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美绿水青山 做大金山银山 以习近平总书记赴浙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

2015-02-24撰文林云举

浙江林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银山金山绿水青山

□撰文/林云举

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以习近平总书记赴浙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

□撰文/林云举

美丽浙江、美丽经济,美在森林、美在湿地。5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亲自为浙江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明确了“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总要求和“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发展大局,为浙江发展确立的新坐标、明确的新要求,是浙江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要求,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要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继续探索有效模式和科学路径,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习近平总书记在舟山考察农家乐时强调:“我在浙江工作时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是大实话,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这个观点,这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奔着这个做。”他还进一步提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美丽经济”,正好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今年8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大科学论断十周年。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大科学论断,指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次总书记重要讲话又进一步要求,“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高屋建瓴,立意深远,是对“两山”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深刻学习领会,充分认识“两山”理论重大意义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基础。浙江省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份,绿水青山是全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财富和资源禀赋。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大科学论断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积极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奋力抒写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两山”理论体现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对生态与文明关系的鲜明阐释,彰显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人类追求

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就必须解决好“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这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两山”理论体现了对中国长远发展的战略谋划。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2013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二十七次理事会通过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在国际社会得到认同与支持。总书记强调,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操作,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两山”理论体现了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担当。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推进生态文明之路,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两山”理论体现了对林业加快发展的殷切期望。“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科学家预测,如果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的生物、淡水、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人类将无法生存。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林业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中占有基础地位。总书记强调:“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

践行“两山”理论,积极探索浙江现代林业发展路子

自2005年以来,全省林业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高举生态文明建设大旗,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发展富民产业,弘扬生态文化,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林业改革与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以“集体林改”为重点的林业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完成集体林权主体改革任务,并率先实施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和颁发《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和学术界的高度肯定,被誉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浙江经验”。率先在全国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今年年底前将全面完成全省改革任务。率先在全国实施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赋予林农更多的经营自主权。

以“平原绿化”为重点的生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夏宝龙书记高度重视平原绿化工作,自2010年起亲自倡导并连续6年召开全省平原绿化工作会议。全省全面实施“1818”平原绿化行动,全省新增平原绿化面积205万亩,平原区林木覆盖率达到19.3%,比2010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累计投入绿化资金429.4亿元,“书记抓绿化”的成功经验在全国广泛推广。

以“兴林富民”为目标的林业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大力发展林业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2014年全省林业行业总产值4187亿元,2005年以来全省林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17.1%,以约占全国2%的林地面积创造了占全国8%林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林业纯收入293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17%,淳安、临安、安吉、龙泉等林业经济强县农民收入的50%以上来自于林业。

以“生态保护”为根本的森林资源管理走在全国前列。全省现有森林面积9071万亩,比2005年增加305万亩;现森林蓄积量2.96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加1亿立方米;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为60.89%,比2005年提高0.39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建成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4018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达到每亩30元,省级补偿标准为全国最高。

勇于担当使命,推动“两富”“两美”浙江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林业系统将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总要求和“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紧紧围绕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深化“八八战略”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大力探索有效模式和科学路径,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大力发展“生态、富民、人文”三大林业,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林业现代化,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现代林业的样板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和美丽中国的先行区,在加快建设“两富”、“两美”浙江中充分发挥好林业的作用。

保护发展生态资源,护美绿水青山,夯实生态基础。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坚持森林“扩面”与“提质”同步,坚持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协调推进,加强国土生态绿化和湿地保护修复,充分发挥森林、湿地在“两美”浙江建设和“五水共治”中的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生态支撑。一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森林、湿地和物种三条生态保护红线,并

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把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林地和湿地保有量等指标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建立最严格的森林、湿地、物种资源保护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效益补偿制度。二是提升平原绿化水平。充分挖掘平原绿化潜力,加快绿化平原水乡步伐,坚持新建与改造结合、建设与管护并举,建成一批集绿化、彩化、美化为一体的景观森林带,营造林水相依的生态河道和景观绿化带,推动平原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彰显江南水乡特色。三是加快湿地生态修复。围绕五水共治,加大湿地修复力度,探索生态补偿政策,不断拓展湿地保护空间,有计划地采取退耕还湿、引水保湿、污染防治等综合措施,减轻自然承载压力,发挥湿地净化水质、蓄水排洪、保障供水和涵养水源作用。四是建设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启动千万亩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工程,坚持面上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以提升森林质量和景观水平为目标,以通道沿线、江河两侧、城镇周边等区域为重点,实行沿线连片整体推进,着力建设一批景观森林,打造一批示范样板。五是打造森林人居环境。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城镇、村庄建设,由点向面、由局部向整体、从典型示范向连片建设推进,扩大建设覆盖面,提高创森受益面,加快提升城乡生态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

发展现代林业经济,做大金山银山,建设美丽经济。充分发挥“七山”优势,切实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主导优势产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高林业经营综合效益,促进山区农民持续、普遍、较快地增收致富。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是做大做强龙头主体,扶大扶强一批与农民利益关系紧密的林业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带动力,特别要鼓励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相互参股,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带来的利益,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二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竹木、花卉苗木、森林食品、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等林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业生物产业,培育香榧和铁皮石斛两大国家级林业生物产业基地。三是拓展产业集聚平台。坚持工业化理念提升现代林业园区,建成一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经营机制灵活、基础设施先进、科技服务到位、经济效益高效、能带动林农致富的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四是发展森林休闲养生。积极发挥森林的养生保健功能,大力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业,加快推进从卖木材、卖林产品为主到卖生态、卖健康的转变,精心打造“进森林氧吧、品森林美食、赏森林美景”的一流森林休闲养生福地。五是加强产品公共营销。进一步办好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等林产品推介活动,深入实施“电商换市”,加快发展林产品电子商务,扶持大宗林产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推动林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精准发力,努力率先基本实现林业现代化

知之非艰,行之惟难。我们将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具体实践上来,增强政治定力、坚持精准发力,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担当精神,一以贯之抓落实、一抓到底求实效。

深化林业改革,再创机制新优势。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推进林权流转、林业金融、资源管理等配套改革,加快调整林业生产关系,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进以村为单位组建林业股份合作社,按市场机制引进工商资本,由工商资本向林农按股分红,在确保林农利益、实现持股增收的基础上,实现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充分激发林业的内在活力,调动林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努力建立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经营体制机制。

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新动力。我们将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以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应用推广为重点,发挥浙江生态优势,全面推进林业科技服务平台创新、林业种业工程创新、碳汇林业机制创新、森林食品安全品牌创新、智慧林业创新等五大创新,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应用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改造提升传统主导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并举,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融合,全面提高林业的综合效益和整体功能,引领林业现代化建设步入快车道。

弘扬生态文明,构筑文化新阵地。生态文化在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将积极发挥生态文化的教育和引领功能,深化宣传引导和生态道德教育,努力挖掘生态文化内涵,不断创新义务植树形式,大力保护古树名木和濒危动植物,探索开展森林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着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和文明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强化基层基础,打造发展新基石。我们将紧紧抓住影响林业事业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重点在组织领导、基础支撑和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保障林业发展需要。着力强化组织保障,重点是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责任考核,省对市县森林增长指标实行年度考核;坚持依法治林,完善林业地方性法规体系,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实现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强化基础保障,重点是提高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机械化水平,建立健全财政支持林业发展的稳定增长机制、以恢复森林资源为最低标准的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补偿机制和支林惠林促林的税收扶持政策体系。着力强化队伍保障,加强林业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促进全省林业干部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动能,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推动林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猜你喜欢

银山金山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绿水青山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