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工程造价工作流动站研究

2015-02-27杨俊芳孔亮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流动站应用型办学

杨俊芳 孔亮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重庆 402167)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工程造价工作流动站研究

杨俊芳 孔亮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重庆 402167)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摆脱招生困境、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实力、实现专业人才供需对接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本文着重强调工程造价专业中如何具体与企业对接的方式-建立工程造价工作流动站,并阐述该流动站的功能定位问题。

校企合作 工作流动站 功能定位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于2013年参与了“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学习借鉴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建立中国的应用技术大学,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改善中国的教育结构。2013年6月28日成立了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联盟首批成员院校35所,其中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还被选为该联盟的理事单位。因此我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势在必行,且我校也正努力由教学型大学向应用型大学发展,因为教学型大学向着应用型大学的方向发展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保持一致。但是当前我校的教学模式仍受到精英教育的影响,这种办学模式的存在就成为其发展为应用型大学的障碍,必须转变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转变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摆脱招生困境、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实力、实现专业人才供需对接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根据企业反馈信息与实际需要等情况,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出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可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一方面,学校利用企业的设备、技术优势等实践教学条件,实现了学生将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增强了学校办学活力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另一方面,企业有较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所需求的人才,节约了学校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

我校工程造价专业已发展成为我校乃至国内在校生规模最大的专业,打造工程造价特色专业一直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也是建管学院的努力发展方向。为了适应学校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定位,更需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以此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转化为熟练的应用技能。

为了实现上述的专业培养目标,我院开设了大量专业课程(如《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估价》、《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建筑信息模型》等,其培养对象还包含土木学院、建筑学院的学生),并相应设置了强化应用技能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上机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则是上述专业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考查和应用,此外还启动了全国广联达软件考试与认证项目。

在已有的工作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为了更好的进行专业转型,更好的与企业需求进行无缝对接,本文提出了“工程造价工作流动站”之说法。

首先,什么是“工程造价工作流动站”,我们将其定义为:工程造价工作流动站,是指在高等学校的某个学科范围内(即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批准设立的可以招收该学科研究人员的组织。

为了全面贯彻学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思路定位,切实增强我校实践教学保障能力,同时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应用、突出重点、资源共享”的原则。为使“工程造价工作流动站”的功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我们将该流动站的功能定位如下:

1.长期作为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一直在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且也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但学校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每次允许去企业实习的名额有限,这也增长了向“双师型”教师转型的速度,为改变这一局面,在保证学校教学任务及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高在校教师的职业业务能力,我们将“工程造价工作流动站”作为校内的实训基地,即将企业已做过的实际工程放入流动站,作为教师的模拟演练场,找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差距,长此以往,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便能理论联系实际,缩小实际距离,使得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工作时的上手速度快,同时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这样既加强的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又做到了“产教融合,产在先”的应用型技术学院的转型。

2.作为教学模式探讨基地

为使学校尽快转型,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这就需要各二级学院依照各自专业的专业特色,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而在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迫切需要一场所能不断集合所有人员的创新想法,用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式。

3.作为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技能大赛辅导基地

目前为止,我院学生每年都会参加斯维尔算量大赛,全国广联达算量大赛,且取得骄人的成绩,让更多的企业及他人了解本学校,认可本学校。今后,我们将带领本学院学生参加更多的专业技能大赛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目前现状是,我们没有一个固定场所可供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进行现场指导及反复练习。而“工程造价工作流动站”的建设刚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4.作为校企合作项目办公室

为了更好的将“产教融合,产在先”这一理念应用到本学院中,我们需要有更多的企业愿意走进学校,愿意与学校合作。同时,为使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也能达到“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目的,这就需要有这种校企合作的办公室,以此代表学校对校企合作的高度重视。

5.作为教师科学研究项目基地

作为一个有实力的高等院校,作为一个能力的二级学院,仅保证教学质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很多的科研项目来充实学院,提高二级学院的科研能力。建筑管理学院目前的现状是在教师队伍中,整体学历不高,中级职称的教师人数不多,为努力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学历等级及科研能力。现今,又部分教师已在参加工程硕士班的学习及其他相关专业性的培训,而科研项目的建设偏少,因此,迫切需要一场所作为教师科研项目的基地。

通过以上对工程造价流动站的定位旨在可以达到以下几点目的:

1.培养出“双师型教师”更好的为学校转型做相关工作;

2.完善学生向职业人过渡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3.充分利用企业和现有教师的资源,将工程造价专业打造成有自己办学特色的应用技术型专业;

4.实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及工程造价流动站的建立是对培养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模式的新探索;

[1]孟庆国,曹晔.发展应用技术大学 世界高教改革共同趋势[N].中国教育报,2013(5).

[2]张林.本科高校转向职业教育的必答题[N].经济观察报,2014-06-04(16).

猜你喜欢

流动站应用型办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制度架构与可行性分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关于独立院校党建流动站建设发展的有关问题的思考
网络RTK技术在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