。找到这些天才之后,还需要有合适的好教练(coach)对他们精心培养,这个过程至少要几年。而且,有些能力容易培养,有些能力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提升,有些甚至难以提升。

再回过头来看领导力培养,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呢?你首先需要找到有潜质成为领导者的好“材料”,然后悉心培养,提供合适的机会——工作和人生经历——让他们运用并强化自己的“肌肉”——领导力特质。好的领导力教练(“coaching”一词就借用了体育术语)可以帮助人才更好地提高,少走弯路。

真我领导力的实质在于,通过在跟随者中间创造价值观的共鸣,让跟随者体会到领导者是真实的、可信赖的、坚持原则、胸怀大志。作为最深层次的一种领导力,真我领导力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真我,一是创造共鸣的技巧。也就是说,要提升真我领导力,需要从这两个层面来分析。

提升真我

提升真我,就是要进一步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明确什么是最重要的、坚决不可放弃的。真我是较难提升的,不是因为它是天生的,而是因为它与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关。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是多年人生经历积淀而成,非常独特,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

在高管教练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成功、成熟的高管都在人生经历上有着一些深刻的烙印。这些烙印反映了两个特点:这些高管在生活或工作中曾经历比较艰辛的逆境和挫折;他们都拥有正向思维方式,或者说呈现出了正能量,展现的是温暖、平和、向上的人格。

负面事件会冲击人们的内心,引发人们深刻反省:我是谁?我在意什么?我为何而战?我原来的假设对吗?我原来的判断准确吗?这些反省会触发人们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从而浴火重生,让自己内心更加强大。

领导力发展通常70%来自亲身体验,20%来自向他人学习,10%来自培训和理论学习。真我的提升更多地来自亲身体验,尤其是那些能够触及心灵、引发反思的负面突发事件,更能给人带来强大的冲击。擅于学习的人能够从这种冲击中获取能量,完成自身“化蝶”的转变。中国古人所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从来纨绔少伟男”,其实正是这个道理。

从这方面而言,要发现和提升真我,领导者可以尝试一边体验、一边反思。例如:

1. 探访偏远贫困地区,参与扶贫公益活动。

2. 参与多种形式的测评,如一些正规的心理测评,并认真寻求对于测评结果的解读。

3. “吾日三省吾身”——一方面,经常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利用具有尖锐矛盾的事件澄清自己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并实质性地践行价值观;另一方面,反思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是否负面。

4. 到自己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去旅行和体验。

5. 设立能够激励自己的有意义的新目标,改变工作内容以获取新的动力,给自己充电。

提升创造共鸣的技巧

如何更有效地影响他人、创造更强的共鸣、给跟随者留下真我的正面印象,这些虽然都是技巧性的内容,但要提升也并不容易。与此相关的领导力素质包括影响力技巧(Influential Skills)、建立信任(Building Trust)、建立领导力品牌(Creating Leadership Brand)、树立形象(Managing Perceptions)等,都是较深层级的领导力。

在实践中,领导者应该注意以下行为:

1. 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2. 勇敢地公开承认错误,并采取实际行动弥补错误、调整行为。

3. 尝试与自己不喜欢的人打交道,以同理心理解他们,并影响他们。

4. 审视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改变给人留下的负面印象:

a) 自我中心:有些人过度显摆自己的能力,抢功劳,推责任,结果给人造成有自己小算盘的印象,失去跟随者的信任。

b) 言行不一:过于容易给出一些自己难以践行的承诺;表达不准确,造成误解;行为多变,在不同场合,对于不同的人,或者在不同的心境下发出不一致的信息,影响别人对你的信任。

c) 不牢靠、“大嘴巴”:不能恰当地保守机密,经常轻易地泄露他人的私人信息,同样会让人觉得不可信。

d) 耍小聪明、喜欢“打擦边球”:以“胜者为王”为信条,过于在意短期业绩而经常不顾原则,挑战底线。

e) 拉帮结派、“建小山头”:未能和跟随者保持恰当的距离,过于接近部分人而疏远其他人,形成“小圈子”。

5. 诚恳、主动地寻求他人的反馈。近期我们对在华360家企业的调研中,寻求反馈被认为是领导力提升的最有效途径。同事或朋友在公开场合往往顾及面子,给你的反馈总是留有情面,表扬恭维居多。如果你想要获得真实的反馈,则需要在私密的环境下以真心换取。通过第三方来收集反馈往往是个不错的方法。如果想得到更加全面的反馈,应该寻求各种类型的人对你的看法,包括你喜欢的人和你不喜欢的人。

6. 观察、研究为什么有些管理者不被认可,没有人愿意跟随,然后从中体会、学习、内化。

正如我们经常说的,领导力是一种平衡的艺术,真我领导力也需要在展现真我和技巧性地影响他人之间做好平衡。单纯地强调我要什么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环境的需要,则只是一种天真、单纯;过于强调技巧,试图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则会让人觉得不可靠、不可信。唯有在这两者之间把握动态的平衡,才能真正提升真我领导力。

猜你喜欢

跟随者领导力领导者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闭目塞听,才是领导者的第一大忌
从“跟随者”到“引领者”
—— 瓮福集团PPA项目成为搅动市场的“鲶鱼”
真诚是领导者的最高境界
领导力愿望清单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出口跟随者会受益于开拓者吗?——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金圣节能清净剂 节能减排领导者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
我军早期著名的领导者黄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