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道德的方式构建理想社会:莫里斯的社会主义思想

2015-02-25于文杰

学海 2015年4期
关键词:莫里斯艺术家劳动

杨 玲 于文杰

威廉·莫里斯是19世纪英国一个另类的社会主义者。①作为一个艺术家,他被视为现代设计之父;②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思想家,他被视为英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③英国左派思想家佩里·爱德森认为英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是无中心的,它缺乏能在完整性上理解社会的古典社会学,因而也不能为本国的马克思主义提供发展的处所。但是,他却明确指出:“无论其水平如何,第一个英国马克思主义者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他通过艺术批判的传统走向社会主义。威廉·莫里斯对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美学批判传统的继承使他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罗斯金和卡莱尔的社会批判的逻辑发展而接受下来。”④雷蒙德·威廉斯说,“文化”一词含义的发展,记录了人类对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生活中重大历史变迁所引起的一系列重要而持续的反应。这个传统是从伯克到利维斯,经过了柯勒律治、阿诺德、卡莱尔、罗斯金、莫里斯及其他许多人延续下来的。莫里斯在这个传统中的意义,在于他努力设法把该传统的一般价值依附在一股实际的、不断增长的社会势力上,就是有组织的工人阶级的社会势力上。迄今为止,莫里斯在打破这种僵局的尝试中进行得最为出色。⑤B.J.麦克唐纳德说:“他是拉斐尔前派和唯美主义的著名诗人,是促进英国和美国装饰艺术整体复兴和大规模发展的设计师和工匠,在这期间,他有力地阐明了艺术和社会的关系。之后,他的生命与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联系在一起,成为在政治斗争中最有影响力的人士之一。”⑥笔者认为,莫里斯是一个独特的社会主义者,其特殊性在于他的艺术与政治生活一直是交织、融合在一起,并从艺术走向政治的。他将对艺术的关注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将艺术的问题放入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加以分析和批判,通过分析艺术社会价值、艺术和劳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资本主义的批判理论,从而构建了美好的社会主义。与大多数马克思主义者不同,莫里斯更侧重从人文和道德的层面出发,寻找社会改造的途径,其思想对当代社会人文价值的构建具有特殊的意义。

将“劳动异化论”用于艺术

莫里斯是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理论应用于艺术,并从劳动者对其生产对象异化这个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憧憬一个没有压迫的社会制度的人,而这种思想是建立在把审美因素重新引入劳动过程的基础上的。⑦的确,与通常的社会主义者不同,莫里斯社会主义思想最另类的特点就是强调劳动的艺术性和审美内涵,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构建其资本主义的批判理论。

莫里斯极力反对当时社会流行的“为艺术而艺术”⑧,主张艺术属于大众,并将艺术分为主要艺术和次要艺术。主要艺术指建筑、绘画、雕塑等,也就是当下人们所崇尚的“高贵的艺术”;次要艺术指装饰艺术,也就是存在于生活方方面面的小艺术,这些艺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⑨或许,他最主要的创新是他指出了次要艺术的重要性:它留有着历史最普遍的生活记忆。装饰艺术可以让我们知道过去的历史。⑩即使一个人具有很强的原创能力,他也不可能抛弃历史,比如布料上的装饰图案,一个普通的杯子,或是家具的一个部分,他只能基于原来的基础上改变。而这些原来的艺术式样有着严肃的意义,具有崇敬和信念的意义。⑪在明确了艺术的归属之后,莫里斯进一步提出了艺术与劳动的关系,认为艺术是“人”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愉快的表现,其情感目标在于追寻美的过程,在于真诚和简单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到愉悦和快乐,提升每个人的思想境界;其社会目标在于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让艺术家们创造出充满美的实用物品。艺术的社会目标实现了,情感目标也就自然达成了。⑫

