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网络群体极化与约束机制

2015-02-25胡明辉蒋红艳

学术交流 2015年6期
关键词:极化网民群体

胡明辉,蒋红艳

(湘南学院思政课部,湖南 郴州 423000)

新闻传播学研究

构建网络群体极化与约束机制

胡明辉,蒋红艳

(湘南学院思政课部,湖南 郴州 423000)

网络群体极化是个体网民情感累积、聚群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群体情感宣泄的过程。在网络虚拟世界表现出非理智与情绪化、匿名性与去个性化、突发性与演化迅猛等特征。以网络群体极化为切入口,对网络群体极化的产生、演化及内部的生成机制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从政府、媒体和网民三个层面着手,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约束机制,以实现网络社会的和谐发展。

约束机制;整体构建;网络群体极化

随着新媒体运用的日益广泛,网民在互联网上进行丰富的情感表达与个性化的观点阐述经常被演化成不容忽视的舆论力量,网民的群体极化以及群体间分歧进一步助推着网络虚拟社会群体理性的弱化,并直接影响到现实社会的治理。用群体极化理论来指导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治理,期冀能够为构建整体有效的网络群体极化约束机制提供借鉴。

一、群体极化:网络的集体“狂欢”

早在1961年詹姆斯·斯托纳就发现在群体决策时的一种现象,即群体决策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更倾向于保守或冒险,向某一个极端发生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这就是所谓的“群体极化”。后来,很多的心理学家经过反复研究证实,群体极化现象是确实存在的。美国当代法哲学家、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中首次诠释了“群体极化”的定义,他说:“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1]毋庸置疑,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一样也面临着群体极化的挑战。美国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的研究证明: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2]

在网络虚拟这种特殊的社会情境中,生存于同一社会阶层或具有相同生活感受、体验或经历的人们,往往更容易因相互理解、沟通而产生共鸣。特别是对某个人、某件事件持有相同观点或立场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时,这种观点和立场往往会得到彼此间的强化,最终突破道德伦理、规章制度的藩篱而走向极端。激进观点或不满的情绪,逐渐演化得更偏执更极端。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导致现实社会的群体性事件,这种事件发展的态势往往变得难以引导与控制,参与群体性事件中的人们在群体极化现象的驱使下,往往做出了他们原来不敢想更不敢做的事情。大量事实表明,在群体性事件的众多参与者中,真正是为争取自身利益诉求和尊严的参与者只是少部分,绝大多数的参与者以事件为平台和契机宣泄其自身长期压抑的怨恨或不满情绪。网络群体极化具有鲜明的非理性与情绪化、匿名性与去个性化、突发性与演变迅速等显著特征。

1.非理智与情绪化特征。每一个人的言行往往容易因环境的改变而受群体氛围的影响,个人加入群体其言行经常表现得非理智。诚如当代欧洲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的莫斯科维奇在《群氓的时代》一书中所言:“在新的群体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消失了,人们通常在暴力行为中表达他们的梦想、他们的情感……一个骚动的、情绪高昂的群体。”说的是个人在群体内开展讨论时,群体内的人们有意识的人格会消失或弱化,无意识的人格反而会得以强化,群体的暗示与情感传染让个人变得不再是原来的自己,而成为失去自我、不再受自己把控的“玩偶”。相对活生生地发生于现实世界的群体极化事件而言,网络群体极化的非理智与情绪化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网络虚拟社会里,网民们凭借面具的伪装,以虚拟的身份游弋在网络社会的各个角落,加之虚拟自由平等的网络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网民毋须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使得网络言论更显情绪化、非理智和肆无忌惮。在网络虚拟社会里的个体网民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一样,当一个人孤立无援的时候往往表现得比较胆怯或本份,但加入群体或组织后,往往会感觉到组织的强大与无敌,这种感觉属于非理智特征的表现。当情绪化的言论煽动、感染并支配着整个网络群体时,网民脆弱的理性和自控能力愈发低下,从易激动、误判断到失去理智,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化冲动和非理性攻击,造成群体性的情绪化宣泄。表现为拉横幅、贴标语、堵塞交通、敲锣打鼓、大声呼喊,甚至毁坏公物、围攻政府机关、殴打工作人员等极端的现象。

