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用山羊多胎繁育与饲养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015-02-22王建辉魏杰赵辉赵厚伟魏勇彭继忠林崇强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年12期
关键词:示范场肉羊技术推广

王建辉,魏杰,赵辉,赵厚伟,魏勇,彭继忠,林崇强

(1.江苏省睢宁县畜牧兽医技术指导站,江苏睢宁 221200;2.江苏省徐州市畜牧兽医站,江苏徐州 221000;

3.江苏省睢宁县桃园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睢宁 221200;

4.江苏省睢宁县姚集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睢宁 221200)

肉用山羊多胎繁育与饲养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王建辉1,魏杰2,赵辉1,赵厚伟1,魏勇1,彭继忠3,林崇强4

(1.江苏省睢宁县畜牧兽医技术指导站,江苏睢宁 221200;2.江苏省徐州市畜牧兽医站,江苏徐州 221000;

3.江苏省睢宁县桃园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睢宁 221200;

4.江苏省睢宁县姚集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睢宁 221200)

肉用山羊;多胎繁育;饲养新技术;推广应用

1 研究背景

徐州地处苏北平原,养羊业比较发达,2012年全市出栏肉羊408.8万只,现已成为苏北地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黄淮海流域肉羊重要产区。随着近年来徐州市养羊业的快速发展,肉羊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在育种方面目标还不明确、方法较为陈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饲养管理粗放本地区的肉羊生产规模小、品种不符合高档羊肉市场的要求,特别是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了肉羊生产与市场的矛盾,造成了肉羊生产效益低下。从现行的生产方式分析,羊场的规模小、而且粗放饲养、季节性生产和出栏率低使羊肉产品的加工生产者不能达到均衡供应。同时,小而全、各行其事的传统养羊方式严重阻碍了肉羊新品种、养羊新技术和生产高档羊肉的推广,使得本来很好的肉羊产业发展举步为艰,生产效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1.2 盲目引种、混乱杂交,育种目标不明确本地区肉羊品种主要是利用现有的能较好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本地品种。所产羊肉多是羯羊、老羊肉,羔羊肉所占的比重很小。而且大多数自交繁育致使品种退化严重。也陆续从国外引入大批优质肉羊品种,引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本地区肉羊的生产性能,提高羊肉的品质。然而,由于没有明确育种目标,出现了盲目引种、炒种现象,形成乱交乱配的混乱局面,而忽视其后代的改良效果和质量。急需培育具有繁殖率高、胴体品质优良和羔羊生长发育快等特点的理想肉羊品种。

1.3 育种方法陈旧品种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本地区仍采用传统育种方法,周期长,性状选择不准确,所育种羊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肉羊业需求。根据我国现状及国外肉用品种羊培育经验,在育种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现代动物遗传育种理论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所提供的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利用遗传标记辅助选择进行选种,可提高选种准确性,同时缩短世代间隔。有助于育种效率的提高,达到缩短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提高肉羊生产性能。

1.4 产业化开发程度低肉羊生产由于受到传统养殖习惯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沿用较为原始的饲养方式,规模化程度较低,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较慢,肉羊生产性能和生产潜力不能有效发挥,饲料转化率、屠宰率和瘦肉率较低。特别是组织化、产业化进程缓慢,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商品肉羊上市完全依靠“小刀手”收购屠宰,压级压价现象严重。加快肉羊产业化开发步伐,发展适度规模和标准化养殖,由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发挥协调、平衡、中介作用,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养殖场户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管理,实行订单生产和保护价收购,可显著提高优质肉羊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同时,发展优质肉羊屠宰加工,创建品牌,采取连锁、专卖、专营等新型营销形式,肉羊优质优价得以显现,显著提高了养殖场户的受益面和受益程度,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 研究路线

项目通过组建课题小组、选择试验场地、制定研究方案、落实课题任务、查阅相关资料、外出参观考察、组织技术培训等方法,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路线。

2.1 分子标记辅助多胎肉羊选育技术选择有产羔记录的肉羊个体采集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设计引物→PCR扩增→电泳检测→用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分析,测序判型→与产羔性状、生长速度进行相关分析→确定关联度→选用有效基因型携带者进行杂交繁育→验证有效基因型的实用性→示范推广。

2.2 肉羊适度规模高床舍饲育肥配套技术选择示范基地→制定试验方案(包括高床舍饲规模、腹腔人工授精、全混合日粮配制与加工、秸秆综合利用与饲草种植、羔羊早期断奶、疫病综合防控、粪污处理与利用等技术试验方案)→开展项目试验→整理分析数据→集成技术成果→示范推广。