由于莫里斯面对的艺术劳动现状恰恰相反,于是他从劳动者对其生产对象异化这个角度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资本家采用机器将设计与生产相分离,造成了设计者与制作者的分离,即由艺术家设计,而由工人通过机械来制作完成。⑬机器代替了人的劳动,不但让人丧失了在劳动中享受的愉悦感,而且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劳累。这样,人类成了机器的奴隶,人在劳动中已经丧失了原来的价值。工人为了获得可怜的一丁点食物,为了能够生存,每日每夜在饥饿和死亡的恐惧中,生产廉价的商品。⑭莫里斯在《次要艺术》的演讲中指出:“如今的劳动就是一种诅咒,劳动大部分是沉重的,令人伤痛的无意义的活动。劳动不再愉快了。当工人们一天花上十个小时来从事毫无乐趣枯燥乏味的高强度工作,疲惫不堪的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对待艺术,劳动只是为了生存,再也不是艺术了。”⑮他认为工人阶级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劳动境遇,于是在他几乎所有的演讲中,艺术与劳动都成为了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可以说,莫里斯从探讨艺术与劳动关系的角度,抨击了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强调了人文和道德的因素,使英国工人阶级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

将艺术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

雷蒙德·威廉斯在《文化与社会》一书中说: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阐释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在英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威廉·莫里斯已经将艺术的目标和社会主义的目标连在了一起,而且他的社会主义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属于一类。⑯

在对资本主义批判和剖析中,莫里斯认识到“艺术”已死,但同时,他又找到了艺术复兴的希望,那就是社会主义,更准确地说是共产主义。⑰在资本主义社会,艺术因为“条件”的不平等,已经不能继续在存在了,构建社会主义理想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消除这种不平等,所以对社会主义者来说,一幢房屋,一把刀,一只杯子,一台蒸汽机,或者任何一种物品,由人生产出来的,具有形态的物品,必定是一件艺术品……⑱。于是,莫里斯重新设计了充满艺术的世界——共产主义社会,并且在他的《乌有乡消息》中呈现出了具体的形式。莫里斯指出了共产主义和手工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手工艺让共产主义变得可能,它提供了变革的动力。另一方面,在共产主义社会,随着机器的不断发展,节约了大量劳动力,直到大多数人都有闲暇来欣赏生活中的美与愉悦。事实上,他们掌控了自然,不再害怕更多的工作,不再饱受饥饿之苦。当到达这一步时,他们会自然地转型,开始发现他们真正想要做的事;他们很快会发现,非手工艺性质的工作越少,地球越会变得更适宜居住。”⑲

