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引流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引流的影响

2015-02-24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江苏省徐州市22100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3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伤口

徐 岚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江苏省徐州市 221006

不同引流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引流的影响

徐岚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江苏省徐州市221006

摘要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引流管夹闭与否对引流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对85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予以间断伤口引流,对照组(43例)予以自然引流。当伤口引流量≤50ml/24h,拔除引流管。分别记录两组术后8h、24h、拔除引流管时的伤口引流量及引流管引流的时间。结果:实验组8h、24h、拔除引流管时平均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引流管放置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引流可以减少伤口引流量,缩短引流管放置的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值得推广的引流方法。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引流量引流时间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口老龄化的增加使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全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老年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它能消除关节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中血液淤积或出血量过多均可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术后关节腔放置引流管已成为常规,其可预防和减少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内血肿形成,降低伤口张力,减轻伤口疼痛,降低愈合不良率,减少深部感染机会,促进关节功能早期康复。因此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引流有重要意义。我科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集的85例THA患者术后分别予以间断伤口引流和自然引流,通过比较,间断引流可以减少伤口引流量,缩短引流管放置的时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科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8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随机将8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间断伤口引流42例,男13例,女29例;最大85岁,最小62岁,平均年龄66岁;股骨颈骨折22例,创伤性关节炎20例。对照组:采用自然引流43例,男14例,女29例;最大88岁,最小60岁,平均年龄67岁;股骨颈骨折22例,创伤性关节炎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骨科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术后引流方法:采用硅胶引流管和非负压引流袋,当引流量≤50ml/24h,拔除引流管。实验组:采用间断切口引流。手术结束后夹闭引流管100min,然后开放引流20min,再夹闭引流管100min,如此交替进行,直至拔除引流管。记录术后8h、24h、拔除引流管时的伤口引流量以及引流管放置的时间。对照组:采用持续非负压引流。手术结束后持续开放非负压引流,直至拔除引流管,记录术后8h、24h、拔除引流管时的伤口引流量以及引流管放置的时间。

术前、术后均应用相同的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常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深静脉血栓治疗。术后护理人员每日观察伤口有无明显渗出、红肿及患者生命体征情况。

两组患者在术前均予以常规护理,针对患者较多的焦虑、烦躁负性心理,护士应予安慰和疏导,向患者和家属讲述手术的必要性,使其主动配合手术治疗。术后均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肢体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屈曲锻炼,力度由弱到强,3次/d,10min/次。

2实验结果

2.1伤口引流量间断切口引流量在术后8h、24h、拔管时引流量明显小于自然引流组,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种引流方法术后不同时间

2.2引流时间实验组引流管放置的时间为(1.8±0.2)d,而对照组时间为(3.2±0.3)d,明显高于实验组,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伤口愈合情况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1例感染,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

3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暴露广泛,髋臼松质骨外露,股骨近端髓腔开放,术中截骨平面多,广泛的关节囊松弛,术后关节周围渗血多,伤口不易彻底止血,术后有效的切口引流,对于减少创腔内积血、促进组织间闭合贴附、减少局部感染机会等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术后关节功能的康复也有着积极的意义[2]。伤口引流是骨科手术的标准手段之一,目前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引流方式颇多,而且对引流管的放置时间仍然存在着争议[3,4]。随着引流管放置时间的延长,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增加。有效的伤口引流及缩短引流管放置的时间,可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研究表明夹闭引流管能显著减少术后引流量[5]。笔者通过间断切口引流和自然引流两种方法观察引流量的变化,结果间断切口引流量在术后8h、24h、拔管时引流量明显少于自然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可能作用机制为术后间断夹闭切口引流管则使切口内渗血积存于切口内,增加切口内压力,增加微循环后负荷,从而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而自然持续引流导致伤口内血肿的填塞作用消失,使微循环后负荷减低,导致引流量增加。通过比较引流管放置的时间,笔者发现间断切口引流不仅降低切口引流量,还能明显缩短引流管放置的时间,这可能与间断切口引流能显著降低切口引流量有关,使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能够较早地拔除引流管。荆鑫等[6]研究表明全关节置换术后24h内拔管,引流管的细菌培养全部阴性,但24~48h拔除的引流管皮下段细菌培养有表皮葡萄球菌阳性结果,并建议术后常规24h内拔除引流管,以减少污染的机会。术后两组患者伤口无1例感染,愈合良好,这可能与术前及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7],但间断切口引流能明显缩短引流管放置的时间,这对于降低伤口感染风险有重要意义。

以上实验表明:与自然引流相比,间断引流可以减少全髋节置换术后患者伤口引流量,缩短引流管放置的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值得推广的引流方法。

参考文献

[1]商红波.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2):2361.

[2]Wang H,Jiang J,Wang Y.Prevention of haematoma after cemented total hip arthroplasty〔J〕.Zhong guo xiu fu chongjian wai ke za zhi,2007,21(10):1054-1056.

[3]张洪凤.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4041.

[4]Erceg M,Becic K.Pcstoperative closed suction drainage followng hip and knee aloarthroplasty:drain removaI after 24 or after 48 hours〔J〕.Lijec Vjesn,2008,130(5-6):133,135.

[5]胡智飞,冯崴,赵月,等.关节置换术后定时夹闭切口引流的临床观察〔J〕.现代护理,2007,13(11):1035-1036.

[6]荆鑫,腾红林,吴海山,等.全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引流问题的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0(13):1295-1297.

[7]王力红,石海鸥,等.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干预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324-326.

(编辑落落)

收稿日期2014-07-08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3-0352-02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伤口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