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在改善喉癌术后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2015-02-23姚薇曹军丽宋春光王欣邹忠全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21期
关键词:喉癌医护家庭

姚薇 曹军丽 宋春光 王欣 邹忠全

(1.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2.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3.河北省秦皇岛市军工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专科护理·

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在改善喉癌术后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姚薇1曹军丽1宋春光1王欣2邹忠全3

(1.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2.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3.河北省秦皇岛市军工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目的 探讨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在改善喉癌术后患者放疗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喉癌术后放疗患者7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平均分为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组(观察组)和普通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语言沟通能力及放疗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语言可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喉癌; 术后治疗; 医护干预; 家庭护理

Laryngeal cancer; Post-operafive treatment; Medical intervention; Home nursing

在我国喉癌发病率占全身肿瘤的1%~2%,占头颈部肿瘤的11%~22%,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之一[1]。但术后暂时性或永久性丧失发音功能及放疗后的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提高患者的发声功能,减轻放疗期间毒副反应,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在改善喉癌术后放疗患者发音功能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行全喉或部分喉切除术后放疗的喉癌患者70例。年龄35~70岁,中位年龄52岁;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Ⅱ期患者15例,Ⅲ~Ⅳ期患者55例。70例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平均分为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组(观察组)和普通护理组(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经济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放疗均采用6MV-X线照射,体模固定调强放疗,TPS治疗计划95%的剂量曲线包括PTV,总剂量DT60-70Gy.放疗过程中(即第4周)、放疗结束时观察放射性咽喉炎、放射性皮炎、口腔粘膜损伤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1.3.1 语言可懂度测试 患者在距离医师1m远处随意说出20个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在内的2到4个音节的词汇,由听者重复并由说者确定后,以听懂的词汇数目除以20所得百分比即为语言可懂度[2]。

1.3.2 生活质量测定 患者生活质量采用中国头颈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HN)[3]来测量。该量表由包括躯体功能(7个条目)、心理功能(12个条目)、社会功能(6个条目)、共性症状及副作用(7个条目)四个领域32个条目的共性模块QLICP-GM及一个包含14个条目的头颈癌特异模块构成。每个条目均为五级等级式条目。头颈癌生命质量量表QLICP-I-HN(V1.0)结合了我国的文化背景和肿瘤临床治疗实践,有较好的可信度、效度和反应度。

2 护理

2.1 对照组 予常规护理,包括:(1)心理护理:用适当的方法缓解和消除患者精神压力和心理顾虑。(2)皮肤护理;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冷热刺激等,随时观察放疗后皮肤溃破、皮炎等治疗反应。(3)口腔护理:增加饮水量,每日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4)气道护理:每日气管套管清洁、消毒,保持管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5)预防肺感染:加强气道湿化,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6)对喉水肿患者严密观察呼吸情况,确保呼吸道通畅。(7)疼痛护理:治疗过程中疼痛和不适是患者典型的症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疼痛状况,协助医生予以相应的止痛治疗。

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3个月的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成立专门由主管医师、责任护士、心理医生、营养师以及主要家庭成员组成的干预小组。 (1)饮食及营养干预: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粗糙及过热食物;维生素E胶丸用针刺破后涂口腔黏膜2~3次/d。(2)发音及功能训练:让患者咽下一定量的空气存于食管内,然后缓慢逸出声音,先从单音节字,如“啊”、 “衣”、 “乌”、 “呀”,逐渐增加到发重叠音、双音节字、词、短语等,以日常用语为主,反复练习,其家属共同参与,3次/d,每次持续30 min。 (3)心理干预:经过对患者和家属的询问及观察,梳理心理问题,建立适合患者心理特点的状态-干预-响应式心理干预模式,有针对性进行的集体和个体心理辅导,进行对医学知识的教育,医疗技术的介绍,成功病例的分享,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结果

3.1 语言可懂度的比较 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语言可懂度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语言可懂度为7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语言可懂度为60.2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3.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模块评分比较 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各模块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模块评分比较 (±s) 分

4 讨论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和放疗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手术会造成患者发音功能障碍,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模式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护理及训练方法,由家属每日定时辅助监督其执行,医护人员督导其执行程度,极大地提高了执行力。本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共性症状及副作用、特异模块生活质量测定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结果提示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放疗后的不良反应。

喉癌术后对患者容貌及发音功能毁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加之放疗期间严重的喉水肿导致患者呼吸及进食困难,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Chen J等[4]认为,喉切除术后存在焦虑及抑郁情绪,这种情绪在一定程度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本研究通过放疗期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护理环境,用状态-干预-响应式心理干预模式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营造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社会功能。

综上所述,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有效地改善了喉癌术后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提高了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干预时间有限,缺乏长期跟踪效果的研究,因此该护理模式的有效性尚需更多的临床观察验证,其具体模式亦需要进一步完善。

[1] 曲荣,坤韩杰.23例老年喉癌患者术后的气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332-334.

[2] 魏宏权,郭星,杨怀安,等.语言可懂度在喉癌术后发音功能评价中的作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0,29(4):298-299.

[3] 罗家洪,孟琼,万崇华,等.中国头颈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HN信度效度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23(4):398-401.

[4] Chen J, Chen C, Zhi S. Ret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and symptom-specific medication to treat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roat cancer patients after laryngectomy[J].Shanghai Arch Psychiatry,2014,26(2):95-100.

姚薇(1978-),女,江苏昆山,本科,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73

B

1002-6975(2015)21-1958-02

2014-10-13)

立项课题:河北省2013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30611)

猜你喜欢

喉癌医护家庭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转录激活蛋白-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