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域下《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审美解探析

2015-02-20

关键词:接受美学审美

王 美

接受美学视域下《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审美解探析

王美

摘要:《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部集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于一体的伟大著作。其大受欢迎的原因不仅是具有鲜明的实用价值,即提供阅读的技巧。接受美学视域下,其包含的审美因素具有审美意义,是对接受理论的反映与发展。同时,对本书的审美解读是我们欣赏应用型书籍的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审美;接受美学;《如何阅读一本书》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5)07-0068-04

作者简介:王美(1990-),女,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社会科学部在读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3-24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衔接研究”(G0242)的阶段性成果。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谈到“实用性的书籍因此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种,就像本书,或者是烹饪书、驾驶指南,基本上都是在说明规则的。无论其中谈到什么问题,都是为了说明规则。这类书很少有伟大的作品。”[1]169。显然,本书就是一部伟大而稀缺的应用型作品,自1940年出版以来,影响深远。尽管人们的阅读兴趣与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本书历经多次出版,仍受到作者青睐。究其原因,除了本书具有鲜明的实用价值,细细品来也具独特的审美意义。但在分析此书的审美意义前,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由于此书类属应用型作品,在“大多数情况下审美的对象是艺术作品,而接受理论更将审美的对象指定为文学作品。”[2]因此,我们来探讨一下实用型作品进一步说应用型书籍是否能被视作审美对象。

一、实用型书籍何以成为审美对象:情感性与形式化

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指出:“在每个领域中出现的凡是值得被称为艺术的活动,都必定具有审美意义”[3]247。虽然在《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开篇特别强调“阅读的艺术”。但作者的本义并非强调阅读的审美属性,而是读者掌握阅读技巧的能力。

目前,学界关于美学的定义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认为美学是研究美感的学科,二是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学科。本文持第二种观点,即“美学也就是一门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科。”[4]2而这个“关系”是什么呢?从总体上说,这些关系可以分为实用关系和精神关系两大类,审美关系是精神关系的一个方面。审美关系与实用关系是不同质的关系,前者着眼于对象的审美性,后者却着眼于对象的实用性。但他们可以表现在同一个对象上,而《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这样一个身具双重性的审美对象。一般情况下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实用型作品的实用价值,殊不知只要是作品都包涵作者的观点都需要和人们交流,在交流中必然产生各种情感或是快感,这便涉及到审美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对本书进行审美分析,其目的是为我们评价或欣赏应用型书籍提供一种新方法。

世界上有无数的存在物,但并不是所有都能够被称作审美对象。它要同时具备潜在性与现实性两方面的属性。前者是指对象具有的客观的审美属性,后者指具有审美属性的存在物被人们视作审美对象来欣赏与评论。显然,当本文对《如何阅读一本书》做审美分析时,它已进入我的欣赏视野,此时它已具备了审美对象的现实性,而审美对象的现实性是建立在其潜在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其具有什么样的审美属性,能让我将其纳入审美视野呢?本文认为本书主要蕴含了情感性和形式化审美因素。

(一)情感性因素

审美关系的一个“首要特征就是情感性。”[4]3而阅读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这种交流是否成功,除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遵循科学规律外,相当程度上还依赖于交流双方的情感、兴趣以及价值观等主观因素。《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情感性因素存在于读者在不同接受心理的影响下,将他们种种心理因素诸如情感、理解等渗入其中,感受规则美的过程中。具体包括阅读伊始的情绪心境,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以及阅读结束后的感性评价。

一是阅读伊始的接受心境。现实生活中,阅读过程中人们总是将其现实生活中的情绪状态带入其

中,影响阅读效果,这种就是接受心境。所以阅读本书,若心烦气躁地阅读将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宁静祥和地阅读则感到应接不暇;二是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交流。阅读中的情感交流让阅读达到了艺术境界,双方发出的各种信息都能被对方迅速接受和回应,呈现出一种精神共振的情感和谐之美。发挥想象阅读此书,想象着自己将此书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的欢愉。结合以往经验阅读此书,彷如与作者的一问一答,交流得酣畅淋漓;三是阅读结束后的感性评价。“没有人可以不受到感动,却认真采取实际评论或行动的。一本实用书的作者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不算成功”[1]171。当我们在阅读本书时,我们要检验它的有用性,首先是我们是否对艾德勒与范多伦所提出的看法是否赞同,这就是一种心里反映,必然带有情绪因素在里面,而我们将把对其的情感认同程度直接体现在日后阅读每一本书的技巧上。

