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城市新媒体装置艺术:城市声音地图——重庆城市声音的记录与传承

2015-02-25熊媛媛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新媒体

熊媛媛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声音城市新媒体装置艺术:城市声音地图——重庆城市声音的记录与传承

熊媛媛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摘 要:本文概述了新媒体装置艺术、声音景观的概念和城市声音传承的重要性,并以重庆为例,调查研究了重庆最具代表性的声音并实地采录。除此之外,提出传承城市声音文化的具体方法——“城市声音地图”。

关键词:新媒体;声音景观;城市声音地图

1 项目背景

不难发现,在社会急速发展的当下,日新月异的城市已经失去了自身的特色。盲目地拆除旧城、旧址,全部覆盖上高楼大厦、商业区或公园,整个中国的城市逐渐趋同化。近年来,城市文化精髓的流失,城市符号的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成为热点话题,于是各地政府开始大量地复建,希望再现过去城市地域性的魅力、个性及特点。然而,这些城市不管是出于传承地域文化的目的,还是出于建设旅游景点、带动旅游业发展的目的,所复建的旧址、古镇都在趋同化,网友甚至高呼“全中国的古镇都一个样儿”。虽然建筑可以复建,但是已然消失的声音是无法复建的。声音作为一个保存记忆和再现历史的重要媒介,必须得到保留与传承,对作为文化符号和媒介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才登上老百姓的热议榜单。在此期间,依然有许许多多的声音在逐渐消失,退出历史舞台。在传承和保护声音这一点上,我国还处于滞后的状态。此现状催生了我们着手这个项目的最初灵感,并成为本项目最核心的命题。

行走在发达的都市中,处于信息化时代中心的人们已经被视觉化的元素洗脑:耸立于城市间的巨幅广告、镶嵌在高楼大厦外墙的LED屏以及手机上每天都会弹出的推送,无数的图片、文字和视频塞满了人们的脑海,而城市中的声音也尽是嘈杂声,匆忙行走于都市间的人们已然麻木。但是,如今经济宽裕的人们在购房时更偏爱安静祥和的小区,可见人们对噪音的厌恶已经无以复加。同时,在网络平台里广为流传的某些怀旧文章纷纷在追忆每个城市的过去——那些消失的城市符号:老建筑、叫卖声等。

与国外先进的声音景观研究现状恰恰相反,国内的声音景观研究领域仍显惨淡,更别提声音景观在日常生活中的保护了。但笔者发现,在苹果APP里,逐渐涌现出一批以声音作为创意核心的软件,并广获好评。可见,虽然声音在中国仍不处于重要地位,但是前景却一片光明。在日新月异的当下,人们已经不再满足单纯的静态图片,而是更偏爱于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对感官造成更多刺激的方式。

在学习专业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海量的声音素材网站、彩铃网,但其中的素材质量参差不齐、分类不全,并不专业,而如今的中国正需要这样一个专业的声音网站。所以对城市声音的研究和城市声音文化的传承分外重要。我们小组成员在罗俊老师的带领下,以重庆作为试点,开始研究重庆这座城市的声音景观、具有代表性的声音,并提出一些可实施、推广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此次项目,对城市声音生态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一个初步的研究和挖掘,为以后更深层次的研究打下基础。

2 项目内容

2.1 项目理论阐述

2.1.1 何为“新媒体装置艺术”

本项目名为:“声音城市”新媒体装置艺术。那么何为“新媒体装置艺术”呢?这个新兴的词组起源于两项艺术:新媒体艺术和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属于现代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们生活中的物质消费品和文化实体进行有效的选择、改造、重组,以令其展示丰富的精神文化底蕴的一种意识形态。也有人精简地将其定义为:材料、场地、情感的融合。场地必须是特定的时空环境,材料不受限制,表现形式不仅横跨八大艺术,因其自身的特性,现在还囊括了摄影、录音、电影等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艺术是一门新艺术学科门类,它依赖网络、计算机、录像、数字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作为基础。实际上,这门艺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渗入各个领域。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录像技术同样属于新媒体,而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交互性、融合性见长。新媒体可以结合影像、声音、文字等,再链接其他的影像、声音、文本,形成一个巨大的网,其实力不容小觑。