3 推广内容、方法与措施

3.1 推广内容

3.1.1 分子标记辅助多胎选育技术分子标记辅助多胎肉羊选育技术。利用表型选择、多胎候选基因分子检测技术,筛选了11个多胎相关基因,结合山羊生产发育表现,确定了GDF9和FSHR基因的AA基因型作为目标性状的优势基因型,用于指导多胎选配。

3.1.2 肉羊适度规模高床舍饲育肥配套技术主要是通过围绕肉羊生产的“良种选择、场址布局、羊舍建设、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饲养管理”等关键环节,推广肉羊规模化设施工程、全混合日粮配制与加工、秸秆综合利用与饲草种植、羔羊早期断奶、疫病综合防控、粪污处理与利用等综合配套技术,进行适度规模商品化快速育肥生产,缩短肉羊育肥时间,提早肉羊出栏时间,提高胴体重,增加养羊效益。

3.2 推广方法在关键技术创新集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以点带面,以项目区为核心,组织召开现场观摩、成果推广会和参展,示范带动辐射区,提高技术推广覆盖面;组建网络平台和科技超市,展示、发布项目研究技术成果,介绍科技动态、高效养殖技术、供求信息等方面内容;及时发表文章和申报专利,获取知识产权保护。

3.3 推广措施

3.3.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课题组在认真调查、仔细研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订了项目总体规划、任务书、实施方案、专项合同,并与有关部门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负责项目的规划、组织、管理。领导组具体负责制订项目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组织协调、指导项目实施等相关工作;技术组具体承担技术研发创新集成、技术指导服务等工作。

3.3.2 强化政策扶持,提供资金保障课题组多方筹措资金,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物化补贴,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指导服务等。组织申报省农业三新工程、高效设施农业、市级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入户、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等项目支持,将肉用山羊多胎繁育与饲养新技术集成及应用列为支持对象,部分项目向其倾斜,优化了项目实施的宏观环境,为实施本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3.3.3 强化高效生产技术创新集成,提高养殖水平和养殖效益课题组针对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强技术攻关,明确了以徐州市现代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为研究平台,以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标准化肉羊基地建设为抓手,搭建高层次固定式科技示范平台。通过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新技术研究、技术培训等技术手段指导苏北地区肉羊产业快速发展,实现服务羊农、提高效益。同时也为国内研究机构及专家提供一个试验研究平台,为苏北肉羊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3.4 加强培训指导服务,促进品种技术应用课题组结合省农委重大技术推广计划,依托科技入户工程、三新工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等载体,坚持“三级培训”制度,即市培训到县、县培训到示范场、示范场培训到养殖户,市县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大型规模养殖场还与科研院校实行科技挂钩,不定期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对羊场的技术人员和养殖大户进行技术培训。项目区按照集中培训、分散示范的推广方法,开展送科技下乡、到乡镇办班、大户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活动,把项目技术逐步分解传授给养殖户。4年来,在项目区累计举办现场观摩、各类培训36多期(次),累计参加人数达1万人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56名。带动了从业人员4万多人。

3.3.5 培植典型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课题组选择部分科技基础较好、带动能力较强的规模示范场作为项目技术推广的先行载体,通过实行县级技术骨干驻场服务的全程技术服务、专家定期指导、物化补贴、项目扶持等形式,培植优质肉羊养殖示范场(基地),树立科学养殖的示范典型。通过在示范场制作技术展示牌,张贴技术挂图,组织观摩学习等活动,迅速扩大新技术推广覆盖面,提高整体肉羊养殖的科技水平。目前,项目区建有优质肉羊规模养肉羊示范场(基地)26个,年出栏羔羊150多万头,占项目区优质肉羊年出栏总量的25%。

3.3.6 培植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水平课题组通过各地畜牧兽医部门牵线,培植壮大龙头加工企业,成立多胎肉羊生产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多胎肉羊养殖示范场(户)和养殖基地,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养殖示范场(户)和养殖基地为基础的新型肉羊生产组织体系。成员内部采取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服务、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实现“订单”生产,信息、技术资源共享,投入品供应互惠,产品销售互利“双赢”局面。

10.3969/J.ISSN.1671-6027.2015.12.006

猜你喜欢

示范场肉羊技术推广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运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肉羊养殖新技术及应用实践研究
第四批全国农垦现代化养殖示范场增加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