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慕课给我国高校传统课堂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15-02-27李洁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学分挑战课堂教学

李洁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浅析慕课给我国高校传统课堂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李洁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慕课,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以其大规模、开放性的主要特性,在全球迅速掀起了在线学习的热潮。慕课的到来,在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的同时也给我国高校的传统课堂带来了挑战。从慕课的特征入手深入挖掘慕课的优势,结合我国高校传统课堂模式的现状,分析慕课给高校课堂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并提出:高校应从教师入手,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鼓励尝试混合式教学;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等应对策略。

慕课 高校 课堂 教师 教学

慕课,是大规模在线网络课程“MOOC”的音译,起源于美国,于2013年在中国教育界掀起狂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12所高校纷纷加入“慕课”阵营之中。2014年,教育部设立了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着手推广慕课模式。短短几年间,慕课在中国创造了一个传统大学在过去所无法企及的个性化教学与均衡化教育资源配置。

一、慕课给我国高校课堂带来的挑战

慕课将多元化的网络学习方式与丰富的课程资源整合在一起,使知识的传播突破了校园围墙的限制。此外,优质教育的易得性与可选择性降低了大众接受教育的门槛,完整的课堂教学情境模拟也使慕课更加符合科学的教育规律。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受到慕课的威胁与挑战,具体表现在:

(一)以“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受到以“学”为导的价值取向的冲击

在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数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讲授以灌输的方式进行,学生受限于知识的强压和教室的束缚,缺乏理性的思考与交流,难以主动、自由地接受知识,甚至会形成呆板机械的思维习惯。而慕课则强调学生对学习的独立认知和体验。在突破时空限制的同时,慕课允许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课程,对于课程学习的可控性与可重复性也为学生的温故知新与查漏补缺提供了可能。慕课提供的互动平台也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实践充分证明,以“学”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给课堂带来焕然一新的面容。

(二)照本宣科的课堂讲解受到精练生动的微课程的挑战

当前,有许多教师的思想太过于保守僵化,对于教材和知识的理解局限于表面,忽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至于课堂教学难以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相联系,往往会出现教、学、用不相协调的问题,出现满堂灌的现象。而慕课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记忆规律,把课程内容分割成15分钟左右的微视频,每段微视频后都带有相关的习题,学生只有在完成该习题后才能进入下一微课程的学习。这种带有挑战性的类似游戏通关的渐进模式使学习充满趣味和成就感,能在最有效的注意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兴趣,高效地传达信息。课堂不再沉闷枯燥,也会在最大限度上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

(三)机械的知识强化受到多元的知识创新的挑战

传统课堂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往往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进行,考试内容大多依据课程标准编制,以分数来评判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大多属于终结性评价,缺乏过程关照。而慕课对于学生的评价则是通过讨论、习题等多元的评价方式贯穿在整个课程学习中的,并通过wiki等交互平台进行实时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将外化的知识学习内构为主观、自发的知识探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知识的学习不是唯一目的,养成独立的思维方式才是关键。知识不再死板僵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与自主探索的过程,慕课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二、慕课背景下我国传统高校课堂的应对策略

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一场风暴,它虽然具有高校实体课堂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高校课堂所具有的便捷的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仍是其难以超越的。那么如何应对慕课对于高校实体课堂的影响和变革是我们目前应面对的首要问题。

(一)提升教师素质,改革教师评价机制

慕课的到来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有了新的要求,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慕课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具备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知识的同时也必须具备扎实的教育信息技术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工作精神,扩宽教学实践路径,提升自己的专业广度和深度。同时高校也应该改革教师的评价机制,将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纳入绩效考核的标准,培育教师参与慕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实行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兼融慕课教学与实体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的优势相结合。教师事先将设计好的课程资源或视频上传到慕课平台,并让学生在课下空余时间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既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集中解惑,也可以在慕课的课程讨论区与同学交流。这样,课堂成为了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舞台,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和助力者。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主观体验与构建更容易在交互的过程中获得。

(三)加强高校联盟,努力研发精品课程

受教育经费及核心技术开发问题的制约,高校应加强校际合作,通过组建高校慕课平台,努力研发具本校办学特色的精品课程,并与他校进行课程交流与资源共享。鼓励教师提升信息文化素质,创新课堂评价方式,实行学分互评制度,将线上学分与线下学分,我校学分与他校对应学分相结合,以实现线上线下的取长补短和校内校外资源的有机结合。

[1]张珉,钟双喜.MOOC对高校教师教学的挑战与变革 [J].教育界,2014,(15):55-55.DOI:10.3969/j.issn.1674-9510.2014.15.042.

[2]吴细花.MOOCs冲击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J].科学导报,2014,(23):16-16.

[3]方璇璇,余国江.面对“慕课”: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困境及应对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4,24(2):53-57.DOI:10.3969/j.issn.1673-162X.2014.02.013.

[4]过宏雷,崔华春.幕课:高校教学模式的全新挑战与变革契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5):110-114.

[5]李艳婷.幕课对高等教育传统规律的挑战 [J].创新科技,2014,(8):111-112.DOI:10.3969/j.issn.1671-0037.2014.08.075.

猜你喜欢

学分挑战课堂教学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第52Q 迈向新挑战
论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及其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