世纪之交时,新媒体技术介入装置艺术的创作,这是新媒体时代的必然趋势。新媒体装置艺术,便是把新媒体艺术和装置艺术有机地衔接、组合。因此,新媒体装置艺术具有新媒体艺术和装置艺术的内涵,它是二者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基于新媒体技术的艺术品。它的呈现方式是迥异的,甚至连保存时间也可以不同:临时或永久。新媒体装置艺术的作品既可以安装在展览空间,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展示。

2.1.2 何为“声音景观”“声音生态学”

1968年,加拿大的作曲家夏弗把这种以声音作为城市判别标记的模式称作“声音景观”(Soundscape),是指“自然声环境和人为声环境的组合”,并且是声音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在大多数时候,声音景观又被称为声音生态学。声音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声音与自然、社会间的关系,已经是环境学的新兴领

域。声音景观所涉及的内容是复杂的,不止有建筑学、环境学、物理学,还包括音乐、哲学、社会学等。

在这里,笔者必须强调的是,世间所包含的声音是无穷无尽的,其中有些声音令人心情愉悦,称为正面的声音,又有一部分声音让人不易察觉,且不会引起人的反感或愉悦,而另一部分声音则是负面的。噪音并不能简单归纳于负面的声景。正如作曲家R.Murray Schafer所提出,社会缺乏的是对声音景观的平衡,所以噪音并非负面的,而是没有平衡的某种声景。

2.2 项目目的

本小组的研究目的是证明城市声音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了解能代表重庆的声音,并探路传承城市声音文化的方法——城市声音地图的可实施性,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声音、重视声音,在传承地域文化上做出一定贡献。

3 实践操作

3.1 调查总结

图1和图2分别是本地人和外地人眼中最具代表性的声音统计图,图3为人们对城市声音地图的态度分布图。可以看出,不同的群体对声音有着不同的认识,对重庆的声音也有着不同的记忆。大部分的人对声音的关注并不广泛,一般更关注的是人声,其次是一些贴近生活的声音。

图1 本地人眼中最具代表性的声音

图2 外地人眼中最具代表性的声音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人们都认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但是“文化保护”“文化传承”这些字眼就和“环境保护”一样,大且空,具体实施起来不仅复杂,还费时、费力更费金钱。尤其在这些话题被说烂的今天,真正致力于改善环境而非盲目发展经济建设的城市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民间的力量格外重要。

图3 对城市声音地图的态度

3.2 实地采录

在做了一番前期调查后,我们选定了实地采录的主要地点:磁器口、十八梯、川剧社。在本项目里,所有声音的采录都遵守“原生态”的准则,即在采集和后期处理的时候,不改变声音原本的质感,仅仅对声音的时长进行选择性的删减。之所以采用原生态同期录音的手法,是为了保持声音的真实性,能够代表地域文化并且传承下来的声音文化是不应被擅自修改的。但是项目组在实地采录时依然遇见了不同的情况,还进行了二次补录。我们分别录了磁器口雨天、晴天、过节、平时四种不同情况的声音,虽然能够代表重庆,但群众心中有代表性的声音,却不一定是悦耳的声音。因为全程实地采录,保持声音的原生态,所以有些声音难免会有点嘈杂;我们在赶去十八梯后,惊讶地发现十八梯已经拆得七零八落,昔日美好的生活图景全部被破坏,基本没有可以录制的特色的声音,只有安静的环境音。日新月异的重庆已然失去了很多地域文化的特征,文化的传承和保留迫在眉睫。

3.3 城市声音地图的搭建

在思索如何传承地域声音文化的时候,我们考虑到以下这几点:第一,这个作品应该在展现地域的基础上,达到声画结合的效果才能更多地吸引受众;第二,这个作品应该尽可能地利用传播力度大、传播范围广、更能为受众接受的媒介作为载体;第三,这个作品除了展示地域声音文化,还应该整合资源,建立起一个音效库。

出于以上三点考虑,我们决定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一个网站。这个网站的结构分为两个版块,第一个版块是声音地图:我们将Google地图技术置入网站,由此获得精确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另外,我们每去一个地方都会拍摄图片,并录制当地有特色的声音,最后将摄影作品贴在该地的坐标上,并配上一段介绍文字。声音地图的功能性简单、直接又易上手。第二个版块是音效库,这个音效库将声音分门别类,利于查找。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