2.匿名性与去个性化特征。去个性化又叫个性消失,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G·勒邦提出,意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在网络舆论中人们往往极易丧失自己的自控力,以一种反规范的、非典型的方式行动。网民很少顾及自己行为的合法性,也很少考虑到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当个体网民以匿名的方式隐匿在网民群体当中,极不易被当作特定的个体辨认出来的时候,网民个体可辨别性就消失了,作为个体的网民似乎失去了作为个性的约束力,在全体网民这一巨大群体的呵护下,往往表现出有悖于社会准则的言行与倾向。网民在群体中与个体独处时表现出不一致的行为,即在大多数情况下,置身于群体中的个体有时会跟群体一起表现出一些最极端的言论和最暴力的行为,但这种极端言论和暴力行为在他独处时的现实社会中基本不会表现出来。

3.突发性与演化迅猛特征。实践证明群体极化事件的发生一般无征兆,呈突发性,且演化迅猛,发展趋势、方向和程度难以预料。在网络虚拟社会这种特殊的集群场境氛围和从众心理作用的怂恿下,新媒体成为滋生“言论极端化”的温床,网民将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不满和烦恼一股脑地向网络发泄,将现实生活中不敢表述的需求和愿望在网上尽情地诉说,网民的情绪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越是偏激的言论越受到网络媒介受众的认同与追捧,各种不正常的情绪在网民群体内被无限地漫延放大,变得愈发狂热和不理性。尤其是群体内的核心人群为了扩大影响与声势,往往相互串联,大肆鼓吹,各类多元化网络信息通过网络高速快捷、无时空限制地迅速扩张,最终导致从网下的网络舆论群体极化走向网上的大规模群体化事件,其人员庞杂,规模快速扩大,甚至数小时的网络动员,就能在街头聚集成千上万网民的参与。譬如重庆万州事件,由临时工假冒公务员打人的普通治安事件发展到上万人冲击政府的群体性事件,而且仅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

二、情绪唤起与人群聚集:网络群体极化生成机制之探寻

网络群体极化是个体网民情感累积、聚群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群体情感宣泄的过程。但事实表明,绝非所有的情感宣泄或网络议题都能演化成网络群体极化的“导火索”,当某一网络信息触及公众情绪的“引爆点”时,才有可能引起网民的集体关注与评议,譬如仇富仇官仇腐败心理、民族主义情绪等。当网民的情绪被充分唤起且人群或人气大量聚集时,就极有可能导致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为什么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会屡屡发生,甚至演化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呢?在对近年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分析与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多种隐含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中的促成机制,解析这些机制就能更加客观地诠释网络群体极化的生成机理。

1.“异化支配”机制。“异化”指的是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与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东西。真正将“异化”作为哲学概念并为人们所重视的人是马克思。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进行了系统阐述,即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我国哲学工作者研究认为,“异化”表示的是:“事物由于固有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向自己的对立物转化,分裂出与自身相对立并制约着自己的外在力量。”[3]我们可以理解为主体在发展历程中会产生异己的力量,并与主体对立,进而控制主体。用异化支配机制来阐释当前网络环境下,特别是新媒体时代人与信息传播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网络信息及其传播作为主体人的创造物和活动产物,本应为本体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方便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与人性化发展,网络也呈现出了异化现象。网络嵌入人们的生活,并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演化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和思维方式。网络及其衍生品理应为主体人所主宰,反过来又成为控制、影响,甚至主宰人的一种异己的反常力量。加之随着网络向经济、政治、文化、公共服务、娱乐等领域的渗透,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不择手段地谋求各种利益的伎俩也被广泛地运用于网络虚拟社会。网络的“异化”使网络群体极化问题更为错综复杂,并呈现出主体意识退化等新问题。

