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在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

2015-02-24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3期
关键词:脑外伤针对性肺部

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蒲 菊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三病房 550081

针对性护理在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

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蒲菊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三病房550081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肺部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脑外伤肺部感染

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脑外伤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严重,即便经及时抢救后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依旧很低,同时在内、外源性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发生肺部感染[1]。本文对我院近2年收治的24例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显著,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48例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为本次观察对象,48例患者临床症状为:肺部有啰音、呼吸功能障碍,痰液多且黏稠,连续性高热,胸部X线检查发现有炎性病灶,GCS评分均低于8分。将48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5±12.6)岁;研究组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39.3±11.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体位护理、营养支持及雾化吸入等。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主要包括:(1)基础护理,因脑外伤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反映其病情变化,所以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状态,按时测量患者体温,并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患者情况。针对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需加强口腔护理,减少患者口腔出现细菌,还要有效防治细菌向下移植。同时还需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促使其顺利排痰。(2)做好呼吸道护理,及时有效排痰可以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肺部感染,但需选用科学的排痰方式。针对双肺感染患者,需经常翻身变动体位;针对一侧肺感染患者,采取健侧卧位,拍背协助排痰,将手空心握拳,适度拍打,振动患者背部,由下至上,由外侧至中央,反复进行5~10min,然后告诉患者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排出,针对个别合并重度肺部感染不能自主排痰者,事先准备好吸引器,以利于患者及时排痰[2]。(3)提供营养支持与采用抗生素治疗,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是降低其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可酌情给予患者静脉营养和维生素营养,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的流质食物,既补充营养又易于消化。针对气管切开的患者,可留置胃管鼻饲,在鼻饲之前将床抬高30°,检查胃管放置位置是否合适,确认无误后再注入食物。依据药敏试验与痰培养,科学选用抗生素,尽最大限度减少细菌定植与菌群失调现象,降低感染发生率。(4)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易产生高热,进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休克、意识障碍,甚至脑卒中等。故需对其每隔4h测1次体温或随时测量体温,并注意观察其面色、血压、心率、意识状态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和主治医生联系。一旦发现其发热需尽快给予解热镇痛药或物理降温,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注意静脉补液,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

1.3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肺部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评定标准:满意,患者肺部感染症状彻底消失,无咳嗽及相关肺部症状, 呼吸无障碍;不满意,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未明显消失或者加重。肺部感染率判定标准:患者有咳嗽体征,双肺听诊出现明显的干湿啰音,胸片显示出现炎症,且痰培养发现致病菌等。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14.0软件包统计分析本文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知: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肺部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患者自身因素,也包括医源性因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其机体的基础性疾病越来越多,使用抗生素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其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也就随之提升。尤其是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插管不仅会损伤气道,还可能诱发病菌顺着气管向下蔓延,增加感染发生概率。脑外伤肺部感染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抗生素,且近几年临床滥用抗生素的情形愈演愈烈,极易引起菌群失调进而产生感染[3]。

通过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能够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病房空气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媒介之一,尤其在病房,人员流动量大,相应的病菌繁殖速度增快,很容易让病菌潜入。采用针对性护理后,护理人员会定时让病房通风透气,确保房间内空气清洁;同时,针对严重的脑外伤患者,护理人员会严格控制每天探访人数与探访时间,最大限度减少病菌被带入,并且要求出入重症患者病房的人员更衣换鞋、戴口罩等,降低病菌数量。护理人员还要为其提供营养支持与抗生素治疗等护理措施,尽最大限度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本文结果表明,护理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肺部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对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龙娜.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针对性护理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4):851-852.

[2]江云辉,张献科,方海燕.重型颅脑外伤97例呼吸道管理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4):3118-3119.

[3]张慧琴,徐春婷.ICU脑外伤昏迷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1,7(7):221-222.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4-07-01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3-0388-02

猜你喜欢

脑外伤针对性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加州鲈烂身病因复杂,准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十分重要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