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山林业产业发展 走出绿色富民之路

2015-02-24供稿江山市林业局

浙江林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木业江山市木门

□供稿//江山市林业局

江山林业产业发展走出绿色富民之路

□供稿//江山市林业局

近年来,江山市紧紧围绕“全国有名、全省先进、衢州第一”的林业产业发展目标,坚持“1+6”联动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以木业加工为主导,毛竹、油茶、种苗花卉、干鲜果、用材林、森林旅游等6大新兴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据统计,2014年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138.7亿元,居全省第6,其中一产产值5.4亿元,二产119亿元,三产14.3亿元。

据统计,江山市2014年度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达到5758元,同比增长11.2%,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全年林业增收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林业已成为江山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融合三产发展,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巩固提升一产,实现促农增收。截至目前,江山市干鲜果面积达7万亩,总产量6万吨,总产值2亿多元;竹产业和油茶产业持续推进,年产值达到2亿元;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迅速,基地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用材林、野生动物驯繁、林下经济等年产值达到7000万元。同时,江山市猕猴桃产业逐年发展壮大,“中国猕猴桃之乡”的品牌进一步打响,累计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挂果面积1.2万亩,产量1.2万吨,产值超亿元。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全市林业一产的主导产业,是林农增收致富及山区经济发展的“黄金果”。

培育壮大二产,实现产业集聚。江山市作为中国木门之都,是全国县级区域最大的木门加工制造基地、华东地区最大的国产原木交易集散中心、浙江省主要人造板生产基地和浙江省低碳木业产业基地。木业加工产业作为全市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持续平稳发展。目前全市木业企业达到135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6家,亿元产值企业9家,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4家。特别是木门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年产木门800万余套,占国内木门市场的1/4,年实现产值65亿元。欧派、易和、福临旺家、王牌、舒福家、恩派等6家企业被评为全国木门30强,贺村木业市场跻身全国同行业三强。

积极发展三产,实现多种效益。木业加工产业带动货运物流等行业快速发展,实现产值11.2亿元。同时,森林旅游业蓬勃兴起,“进森林氧吧、尝森林美食、赏森林美景”的氛围进一步浓厚,近年来接待游客量及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均接近15%,2014年实现产值2.9亿元。其中仙霞国家森林公园中的仙霞关、浮盖山、石鼓等景区共计接待游客18万人次,实现产值3678万元。

深化林业改革,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多年来,为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江山市始终把完善林业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着力点,加快林业投资发展环境优化升级,以此吸引更多的工商资本投入林业。目前,全市工商资本投资现代林业资金总额为14970万元,其中投资额在800万元以上的主体共7个。

深化林权流转机制改革。林权流转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全市积极引导林农采取股份合作、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进行林权流转。2015年将出台适合江山市林业实际的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发放和管理制度。据统计,2014年,全市集体林权流转共89起,流转面积5448亩,交易金额2220万元;林权抵押贷款1298起,累计发放额为6479万元,余额为1.82亿元。

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大力推广林地股份制合作模式、林木股份制合作模式和家庭林场模式,引导工商资本与林农之间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深化林业审批事项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简化审批环节和审批材料,缩短审批时间,并引入“店小二”理念优化审批服务,为业主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务。通过投资环境的优化,全市工商资本投入林业领域已成趋势,特别是集种植、休闲、观光、养生于一体的生态型果园更是新的投资热点,众多生态环境秀美的山场已成为“香饽饽”。

加强政策引导,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为切实解决江山市林业经营主体低小散、市场体系不完善、三产融合度不高、支撑作用强的龙头企业较少等问题,全市坚持内育与外引相结合,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本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现代林业经营主体,以此带动本地的木业加工企业、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

2012年,江山市依托浙江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先进技术资源,引进“科技孵化器—组培快繁产业建设”项目,将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年产各类珍稀植物苗2000万株以上,极大地推动全市林下经济发展。

2015年,江山市林业局与宁波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投资意向,计划总投资3亿元,建设休闲旅游现代农(林)业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白芍、白术、铁皮石斛、金线莲、三燕青等名贵中药材的光伏板下套种,以及蝴蝶主题公园、跑马场、山地自行车等休闲项目的开发。同时,制定出台以市骨干木门企业为龙头、相关配套企业为核心的木门产业联合方案,鼓励企业协作生产,引领产业集群“抱团升级”,带动整条产业链向集约型、现代型、科技型转变。

采用项目推动,增强富民辐射效应

提升现代林业园区建设水平。江山市始终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林业园区,努力健全由入园企业、专业大户等市场主体为主的“一园区一主体”运行机制。目前,全市共有11个现代林业园区创建点,其中综合区1个、示范区3个、精品园7个,总面积达5.41万亩。为进一步加快现代林业园区建设,全市充分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向园区集聚,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集基地生产、加工和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进一步提升林业经营水平,带动猕猴桃、油茶、毛竹等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打造一批“一亩山,万元钱”的精品示范点,2014年全市园区实现产值2亿元,富民辐射效果越发凸显。

启动“千里富民林道”建设工程。2008年,江山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千里富民林道”建设工程,该建设工程被市政府列为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自工程启动以来已投资7000万余元,建成林区道路1264公里,受益山场80万余亩,为林农年增收节支6500万多元。

积极拓展林产品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义乌森博会与林业会展,同时还大力加强林产品的市场培育,深入实施“电商换市”,加快发展林产品电子商务,拓宽展销平台,提高猕猴桃等特色产品的品牌效益,进一步拓宽林农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实施创新驱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江山市自2007年被列为全国科技服务林改试点县(市)以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依托中国林科院和省林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走出一条兴林富民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组建队伍,实现科技服务全覆盖。江山市积极组建由11名中国林科院专家、49名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58名乡镇林技员、101个科技服务示范点经营主体组成的“四级林业科技服务网络”队伍,将林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到经营主体,努力提高林业科技贡献率。目前,“四级林业科技服务网络”队伍已在全市推广毛竹丰产高效培育、猕猴桃标准化栽培等林业技术成果57项,累计辐射推广面积72.7万亩,为林农增加经济效益5.3亿元。如猕猴桃亩产值已从2007年的1000元提高到现在的8000元以上,高的已达1.5万元。

借力发展,建立林业科技“项目库”。全市依托中国林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的科技资源,通过项目合作,让一批先进科技成果“落地生花”。中国林科院就科技服务林改和毛竹、油茶、用材林等方面的加工经营,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建立了100多项技术的项目库,并通过深入开展“科技进百村入万户”活动,真正实现林业实用技术的有效推广。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来江山授课指导的林业专家达200多人次,推广应用实用技术20多项,受训人员1.5万多人次。

搭建平台,促进木业产业转型升级。为进一步打响木业品牌,江山市先后举办了2006、2007中国(江山)木业科技洽谈会以及2008、2010中国(江山)木门行业高峰论坛等四届全国性木业节会和两届区域性推介会。同时,积极为木业企业搭建科技发展平台,推进区域合作与交流,先后筛选出55项竹木加工关键技术难题,主动与中国林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等10多所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解决了“木材加工剩余物利用”、“木门自动化生产”等数十项关键技术难题,实施了“木材改性及产品延缓碳释放”、“木材工业节能减排”、“加工剩余物高效利用技术”等20多个低碳木业关键技术项目,促进了木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木业江山市木门
记忆中的那扇木门
木门
常州运河经济之木业研究
敲击
大自然木门亮相广州建博会,传承大自然健康环保的品牌理念
毛佳颖??《春》
抚松农发行支持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林佐义:家具O2O领跑者
林佐义:家具O2O领跑者
善举创造和谐 爱心传递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