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02-24钱改萍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0311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9期
关键词:颅脑循证神经外科

钱改萍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031100



循证护理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应用效果观察

钱改萍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031100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中对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12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计算机将其按照1∶1比例分成2组,一组62例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一组62例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临床并发症、死亡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临床开展循证护理,可明显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循证护理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并发症效果

循证护理就是护理人员进行计划的护理工作中,明确的、正确的把科研结论与实际临床经验、患者意愿相结合[1],寻找证据作为实际护理方案的依据。循证护理的重点内容是质量管理及终末评价,可有效的改善护理质量,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通常病情十分危重,临床并发症较多,出现感染的几率较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探析循证护理的优势所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12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计算机将其按照1∶1比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研究组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6~71岁,平均年龄(37.73±5.54)岁。其中,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3例,外伤性脑内血肿7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17例,创伤性硬膜下血肿2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5例,脑干损伤10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7~70岁,平均年龄(38.38±6.06)岁。其中,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4例,外伤性脑内血肿6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16例,创伤性硬膜下血肿2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4例,脑干损伤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础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较强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62例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62例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根据颅脑损伤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且收集相应的研究证据,然后做出评价,制定护理方案。(1)循证依据:通过查找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寻找证据[2],颅脑损伤患者出现颅内压升高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非常容易并发褥疮、持续高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远期致残率相对较高。根据上述情况,收集、整理颅脑损伤预防、护理工作的资料,同时对资料的可行性、实用性给予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2)循证护理实践:①早期颅内压升高的护理,早期应该每隔2h观察一次患者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并且评估患者的GCS评分,如果患者颅内压增高,同时出现瞳孔散大,表示产生脑疝,应该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头部抬高15°~30°,防止颈部受压,促进静脉回流,具有一定的体位降压作用。适当应用芬太尼、异丙酚等药物进行镇静。如果患者高颅压,可使用呼吸机有效的过度换气, 从而减小颅压。保证患者体温不超过37℃,降低脑组织代谢,并且应用物理降温与冬眠疗法相结合进行降压处理。②肺部感染的预防护理,建议选择平卧位,头朝一侧偏,每隔1~2h翻身、拍背一次,加强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真菌感染。如果患者气管切开,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消毒隔离,以免出现交叉感染,或是医源性感染。给予患者间歇雾化吸入,保证呼吸道湿化状态,以利于痰液的排除,确保呼吸道畅通无阻。③ 持续高热的护理干预,可利用冰毯或冰帽进行物理降温,室温维持在18~22℃,湿度维持在60%。还可在头部、腹股沟、双腋下放置冰袋,应用酒精擦浴,有效降温。④ 压疮预防的护理,放置气垫床,患者卧床期间每隔1~2h翻身一次,在头枕部、肘关节以及足跟部等经常与床垫接触的部位放置海绵垫。保证病床清洁、干燥。每天应用温水帮助患者清洁皮肤,在骨隆突部位可应用茶叶垫,让身体局部与外界环境气体可以充分交换,起到散热效果。

2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并发症、死亡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死亡情况对比分析〔n(%)〕

3讨论

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临床中开展循证护理[3],把护理研究与护理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通过循证参考现代先进的医学护理资料,根据实证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规范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笔者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通过查找有关文献资料,明确患者容易发生的临床并发症,例如压疮、高热、肺部感染等,把可行性、实用性的信息作为证据,结合护理专业技能、护理工作经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性、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在实际护理工作过程中,可以有计划的、预防性的进行干预,规避了护理人员工作中的主观性、盲目性,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进而减少了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本次试验结果也已经证实,研究组患者发生临床并发症的概率为12.90%、死亡的概率为3.2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3.55%、14.52%,差异性悬殊。由此可以认为,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临床开展循证护理,可明显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姜宪辉,叶华,刘光颖,等.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9):121-122.

[2]杜慧平.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4):92-93.

[3]黄晓敏,谷慧峰,王改霞.循证护理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2(6):79-81.

(编辑紫苏)

收稿日期2014-09-28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9-1243-02

猜你喜欢

颅脑循证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教育在中国“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现状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彩图版)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