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彩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作用分析

2015-02-20许颖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4期
关键词:左室阳性率心电图

许颖婷

(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0)

✿论著/心律失常及检查✿

心脏彩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作用分析

许颖婷

(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0)

目的 探究心脏彩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作用,为今后的冠心病诊断提供可参考性建议。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5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54例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对108例人员均实施心脏彩超诊断,将ST-T改变阳性率与E/A<1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ST-T改变阳性率为77.78%,参照组ST-T改变阳性率为9.26%,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E/A<1检率为83.33%,参照组人员的E/A<1检出率为16.67%,实验组患者的E/A<1检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应用心脏彩超,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冠心病;心脏彩超;诊断价值;检出率

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出现狭窄或堵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脏病,此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致死率[1]。冠心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得到准确诊断与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发生[2]。心脏彩超操作简单,易被患者接受,是临床上冠心病诊断的常用方法,但也难免会出现误诊与漏诊情况。笔者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中,选取我院的54例冠心病患者与54例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心脏彩超的临床诊断价值,现将具体研究过程做如下报道。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已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患者在入院时均有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其中男32例,女22例作为实验组患者,年龄为41-73岁,平均年龄为55.7岁。另选取54例到我院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为39-70岁,平均年龄为53.9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 法

本次研究实验中,我院超声科选用新引进的飞利浦超声诊断仪对冠心病患者或者健康人员进行病情的诊断。在进行诊断前,检查人员需要指导和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检查人员需要位于患者的左侧行常规心脏超声检查,以患者心尖四心腔切面为基点,并在患者的二尖瓣口左侧作为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放置位置,检查人员需要将取样容积打开后对声束的具体方向予以调整,使其能够与室间隔保持平行。同时,检查人员需要对本组受检的超声心动图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本组患者冠心病特异性检查的结果,计算相关的观察指标结果及平均值。

1.3 诊断标准[3]

针对本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运动异常。均依据16节段划分法将受检者左心室室壁的运动分为正常,低下,消失及反常4个等级。心电图显示部分导联ST段出现抬高现象,部分患者的导联ST段则发生了下移现象,且>0.05mv;T波倒置常伴相应导联R波增高。患者心脏左室舒张功能出现异常,呈现降低病症,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增大,E/A比值缩小。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人员ST-T改变阳性比较:实验组患者的ST-T改变阳性为 42例,ST-T改变阳性率为77.78%,参照组人员的ST-T改变阳性为5例,ST-T改变阳性率为9.26%,实验组的ST-T改变阳性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人员E/A<1检出比较,实验组患者的E/A<1检出为45例,E/A<1检出率为83.33%,参照组患者的 E/A<1检出为 9例,E/A<1检率为16.67%,实验组患者的E/A<1检出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物的不合理摄入等,冠心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较大的危害。在冠心病患者的发病早期如能做出及时的诊断以及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常用于冠心病诊断方式的种类繁多,有心脏彩超、心电图、血管内超声导管、心肌断层显像等方式。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心脏彩超和心电图两种方式检查患者的心脏形态,观察患者的心功能有无异常。心电图诊断中主要以ST-T的改变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性依据,但患者的体位、药物使用情况与患者情绪也会引起ST-T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会有个别患者在发病时的心电图没有出现异常,ST-T会出现小范围的变化,引起ST-T假性改变,在心绞痛发病时的ST会下降至基线水平[4]。高血压或者心室起搏心律等相关疾病的患者也会引起心电图ST-T的改变,这些都容易导致漏诊及误诊情况的出现。冠心病患者多数都存有一定程度的心肌缺血缺氧病变,采用心脏彩超能够清晰的反映出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正常状态下,心脏二尖瓣口的血流速度波是呈双峰形状,在患者的左室的舒张功能降低时,E峰便会相应程度的降低,从而减缓了血流向心室进入速度[5]。在此同时心脏收缩力加强使左心室更加充盈,引起A峰速率升高,当E/A改变时心脏血流频率便会出现异常,通过E/A值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患者的冠心病程度。

在本文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心脏彩超对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与心电图、血管内超声导管、心肌断层显像等方式相结合进行诊断,这样更可以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1] 范文斌.心脏彩超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20):101-102.

[2] 冯美干,沈波.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5):546-548.

[3] 王美菊.心脏彩超在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测定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0):1294-1295.

[4] 张宗敏,周满红.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J].贵州医药,2013(10):934-936.

[5] 刘家钰.心脏彩超E/A值对诊断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512-4513.

猜你喜欢

左室阳性率心电图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