2.“沉默的螺旋”机制。“沉默的螺旋”理论最早由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提出,她在其著作《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认为:“人为了防止交往中的孤立,总是寻求与周围关系的和谐。”这就形成了“沉默的螺旋”现象,即: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发表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时,可能为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种一方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3]。在网络虚拟社会,这一现象仍然存在。譬如在网络热点问题的讨论中,言论尖锐、情绪极端的网民往往会受到围观者的支持与拥护,呼声高涨,影响强大,言论与措辞也愈发激烈。理性的正义的声音被淹没、被压制。在虚拟社会,人们的从众心理没有消失,反而表现得更加充分,加之海量的信息,也使得人们愈来愈失去了表达观点的兴趣,沉默的群体越来越大。因此,作为大众媒介控制舆论的机制“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空间便没有消失。“情绪极端激昂亢奋的网民受到支持与鼓励,话语越激烈,声势越高涨,影响力就会越强”的境况,使得客观理性的声音被忽略或淹没,变得越来越弱。在这一强一弱、一升一降、一对一错的两极交锋中,原本中立的声音有的继续沉默与观望,有的则走向极群趋向与偏激。这就是“沉默的螺旋”机制使然的结果。

3.网络协同过滤机制。美国学者桑斯坦观察发现:多数网站在信息链接方面,倾向于同一阵营的网站产生网络协同过滤的功能。协同过滤功能使得大多数网民沉浸在“自己的喜好”之中,网络主体的价值观得以强化。网络协同过滤功能产生的直接结果有两个:一是网站利用技术优势构建立场一致、偏好相同的网络群体;二是协同过滤机制引导网民选择参加兴趣爱好相似的群体。譬如大型网络社区就常用此方法聚集人气,商业服务网站的运用表现就更加明显了。网络协同过滤功能在推进信息传播、人际交流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造成网民信息的“窄化”,置身于观点相似氛围中的网民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其原有观点在无形中逐步强化,并向偏激化、固执化方面发展,继而发展成网络群体极化。“网络协同过滤机制将拥有相同立场、思想和价值观的个人吸引汇聚到一块,进一步固化了他们的价值观和偏见”。看似自由、平等、个性化的网络在协同过滤机制影响下,成为群体极化的推进器。

4.群体感染机制。群体感染在传播学领域是指某种情绪或观念在暗示机制作用下在人群间迅猛扩散的过程。法国社会学家勒庞曾指出,在群体中行动与情绪一样也具有感染性,行为感染的实质就是对群体成员间的自发、自觉的模仿,包括榜样行动和观察学习。尤其是在网络匿名境况下,网民的榜样行动极大地减少,甚至解除了个体以不合理方式而行动的内心约束和限制,通过网络尽情宣泄其内心欲望,不加判断地盲目模仿。同样,这种感染还具有循环叠加的特征,即当群体内的某人表现出不正常,甚至反常理的过激行为时,若其行为得到群体内人员的效仿、认同,反过来该个体行为的合理性就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进而群体内相互感染、模仿而彼此强化。在行动感染增强的氛围里,个体往往会逐渐丧失独立的人格,异样的情绪和思维被吞噬,以集群行为为中心,形成统一的情绪和思维,进一步控制和支配着群体内个体的情绪和思维,最终导致一呼百应状况的出现,个体行为彻底演变成为群体行动,狂热情绪支配下的群体行动成为冲破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导致严重社会冲突的事件。

通过对上述网络群体极化生成机制的分析,我们发现:异化的支配和“沉默的螺旋”机制重点解决了“情绪唤起”的问题,是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前提与基础;网络过滤和群体感染机制则偏向于解决“人群聚集”的问题,是网络群体极化向群体极化事件演化的推进器。四大机制在网络群体极化形成的过程中,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三、约束机制:让网络有声有序

卢梭曾说过:“人,生是自由的,但又无往不在枷锁中。”同理,在网络虚拟社会里,也应该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自由是相对的,约束是网络正常运作的需要。我们要遵循网络群体极化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尊重中国网络发展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模式,探讨建立科学有效的约束机制,让网络趋利避害、为我所用。作为网络生态系统失衡表现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要得到有效的约束与引导,单纯地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因素着手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应尝试从全局系统化的角度出发,结合网络群体极化形成机制的分析,提出全方位的整体约束机制,以期促进和保障网络虚拟社会的活力与有序。