(二)形式化因素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形式化因素主要包括语言的美与结构的美。一是语言美。书中语言表达得准确、恰当和生动,让其传达出的语言信息具有科学性,能让读者迅速获得求知的快感。且书中的表达形象生动,让书中的规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例如,本书细致入微地将集中精力的手势法进行详解;二是结构美。这主要体现在本书的章节安排上,这一点是一般应用型书籍的不足之处,它们往往像教科书般生硬地表达规则,且各章节之间多以知识本身的联系来衔接。这样的编排易给人严肃感,从而产生距离感和排斥感等消极情绪。但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心境,对全书的章节安排进行精心设计,虽然初读目录会有一种不适感,但只要深入地阅读全文,便会不知不觉地悠然其间。本书在谈完阅读的前两个层次后,并没有立即进入第三或第四个层次规则的讲解。而是安排了第五章,即“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该章节为接下来更高更深层次的阅读提供了一个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准备,这种设计创造出一种节奏美,以避免阅读的堆积感(信息量太密),急促感(进程太快)以及空疏感(信息量太稀)的产生。

以上足矣窥见,像《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的伟大应用型书籍,本身具有审美属性,可以将其作为审美对象来欣赏与评论。由此晓见,其必然具有审美的意义。

二、接受视角:《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审美意义

作为一部实用型书籍,实用价值是其存在的根本与前提。本文强调《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审美意义,最根本的目的仍是实用价值的实现。对本书的审美分析发挥的是辅助性作用,处于次要地位,但是由于其具有的润滑作用将对实用价值的实现发挥奇效。尽管应用型书籍的审美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学作品或其他艺术作品的审美,因为从本质上来讲对其的审美并不是对其“美感”的研究,但将其放在接受美学的视域下来研究,便能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它的美学价值,从而更为清晰地发现其伟大的原因。

(一)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

19世纪60年代中期,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联邦德国的康斯坦茨学派,着意于文学的接受研究、读者研究、影响研究。他们既不是将文学研究的重点放在作品同作者和现实关系上,也不是放在本文的语言、结构、功能上,而是放在读者的接受上。

接受美学不是美学中的美感研究,也不是文艺理论中的欣赏和批评研究,而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以人的接受理论为依据的独立自足的理论体系。它与一般文艺理论中欣赏和批评研究至少有三点不同:一是文学作品的概念不同。文学作品一般等同于文学文本,而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具有不确定性,而是一个多层面未完成的结构图示。他本身的存在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其意义的实现要依靠读者的具体化来实现;二是读者的作用不同。接受美学将读者纳入了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中去,所以它必然不能如一般文学理论那样只承认读者对作品的被动接受,而是承认读对作品的主动创造,并予这种创造以充分而广阔的自由天地;三是读者的地位不同。这是接受美学和一般文艺理论划清界限的地方。一般的文艺理论也重视读者的欣赏和批评,但都认为作品是第一性的,读者的欣赏和批评是第二性的。而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对作品的具体化是第一性的,未定文本是第二性的。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接受理论,对于研究文学的欣赏和批评、读者的审美教育乃至文学创造都具有很大的启示性意义和借鉴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评价应用型书籍的新范式。因此,本文从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视域”与“未完成性”出发,前者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后者强调读者对作品的再创造。两者的实现便意味着作品与读者视域的高度融合,从而实现真正的理解。

(二)《如何阅读一本书》是对接受美学的反映:视域与期待

视域的融合是理解并接受的过程。“视域”意味着读者在前见基础上视野范围的可能性及限制。读者与文本具有各自的特定视域,理解的过程具体到阅读之中,就是读者从自己特定视域出发去解读文本,在某种思维性沟通中产生读者自身视域与文本

的视域的融合,生成新的文本意义的过程。因此,这本书的成功就在于实现作品与读者视域的融合。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的完成和读者的三个要素密切相关。即接受者前见、期待视域与意义诠释的当下性。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考虑读者前见,打开视域。接受者的前见是指阐释者在理解文本之前已经存在于头脑中的意识结构,这里具体指读者以往的阅读经验。《如何阅读一本书》也认为,“严格说来,不可能有完全被动阅读这回事。”而读者的“接收应该像是棒球赛中的捕手才对。”[1]9由此可见,主动阅读就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性接受,这种选择要受到读者接受前见的影响。

