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冠心病患者CRP、NT-proBNP检测在评估患者心功能中的意义

2015-02-23朱伟军,王蕊,叶玉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c反应蛋白心力衰竭冠心病

老年冠心病患者CRP、NT-proBNP检测在评估患者心功能中的意义

朱伟军, 王蕊, 叶玉兰

(陕西省西安高新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75)

关键词:心力衰竭; 冠心病; N-末端钠尿肽前体; C反应蛋白; 左心室射血分数

目前中国社会正步入老龄化阶段,加之高血压的低控制率和高发病率等原因,伴发心力衰竭的冠心病老年患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人类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1]。目前临床上心脏功能的评价主要为常用的超声心动图,但是其有较多的影响因素,故仍需找寻无创、简便、特异、敏感、客观的对诊治心力衰竭以及此类患者预后有价值的相关指标[2]。欧洲2008年在诊断治疗心力衰竭的指南中将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钠尿肽(BNP)列为心力衰竭诊断的一个生化指标[3]。炎性标志物之一的C反应蛋白(CRP)是血栓形成疾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介导因素,其在诊治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伴发心力衰竭的冠心病老年患者的血清CRP和血浆NT-proBNP的检测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测定,探讨他们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分析2012年2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76例伴发心力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参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19例,Ⅲ级36例,Ⅳ级21例。诊断冠心病的标准参照ISFC(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以及WHO(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关于诊治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指南[4]。将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急性肺栓塞、肝肾功能严重受损、严重感染、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等患者排除。另外选取1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第1天禁食>12 h,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5 mL肘静脉血。检测NT-proBNP的方法:固相免疫层分析法。采用美国德声公司LSR-2000仪器,EDTA抗凝。检测CRP的方法:采集静脉血,经离心处理后,提取血清,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采用由西门子公司生产的检验试剂盒。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抽血当日接受超声心动图的检查,使用探头频率是1~3 MHz的超声心动图仪(Philips IE33),采用改良的Simpson单平面法将LVEF计算出。

2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4例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76例,男57例,女19例,年龄(72.6±5.5)岁,BMI为(22.2±3.3) kg/m2; 对照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71.2±4.4)岁,BMI为(22.1±3.1) kg/m2。2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和血浆NT-proBN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LV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清-CRP和血浆NT-proBNP水平更高(P<0.05), LVEF值更低(P<0.05)。见表1。

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CRP、血浆NT-proBNP水平以及LVEF值的相关性发现,血清CRP、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值存在负相关性(r=-0.59,r=-0.79,P<0.05); 心功能分级与血清-CRP、血浆NT-proBNP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0.78,r=0.86,P<0.05)。

表1 2组CRP、NT-proBNP及LVEF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大量的临床研究[5]结果显示,激活神经及炎症内分泌激素在心力衰竭的整个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检测和综合分析患者体内的血清CRP以及BNP等生物标记物的水平发现,这些生物标记物对伴发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的诊治以及预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学者[6]认为钠尿肽标记左心室收缩功能(LVSF)不全的最强标记物,能作为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采用新的敏感方法对血清CRP进行检测发现,CRP水平的上升与冠状动脉的相关事件关系密切,属于独立危险因子之一,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以及由此引发的心血管事件中均发挥着不良的作用[7]。

心脏激素钠尿肽主要分泌于心室肌细胞,但是NT-proBNP是在心室肌细胞合成BNP, 同时等摩尔生成的无生理活性的一段肽段,其血清的稳定性比BNP高,半衰期相对也较长。BNP可以用来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其在诊治心力衰竭方面的临床价值也获得了证实[8]。通常只有少量的NT-proBNP分泌进入血循环中,一旦心室扩大或心脏负荷上升的时候,心肌细胞容易被牵拉从而触发了B型BNP前体的快速合成与释放。大量研究[9]结果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在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明显上升,这对诊断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NT-proBNP上升的水平与患者伴发的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均显著相关。本实验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伴随LVEF的降低而上升,存在良好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伴随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上升,NT-proBNP水平与伴发心力衰竭的冠心病老年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还对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进行客观反映。

有资料[10]显示,CRP随着心功能恶化而显著上升,其作为独立预测因子预测了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CRP主要由肝产生,是机体急性期的炎性反应的一个重要标记物。在健康人群中,其只是以微量的形式存在,但是在炎症、组织受损或感染的时候,其能在数小时内明显上升。CRP的出现可以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致使心肌缺血与缺氧,此外还直接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炎症等的病理过程,促使患者心功能恶化[11]。血清CRP的水平能作为一个常规检测指标来检测慢性心力衰竭,帮助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阳性检出率,该水平的改变对临床诊治心力衰竭患者及其预后均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12]。但是伴发心力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体征特异性及临床症状均较差,老年患者的陈述准确性也较差,这无疑给诊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故在诊断心力衰竭中NT-proBNP和CRP有着非常特殊而重要的价值。有学者研究[13]发现,心力衰竭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同时与心功能的受损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本实验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比对照组高,与心功能分级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而与LVEF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参考文献

[1]Adamopoulos S, Schmid J P, Dendale P, et al. Combined aerobic/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 vs. aerobic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e Vent-HeFT trial: a European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randomized trial[J]. Eur J Heart Fail, 2014, 16(5): 574.

[2]Peeters J M, Sanders-van W S, Bektas S, et al. Biomarkers in outpatient heart failure management; Are they correlated to and do they influence clinical judgment[J]. Neth Heart J, 2014, 22(3): 115.

[3]Christensen H M, Kistorp C, Schou M, et al. Cross-talk between the heart and adipose tissue in cachect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respect to alterations in body composition: a prospective study[J]. Metabolism, 2014, 63(1): 141.

[4]高珊, 刘克坚, 邱强. 冠心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 24(4): 318.

[5]Nessler J, Nessler B, Golebiowska-Wiatrak R, et al. Serum biomarkers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 treated de novo with carvedilol[J]. Cardiol J, 2013, 20(2): 144.

[6]Kuznetsov V A, Soldatova A M, Enina T N, et al. Bio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implanted devices for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J]. Kardiologiia, 2012, 52(8): 38.

[7]廖予婕. cTnI、hs-CRP和BNP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对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10, 25(2): 92.

[8]陈简庆, 张民乐, 吴伟军.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2): 239.

[9]Gaggin H K, Szymonifka J, Bhardwaj A, et al. Head-to-head comparison of serial soluble ST2,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and highly-sensitive troponin T measurement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 JACC Heart Fail, 2014, 2(1): 65.

[10]Ji L, Pei Z Q, Ma D F, 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circulating catestatin levels for in-hospital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Zhonghua Xin Xue Guan Bing Za Zhi, 2012, 40(11): 914.

[11]Tang W H, Shrestha K, Van Lente F, et al. Usefulness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performance for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heart failure[J]. Am J Cardiol, 2008, 101(3): 370.

[12]Ahmad T, Fiuzat M, Mark D B, et al.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cardiovascular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 Am Heart J, 2014, 167(2): 193.

[13]Lubrano V, Pingitore A, Carpi A,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riiodothyronine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 Biomed Pharmacother, 2010, 64(3): 165.

收稿日期:2015-03-22

中图分类号:R 5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9-143-02

DOI:10.7619/jcmp.201519053

猜你喜欢

c反应蛋白心力衰竭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CRP与白蛋白比值对急性重症肾盂肾炎预测价值的探讨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