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吡柔比星通过抑制雷帕霉素信号通道的哺乳动物靶点引发人膀胱癌细胞自体吞噬反应

2015-02-20HuangJ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吡柔比星腺嘌呤雷帕

〔Huang J,et al.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5,460(1):380-385〕

目前吡柔比星广泛用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但是其疗效因耐药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吡柔比星的作用机制还没得到完全的阐述。本研究通过吡柔比星、siRNA和3-甲基腺嘌呤或羟氯喹处理膀胱癌细胞EJ、J82,采用细胞活力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处理前后通过免疫印迹法评估自体吞噬情况,同时检测雷帕霉素的磷酸化哺乳动物靶点、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和真核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旨在研究自体吞噬在膀胱癌吡柔比星灌注治疗中的作用。

最新研究显示,自体吞噬是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研究发现,吡柔比星可引发膀胱癌细胞的自体吞噬,采用3-甲基腺嘌呤、羟氯喹或敲除自体吞噬相关基因3抑制自体吞噬将显著增加吡柔比星处理后的膀胱癌细胞的凋亡,该凋亡是通过mTOR/p70S6K/4E-BP1信号通道介导的。

吡柔比星处理时可引起膀胱癌细胞的自体吞噬作用,与雷帕霉素抑制剂合用将有望进一步提高吡柔比星治疗膀胱癌的疗效。

(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学术部摘译)

猜你喜欢

吡柔比星腺嘌呤雷帕
土壤里长出的免疫抑制剂
——雷帕霉素
6-苄基腺嘌呤对大豆内部水分分布及其生长状态的影响
两种剂型龟鹿二仙胶对于腺嘌呤诱导肾阳虚型少弱精子症大鼠的干预作用
雷帕霉素或可延缓皮肤老化
吡柔比星脂质体制备与表征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吡柔比星对膀胱癌EJ 细胞增殖及Livin 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不同手术方案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DNA中3_甲基腺嘌呤和3_乙基腺嘌呤
木醋液与6-苄基腺嘌呤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