《如何阅读一本书》在以下三个方面考虑到读者的接收前见。首先,本书探讨的主题。阅读是常论常新的话题,当人类学会了利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经验与知识时,阅读就成为人们生活中无比熟悉与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次,本书的内容与章节安排。此书的内容及其编排,符合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阅读经验,从而增进了人们对此书的亲近感。例如,大多数人都掌握基础阅读与检视阅读的技巧,这是书中强调的第一和第二层次的阅读,这便是利用了读者的前见初步打开了作品与读者的视域;再次,本书具有的重大影响。本书多次出版,影响巨大,其具有的实用价值早已让该书进入读者的接受视野,形成前见。

第二,满足读者期待视野,扩大视域。接受者的期待视域是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等对于作品的估计与期盼。读者的期待视野主要与读者的生活经验、所受教育的程度以及不同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有关,这也是读者接受前见的组成部分,而接受前见是读者较为熟悉化和常态化的期待视野。除此之外,还有陌生化的设计也会扩大读者的期待视野。

由此,从陌生化设计的角度,本书满足了读者三方面的期待视野。一是满足了读者对阅读之法的期待。阅读之重要是大多数人都知晓的,但论及读书之法却捉襟见肘。在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高效的阅读是众人所望的。二是满足了读者对情感共鸣的追求。阅读经验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期待,从而形成了阅读的动机。而审美动机即读者通过接受作品得到情感愉悦和心灵畅快。三是结构设计的陌生化满足了作者对未知的好奇。“艺术的设计是对象的陌生化设计,是造成形式的困难的实际,这是一种增加感觉难度与长度的设计;因为在艺术中,感知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必须设法延长它”[2](P293)。本书非同一般应用型书籍紧锣密鼓的规则罗列,而是特别强调,在每一个阅读层次上接受心理的准备,这也是本书值得称赞的地方。

第三,保证作品意义诠释的当下性,实现读者与作品视域的融合。意义诠释的当下性也被称作特定历时性与共时性交汇点,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认为作品不是一个自在存在的客体,而是一种具有自身特性的“未完成之物”,在一次次现时性中实现着真理性的某种发生与某种意义的生成。但伊瑟尔认为文本的创作仅仅是文本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过分强调了读者的作用,忽视作者或作品的本义。而另一位接受美学研究者瑙曼不同意伊瑟尔关于文学作品是一个未定性结构的说法,他认为“人们如何感受、理解、接受文学作品是由本文的决定结构决定的。”[2]12这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

如果读者确实要提高自己的阅读技巧,那必须接受书中的规则,至于其正确与否有待实践去检验。此书历经70载,仍旧如此受欢迎,必有其真理性的一面,这便是作品所具有的历史性。本书所说“无法让一本实用的书被实用地阅读,就是失败的阅读。”[1]10此书的实践性要求就是对这部作品的具体化,是构成作品的一个部分。书中考虑到读者时下阅读兴趣的改变及其对快速阅读的追求,在保证阅读的通用规则不变的情况下,添加了篇幅较多的主题阅读一章,这是便是意义诠释的当下性。总之,实践是应用型书籍的言外之意,接受作品意味着承认作品的历史性而结合自身经验去理解作品是其共识性,两者的统一便是视域的融合。

(三)《如何阅读一本书》对接受美学的发展:克服主观主义与相对主义

尽管接受美学的出现,对于美学学科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但其本身的不足也相当明显,近年来一直饱受其他学派的批评。以《如何阅读一本书》为代表的应用型书籍,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克服了接受美学的两大缺陷,是对该理论的发展。