莫里斯认为,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以后,土地、机器等生产资料已经成为了社会共同人员所有,没有剥削和压迫。社会的道德和人文情感将处处存在,时时存在。艺术是大众情感在劳动中的表达。这种快乐,不仅仅体现在劳动中本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将自己的智慧融入到了生产的每一件物品;不仅仅体现在他们有休闲的时间,在劳动之余,他们可以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社会问题,思考如何改善社会。更重要的是,当人们在艺术实践中,发现自己所做的是可以为他人所用,服务社会时,就随之体会到满足感和愉悦感。⑳当人们摆脱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压迫、剥削和痛苦之后,人们的生活才是质朴的。莫里斯说,我们同伴是终日在身边的忠实伙伴,没有人再认为劳动是上天的诅咒。我们将因劳动而愉快,每个人都能在社会找到位置,不再相互妒忌和仇恨。㉑“当人们在挥汗劳作时,他们会因为从事着自己喜欢并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工作而感到快乐;当人们在黄昏作息时,他们会因为能够看到自己一天劳动的丰硕成果而具有无比的成就感”。㉒通过这样的设想与论证,莫里斯将艺术的目的和社会主义的目的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莫里斯社会主义理想的启示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者,莫里斯认为经济因素只是“社会进化决定因素”之一,道德的发展在决定人类活动上同样发挥了作用。他将艺术与社会相融合,将“艺术的目的”、“艺术与劳动”等思想融入到“资本主义的批判”、“对阶级斗争认识”,“对革命的理解”的认识中,并对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人文精神发展做出了理想的建构。或许因为莫里斯的思想如此“超前”,他的想法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长期被边缘化。尤其是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人们总习惯于将社会出现的问题简单归结为政治或经济上的因素。本文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复杂和多元的,构建一个以社会主义理想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这个意义上,莫里斯有关艺术的“超前”设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莫里斯的思想产生于英国资本主义鼎盛的时期,由于工业文明超乎寻常的成功充斥在英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于是所有人都认为机器、技术不仅提供了精神的保障,也提供了对大自然的掌握,机器可以带来人们想要的一切。于是科学功利主义无限膨胀,人类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对科学“工具理性”的崇拜,同时在商品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下,个人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甚至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转化成为了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人们以物质利益的获得以及获得多少来评定自己的成功与存在价值。同时,具有强烈的趋利性的市场经济,会强烈引诱人为攫取自己的私利而采取反社会方式从事市场活动,走向极端利己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即是亚当斯密等一些市场拥护者也承认市场确实使人们滋生某些在道德上令人讨厌的品行。㉓从历史发展的规律看,西方国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先行了一步,世界其他国家也在经历着某种相同或类似的过程,而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会在我们身边出现。莫里斯警示我们在商业主义弥漫的时代,重视艺术对于防止道德伦理精神沉沦的作用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倡导关注生存意义的生活方式。莫里斯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表述为艺术是人的愉快劳动的表现,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能享受劳动的愉悦。莫里斯对快乐劳动做出了独特的诠释,实际上就是在倡导一种关注生存意义的生活方式。他论述了人为什么要工作,人要怎样去工作;无论是富有的人,还是贫穷的人,生活中一定要充满美和有用的东西。他运用快乐劳动的理念告诉人们物质基础固然重要,但是劳动的快乐才是人存在的意义,我们需要把对于个人内在精神的完善作为社会评价的标准。在当下,要使得人们从盲目的忙碌中挣脱出来,找到生活本来的意义、关注个体自身能力的提高,关注生活本身,才是人们应该具有的生活方式。事实证明,莫里斯倡导的手工艺术劳动,在150年后,竟然已逐步成为人们崇尚、喜爱和追寻的一种劳动存在形式,不能不说他超前的观念是建立在对人性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深刻洞见的认识基础之上的。

第二,强调和谐社会关系重建的重要性。莫里斯认为,在一个理想的社会中,对于社会成员而言,每个人都是生而平等的,人与人公平相待、和睦友爱。在家庭中要建立亲人之间一种相互关爱的关系,在劳动中要建立对服务对象和同事之间的友好关爱的关系,而社会交往要建立对同时生存于相同的时空范围的人们之间,甚至是人与物之间的友好关爱的关系,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平等关爱的人际关系的环境中找到归属感和和快乐感。

第三,对自然生态保护的价值含义。快乐劳动将带来对美的全新认识,包括对自然的尊敬。对自然的尊敬,不仅是把自然当作一个抽象的存在物加以崇拜,还包括对自然的修复和持续保护,人类应该对地球的未来之美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莫里斯指出:“我们作为文明的一部分应该对后代负责……我们每个人应该守护好自然资源……以免我们留给后代的财富少于父辈留给我们的。”㉔

总之,莫里斯作为一个真诚的社会主义者,出于对人类前途的深切关注和高度责任感,努力让人们记住的是一条简单的真理:仅凭知识和技术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现实社会的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以艺术为视角,倡导发挥道德情感力量的社会主义运动,充分体现了他对于工业文明的反思、批判和矫正,并提出了有利于英国社会技术文明与宗教伦理的协调发展的路径;他的道德社会主义在国际范围内也逐步得到传播,特别是注重伦理道德、捍卫正义与和平、呵护生态文明等思想在当代社会碎片化的焦虑中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正如E.P.汤普逊在《从浪漫主义到革命》一书所说:“人们的期望也能够表现其价值,而不只是受到物质环境的决定和制约,那么社会主义者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去发现自己的期望,并选择他们自己的未来。”㉕

①William Morris,The Collected Works of William Morris,vol.ⅩⅩⅢ,London:Routledge/Thoemmes Press,1992,p.78.