1.政府应为构建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提供支撑与保障。网络虚拟社会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实社会的延续与发展,网络虚拟环境的发展依存于现实社会的环境。严峻的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状况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而出谋划策,为构建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第一是法律方面:一是要改变当前法律制度滞后于网络发展现状的矛盾。虽然目前我国出台实施的政策法规有许多涉及到了互联网,但立法主体多,缺乏系统性、协调性。譬如在针对现有的网络恶性违法犯罪行为时,责任危害认定原则比较笼统且缺乏具体操作性;对日益普遍的网络电子交易中的纠纷,网络证据力度不够,调查举证难度大;对网络犯罪危害的评估缺乏权威,难以量化实际损失;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现实经济价值难以评估,使得网络虚拟财产流通不畅;由于网络犯罪案件的跨地域性,导致出现管辖权限难以明确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目前都缺乏相对应的系统的法律规范、社会准则。必须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营造和谐有序的法律保障环境。二是要强化网络执法力度。通过网络警察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实施监控,实时观测打击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对蠢蠢欲动的不法分子能起到很大的震慑作用。第二是政策方面:一是要建立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结构大调整的矛盾凸显期,部分群众利益无法得到及时地保障与维护,心里有怨气和不满可通过网络平台来发泄是造成当前网络群体极化普遍的现实缘由。对话理论家戴维·伯姆认为,有效地对话能让真相大白,对民怨进行疏导,重建彼此的信任,认为对话具有“社会治疗”的功效,能起到润滑缓冲矛盾的作用。二是要建立健全网络危机预警机制。“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危”是我国思想家老子危机管理的哲学思想。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是政府的应有立场。政府相关部门应全面收集、定期分析网络舆情风险信息,在事件发生前,掌握危机征兆,评估发展速度与规模,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制定危机应对策略。三是要推进网络实名制的管理机制。实名制是破解“去个性化与匿名性”弊端的手段之一,国内网络实名制的实施纠结于“是否有损公民权利”而无法自拔。当前各地网吧和部分主流网站的注册开始实验性地推进网络实名制,让我们看到了全面实现严格网络实名制度的曙光。韩国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第三是技术方面:与传统舆情相比,由于缺乏网络控制技术的有效应用,导致我国的网络舆情管理缺乏事前的“过滤机制”,也缺乏事后的“追究机制”,使得网络群体事件屡见不鲜。关于提升网络控制技术方面,德国批判学家哈贝马斯曾经说过:“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本身就是控制的合理性。”国内的陈力丹先生也认为:“技术上获得自由和从技术予以控制,从来都是身影关系。”[4]网络技术能较好地实现对网络社会的整体约束。当前有学者认为,我国目前的“网络安全技术相对于计算机实际应用技术而言要落后5~10年,中国网络控制技术提升空间较大。”[5]譬如建造防火墙,即智能化安全系统,用于主动拦阻不良信息;开发分级过滤软件,规范过滤标准,将网络不良信息分类定级,对恶意不良信息实施屏蔽等控制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依靠网络控制技术来约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泛滥是必由之路。