第一,克服作品完成的纯主观创造。姚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决定意识”即文学艺术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是“反映论的死胡同”。因此姚斯认为独立的文本仅仅存在于人们的主观观念中。正如书中指出的“当你提出问题时,只有等你自己做了思考和分析之后,才会在书本上找到答案。”[1]7但是品味一本实用型的书决不能止步于思想上的理解,因为“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1]118。为了避免实用型的书籍不实用,我们必须要去实践。这种实践使得“未完成性”的作品得以完成,带有绝对的客观性,不再强调对未完成作品的纯主观创造,而是对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真理性内容的肯定,因为只有完全接受了作品的规则,才能真正有动力去实践。就如这本书虽然教你阅读,但却不能代替你去阅读,你的问题还是要靠你自己去解决,从而对这本

书有所丰富。

第二,扭转评价标准的相对主义倾向。接受美学否认认识对象的客观性,也不承认认识的绝对性,而主张一种绝对的相对主义。直接导致了对作品的批评不可能有客观标准。这样作家创作便可以不受任何社会责任和社会效果的制约,却给读者套上最沉重的枷锁。应用型书籍的接受阅读,弥补了此缺陷。本书所阐述的阅读技巧是一般的通用规则,其本身就是一种客观绝对的阅读标准,即使规则有好有坏,其有效与否一旦在运用过程中便会显露出来。

审美的标准主要包括“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形象的宜人性”[4]285。三者的关系是真的原则、善的原则和形式美的原则的和谐统一。《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阅读技巧历经七十载,读者对其应用很有效才让读者坚持下来,它明确地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技巧的目的从内容上足矣窥见,尽管其缺乏明显的形象宜人性。但是这本书中所提及的阅读规则绝不是模棱两可,不可捉摸或是随意改变的。

三、建立和谐的审美关系:应用型书籍的感性外衣

强调应用性书籍的审美意义并不是要否定或是削弱其实用价值。从一般意义上讲,审美总与艺术作品外观具有独特联系,对于应用型的作品,我们更多考虑其实用价值。但从《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审美分析中足矣晓见,如果能在应用型书籍中构建起一层审美关系,将有助于读者接受与践行书中的规则。因为“美”育的推进有利于其德育和智育功能的发挥,在德育中运用审美规律,可以让美发挥其催化和润滑作用,唤醒读者的道德情怀;在智育中运用审美规律,能让学生通过审美体验来掌握知识,使枯燥抽象的知识与包含情感的审美意向联系起来,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索的热情。既然建立审美关系如此有益,从接受美学视角出发可以从欣赏作品的三个方面出发,即作者、作品和读者出发。由于作品是由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完成,因此最主要还是要强调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作者和读者在审美方面的提高。

首先,作者要提高审美修养。审美令人愉悦,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审美愉悦不是平庸的快乐,他是人类对自己本质力量的肯定,是情感与理性的同时满足。作者创造的作品应该更多地呼吁一种内在的审美,不要沉迷于外在的、形式化的审美。看似枯燥的应用型书籍中的审美因素,使阅读对象变得亲切、生动,增强了书中规则的情感性、联系性和完整性,消除了应用性书籍阅读过程中的焦虑感、倦怠感和压力感。从而使阅读主题成为阅读世界中的旅游者、创造者,把阅读过程转化为一种丰富的精神享受。总之,注重应用型书籍中审美因素的发挥,让阅读臻于艺术境界,阅读活动就有着重要的美育意义。

其次,读者要培养审美意识。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应用型书籍,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面对诸多规则。人是凭着自觉意识,使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使原先许多“孤零零”的事物成为“对象性的存在物”[4]217。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的对象性存在物。人与周围现实会形成种种对象性的关系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有认识世界的思维力量;二是人有需要,例如使用需要,伦理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些都需要人在审美能力、丰富的文化知识、适当的审美心境以及高尚的审美情操等方面培养自己敏锐的审美意识。

强调建立应用性书籍与读者的和谐审美关系,如《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实用性与精神性统一的伟大之处,前者是根本性的,后者是辅助性的,后者有促发前者发挥作用的神奇功效。期望不久之将来,能出现更多具有审美意义的应用型书籍。

参考文献:

[1]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 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李泽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楼昔勇.美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李泽厚.美学四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刘小峰.接受美学译文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9.

[7]曹桂生.艺术家与非艺术家艺术作品与非艺术作品:兼谈现在主义、后现在主义艺术与审美价值取向[J].美术,2005(8). [8]徐益.阅读与审美[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12).

[9]王建疆.我们缺少一种什么样的审美[J].学术月刊,2008(5).

(编辑:张齐)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审美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