②英国著名的建筑理论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称:“莫里斯是二十世纪名副其实的预言家,称得上‘现代设计运动’之父”。见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王申祜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4页。

③威廉·莫里斯被视为英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源于佩里·安德森和E.P.汤普森在1965年到1967年间的一场辩论,安德森指出莫里斯是通过社会批判而走向社会主义。见Perry Anderson,Arguments with English Marxism,London:Verso,1980,pp.158-159。汤普森认为莫里斯的道德观点和浪漫主义是仅仅联系在一起,而这是莫里斯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他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在汤普森的《威廉·莫里斯:从浪漫主义到革命》一书中,也有阐述。参见 E.P.Thompson,William Morris:Romantic to Revolutionary,New York:Pantheon,1976,pp.778 -779。

④戴维·莱恩:《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艾晓明、尹鸿、康林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65页。

⑤⑯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99、338页。

⑥Bradley J.Macdonald,William Morris and the Aesthetic Constitution of Politics,Lanham,Maryland:Lexington Press,1999,p.xi.

⑦⑫⑱梅·所罗门:《马克思与艺术》,程代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年,第8、85、85 页。

⑧在19世纪的英国,艺术家代表着上等人和伟大信息的传播者。艺术家能使人们意识到本质的东西,普遍的东西,大自然内在精神的表现。浪漫主义者席勒将艺术家定义为世俗社会的高尚的传教士,把艺术家比作皇帝,视他们都活在人类的顶峰上,宣告人类的尊严置于艺术家的掌握之中,而后谢林、科勒律治、雪莱和济慈继承了他们的衣钵,继续将“艺术的高贵”弥散开来,从此“艺术家不再是工匠”。这种过度奉承的必然后果就是艺术家开始轻视实用价值和普通大众,艺术家把自己禁锢起来,远离时代真实生活,退居到他神圣的小圈子里,创造为艺术的艺术、为艺术家自己受用的艺术。参见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王申祜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3页。

⑨⑭A.L Morton,Political Writings of William Morris,New York:International Press,1973,p.31,p.39.

⑩William Morris,The Collected Works of William Morris,vol.Ⅱ,London:Routledge &Thoemmes Press,1992,p.125.

⑪⑬ ⑲William Morris,The Collected Works of William Morris,vol.ⅩⅩⅡ,London:Routledge&Thoemmes Press,1992,p.30,p.45,p.335.

⑮⑳㉑㉒William Morris,On Art and Socialism,Essays and Lectures,The Lesser Art,London:John Lehmann Ltd,1947,p.21,p.104,p.24,p.88.

⑰莫里斯并不停留在社会主义阶段,他认为社会主义不是最后的社会状态,仅仅是一个阶段而已。1889年,他声称,“所有社会主义方向的暂时为共产主义的停留……是对当今时代的妥协,向目标前进的道路上的一个站点”。共产主义是完整而完全的社会主义,它实际上是社会主义的完成。他更愿意称自己为共产主义者。他说:“怀着一种为了全人类完全公平的强烈渴望;渴望平等的目光已经洞察到了废弃私有财产的必要性;我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者——我毫无疑问的知道,你们中的一些人认为我没有获得什么。但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我已经获得我工作的希望,并且很乐意投入其中;我的痛苦都消逝了——总之我又重生了。”参见William Morris,The Collected Works of William Morris,vol.Ⅱ,London:Routledge &Thoemmes Press,1992,p.517.

㉓吴向东:《重构现代性一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1页。

㉔蔡华杰:《论劳动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资本主义问题研究》2009年第3期。

㉕E.P.Thompson,William Morris:Romantic to Revolutionary,New York:Pantheon,1976,p.781.

猜你喜欢

莫里斯艺术家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神奇飞书
能 看 多 远
半夜的演讲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热爱劳动
我的风筝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