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用探析

2015-02-27李庆勇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中等职业德育工作

李庆勇

(吉林省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 吉林延吉 133099)

中等职业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用探析

李庆勇

(吉林省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 吉林延吉 133099)

中等职业教育随着国家对技能型高校的重视的提高,越来越受到社会上各界人士的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也受到学校技术上的创新驱动以及学生内在需求的驱动。文章从中等职业德育工作着手研究,重点探讨相关的创新和实用性。

中等职业 教学 德育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这一句被印刷在各种刊物以及宣传栏上的标语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民众的共识。创新的重要性,关乎到民族的未来,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基础,在教学教育中研究创新,就是延展民族的未来。中等职业德育工作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出现了学生道德观念表现差的现象,中等职业学生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伴随着一定的违法行为。这一方面是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际上五花八门的价值观几局涌入我国社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中等职业教育不断扩招,对于学生的管理有疏忽。因此要在德育工作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强中等职业德育工作。

一、中等职业德育工作问题表现

中等职业中学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初中同等学历的人群,学制为三年。在中等职业教学过程中,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知识的培训是双管齐下的,甚至有的学校更重视对技能的专业培训,因为这是关系到学校就业率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中等职业院校分成四种。它们分别是中专,技校,职高以及成人中专。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一般出现以下几种较为突出的问题:

第一,学生的地位被忽视。由于没有与时俱进,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仍然采用过去的那一套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习得性和主观能动性,把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受众。这种单向的传统教学模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方案和叛逆情绪,让学生在教条主义的灌输中逐渐变成盲目的遵守规则的游戏傀儡,这是对生命个体性的漠视,也是把德育工作简单化的致命错误行为。

第二,中等职业德育教学缺乏针对性。当前许多德育工作者对中等职业德育教学定位不明确,认为中等职业德育工作就是为社会输送拥有高级技能的忠实职工,因此经常忽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贯彻,导致中等职业学生出现了比过去更高频率的犯罪现象。忽视德育的针对性,忽视面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性和思想水平,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中等职业学生的同时,也要培养热爱学习、勤奋守纪、热爱国家、拥护党的政策、大胆创新的新世纪青年。

二、中等职业德育工作中创新的必要性

在中等职业德育中进行创新,是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特色的。第一,德育目标具有较高的职业性。中等职业教育是针对培养专业性人才而开设,这就决定了在中等职业德育教学过程中,也要具有针对性。对比《中学德育大纲》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两者之间的共通点是都注重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社会规范的培养培育。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中等德育更注重培养职业性道德、岗位专业素养以及实践性的培育,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纪律上强调更多。这就对于普通的德育工作者而言,要有所倾斜,也要对所教授学生党专业性进行深入了解学习,才能准确贯彻德育工作中的职业德育,这就需要过去传统的普通德育工作者进行创新。

第二,中等职业德育工作具有高强度的实践性。中等德育工作在学校的主要平台也是课堂,但是中等职业教学与普通高中教学不同的是,中等职业教学还有一定量的课外实践实践,这是培养中等职业学生技能水平的优势所在,也是对中等职业德育工作者的一种挑战。一方面,这种课外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为中等职业德育工作者带来了广泛的途径和优渥的资源条件,另一方面,大量和社会途径接触,对于学生产生的广泛影响,对中等职业德育工作带来重重困难和挑战。因此德育工作者要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创新,广泛接触学生的职业力量和愿景,促使和帮助学生热爱自身所学专业和未来对口的职业。实践过程中身体力行而获得的知识往往是远胜过于书本上刻板的书面知识的。

三、贯彻创新与实用性并存的对策

首先要树立起新颖的德育理念。中等职业德育工作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起坚定的新年和优良的到的品德,培养出社会高端科技技术人才,为社会输送健全人格的有职业素养的职业人才。因此要摒弃过去传统的单向的为德育而德育的教学模式,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网状德育理念,形成系统性的德育观,从过去单一的书本式德育模式向动态的现代德育理念转变。

其次要加大对价值观的贯彻传输,切实改变中等职业学生的德育实效。实用性对于德育工作而言,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成才成长的需求。就德育的教学性质而言,要坚持把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政治方向放在重要位置,要求德育工作者培养政治上合格和品德上优秀的人才,而不再是过去单纯追求技术上过硬的技术人才。重视人的德行素质,才能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中、工作的各个方面中。这才是更实用的能切实转变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尴尬德育处境的真正手段。

最后还要把过去传统的理论性德育教学转变为重实践的德育教学,增强德育工作的实用性。打破过去教师的知识权威的形象,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和主观性,重视学生的主观体验,让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要承受者和学习的先行者。

四、结语

现代社会是多元平等的时代,转变中等职业德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迫在眉睫。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决定了德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成才成长的发展情况。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真正突出实用性,必须从创新的角度着手,改变近年来中等职业学生造成的不良风气和影响,真正培养出有先进技术水平的高职业道德人才。

[1]宋宜娟.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山西财经大学,2012.

[2]张学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创新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3]韩洁.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

[4]谌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5]何红.“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3.

[6]赵祖地.高校德育评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中等职业德育工作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