2.媒体应当为约束网络群体极化发挥作用。2014年8月,习近平主席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媒体作为社会责任的守望者,应当为约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发挥作用。第一是要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创新舆论引导方式。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发展主流媒体的主力阵地。主流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心声和意愿的最主要的渠道。要继续维护其公信力和权威性,让主流媒体真正成为网络舆论旋涡中的“风向标”和“定音鼓”的角色。另一方面要拓展新兴媒体这一前沿阵地。通过主流网站建设与新兴即时通讯工具的开发,争夺网络话语空间。譬如运用论坛、微博、博客和智能手机等各种新兴网络媒体平台,对主流思想与核心价值观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地传播宣讲。同时,要努力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深度融合与联动,实现两类媒体功能间的相互融合,达到扬长避短、相互补充的目的,以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舆情。第二是善于准确把握节点,及时回应热点。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从萌芽酝酿到大规模爆发都呈现出周期短、热点多、态势多变且不可预测等特点,扭转网络舆情态势的时机可谓是转瞬即逝。因此在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做到全过程不缺位、全时段不失语,及时主动抢夺舆论的主动权。特别是在重大、敏感和热点问题上,媒体要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向群众讲事实、摆明理,不厌其烦地向网民解疑释惑,压缩谣言等不实言论的传播时空,将“大多数的沉黙者”引到理性的轨道上来。第三要主动设置议程,增强主动性。特别是在社会热点繁杂、突发事件频发的新形势下,主动设置议题是赢得舆论引导主动权的重要途径。设置议程能突出要引导的事件或问题,酝酿预期的社会情绪和社会舆论,形成积极稳定的舆论气候,突破网民群体内的“自我封闭”,实现信息的多元化。让无所适从的“大多数的沉黙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突破网络协同过滤机制所导致的信息“窄化”,进而提升引导的实效性。第四要培育优秀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网络舆情领域的“关键群体”,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也可以是一个团队或组织,他们是将信息进一步加工整合扩散给受众,实现信息两次传播的“活跃分子”。意见领袖对信息的评价、解释和在舆情发展态势上所作的导向或引导,能使广大受众在态度和行为上发生意见领袖所预期的改变。意见领袖对信息加工过滤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视的。要重点培育意见领袖在“提供信源、分析释疑、示范引导、组织动员”四个方面的功能而为我所用。

3.网民素养的提升是减少和杜绝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最佳途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网民自身网络媒介素养的匮乏。网民的盲目冲动、易受鼓动是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发生的主观原因。加强对网民网络素养的提升是减少和杜绝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最有效途径。网络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网络虚拟社会里,正确地运用网络,客观理性地分析、使用、评价网络信息的素质与修养。具体而言,网络素养的内容应当包括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理性的网络识别意识以及运用网络信息为自身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等方面。网络像空气与水一样深深地嵌入到人们的学习与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网络素养已成网络时代人们发展的必备素养。高质量的网络生活需要人们具备高质量的网络媒介素养。对网络群体极化进行约束,其实质是对人的引导,对人的引导最终是靠人的自律而实现的。应对网络这把“双刃剑”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全面提升网民个人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部2010年1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首次明确要求全国范围内的各教学单位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面向中小学生集中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全面提升我国网民的网络媒介素养迈出了重要一步。要全面提升网民自身的网络素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网络群体极化过程中的过激言论,使得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都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历史关键时期,各种利益格局在不断地进行调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价值观多元化、思潮多样化呈现出此起彼伏、百家争鸣、五味杂陈的态势。表象上是观念的冲突与各种具体利益的纠缠,实质上是各种价值观的分歧。加之我国有13亿人口和有56个民族的客观存在,如何凝聚人们的思想意志,让社会成员对世界、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具有普遍性且统一的价值共识,找到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进而避免因利益之争而形成思想混乱和对立。只有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嵌入灵魂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我们的民族才会拥有赖以维系的精神价值纽带,才能产生出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甚至越在危机关头越能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对构建整个社会道德系统以及解决网络群体极化现象都有重大意义。第二,要加强培养网民自律意识。网络不仅是信息传播交流的载体,也是彰显一个社会文明素质、精神追求的平台。构建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虚拟社会,需要全体网民的共同努力,迫切需要网民提升自律意识。

[1][法]赛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M].李继红,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美]Patricia 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M].谢影,苟建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德]伊丽莎白·诺利-纽曼.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M].翁秀琪,等,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4.

[4]陈力丹.试析因特网上的自由与民主[J].现代传播,1999,(1).

[5]王满荣.网络暴力的形成机制及治理对策探究[J].兰州学刊,2009,(11).

〔责任编辑:崔家善 徐雪野〕

C912.3;D63-3

A

1000-8284(2015)06-0209-05

2015-05-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14JDSZ205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运用新媒体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2YBB239);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13B112)

胡明辉(1975-),男,湖南资兴人,副教授,硕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极化网民群体
认知能力、技术进步与就业极化
极化雷达导引头干扰技术研究
基于干扰重构和盲源分离的混合极化抗SMSP干扰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非理想极化敏感阵列测向性能分析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