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综述

2015-02-18郑彩云

物流技术 2015年13期
关键词:服务供应商功能型供应商

田 雪,郑彩云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 101149)

1 引言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最前沿的管理模式,是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很长一段时间内,其研究以产品供应链为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产品供应链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服务供应链。物流作为一种服务产业,它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物流服务供应链更是备受关注。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大量参考文献为基础,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研究。

2 服务供应链内涵

服务供应链最先是由美国学者Lisa M.Ellram在《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services supply chain》一文中提出的,其后对服务供应链的内涵研究慢慢增多,该文被称作是进行相关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开端[1]。

2.1 服务供应链含义

对于服务供应链的含义,大多数学者主要从服务供应链的流程、服务供应链的功能角度、目标角度对其进行定义。

Lisa M.Ellram从流程角度对服务供应链进行定义。他认为服务供应链是指提供专业的服务过程中,从服务供应商到需求客户发生的各种管理活动,包括信息的管理、能力的管理、流程的管理和资金的管理[1]。

Dirk和Steve Kremper从服务供应链的功能方面对其定义做了阐述,提出服务供应链是在产品服务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服务计划的设定、资源的分配、产品配送和回收、产品的修理恢复等管理活动[2]。

申成霖等把物流服务供应链定义为一种新型供应链,它以集成物流服务企业为核心,以达到为物流需求方提供全方位的、优质全面的物流服务为目标。该定义指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目标,并描述了服务供应链的基本结构[3]。

高志军对前人研究总结之后提出以下概念: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以集成各项物流能力的物流服务集成商为核心企业,以客户物流服务需求为动力,通过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签订合同对服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4]。

2.2 产品供应链与服务供应链的异同

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有许多异同点,要深刻把握服务供应链的特点必须将二者区分开来。服务供应链提供的是一种综合全面的服务,给客户一种全程无缝式的服务体验。产品供应链主要是对企业生产的产品从生产地向消费地流动的管理。同时二者又具有相同点,无论是服务供应链还是产品供应链,都是从整体的思想出发,以全局的观点对整个流程进行最优化管理。

丁蕊分析了产品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的相似特征以及不同点。指出两者相似的特征包括产生背景、管理目标、管理思想及方法。但是由于服务产品和制造产品的差异,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又有很多本质区别,它们在体系结构、运作模式、稳定性以及协调性等很多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5]。

金浩通过列表的形式详细分析了物流服务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区别,指出了两者在体系结构、组织架构、管理目标、供应链的集成性、协调性、扩展性、稳定性、成员信息共享、供应链内信息传输、运营模式等方面的不同点[6]。

3 物流服务供应链产生机制

基于分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理论,一些学者提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产生机制。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产生是社会发展、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的。

刘伟华在《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合作的协调研究》一文中提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形成动因机制模型。从宏观角度看,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三方面动因包括外在拉动力、内在推动力和催化作用力[7]。外在拉动力主要指物流外包规模的扩大、物流服务需求种类的增加、物流服务标准的提高,这使得物流需求转向低成本、高效率。从内在推动力来看,主要表现为传统的物流企业服务模式存在不足,包括单个物流企业运营能力不足、服务功能有限等。这些不足对传统物流企业的变革是一种很强的内在推动力。同时其认为信息技术的促进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为催化剂,以上各种力量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物流企业向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变革。陈虎认为物流服务供应链形成原因主要是以下6个方面:(1)专业化发展与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2)物流服务供应链可以增强服务链渠道的核心竞争力;(3)物流服务供应链降低了供需双方交易成本;(4)更能满足商业运作对坏境变化的需要;(5)弥补了单一物流企业能力不足的缺陷;(6)技术与政策环境为物流专业化提供了可靠的保障[8]。两者基本上都是从外在环境、内在环境、催化力作用这三个方面,从静态角度来阐述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形成原因。

崔爱平通过对分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的阐述,解释了物流外包产生的理论基础,进而分析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动态演化过程[9]。首先是企业内部有物流职能的分离,之后有特殊的物流业兴起,他们一般只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接着企业中产生了物流内部一体化,它服务于整个产品供应链,此时又兴起了现代物流业,它能提供全面而专业的物流服务。随着顾客对物流服务要求的提高,最终产生了为产品供应链提供全面物流服务的物流服务供应链。

4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基本结构模型

物流服务供应链结构模型是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最基本的两级结构逐渐发展为多级链状结构,结构中成员也是更加丰富。

Choy K L等提出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基本结构是功能型服务提供商一物流服务集成商一客户[10]。

田宇认为在现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基本模式为“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供应商→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制造、零售企业”,其中物流服务集成商是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主导[11]。

申成霖认为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一种新型供应链,物流服务集成商将客户物流需求业务转包给各个功能型物流企业,其模式可表示为“功能型物流企业→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制造商→分销零售企业”。

刘伟华从供应链上下游角度分析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结构,并将其分为两级结构和多级结构。两级结构是“多个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物流服务集成商→客户(群)”,多级结构是在两级结构的基础上向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上游延伸,即增加了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供应商[12]。

闫秀霞等将物流服务按照功能分为仓储、运输、采购、配送、加工、包装六类,结合分包商、集成商、客户之间的增值流、信息流、服务流、资金流,提出了紧密包围状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结构[13]。

陈虎在闫秀霞研究的环形结构的基础上,将分包商扩展为仓储型供应商、运输型供应商、配送型供应商、包装型供应商等,将客户扩展为多个需求客户。

5 物流服务供应商管理

构建物流服务供应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寻找合适的物流服务提供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为物流服务需求者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本文主要从供应商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供应商的选择方法两方面做了综述研究。

5.1 供应商评价指标

供应商评价指标的选取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与所处环境而变化,在选取时要注意抓住重点,尽量做到综合考量。

丁蕊从能力指标、质量指标、信息化指标、风险性指标4个方面共提出19项二级指标,构建了完整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简称DEA)方法,将区间DEA模型应用到物流服务功能型供应商的评估选择,并提出了基于可能度的求解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齐宝库等从客户、财务、学习与发展、业务流程、绿色环保五个角度选取指标。闫秀霞等从顾客满意、物流能力状况、成本状况、协同发展能力、绿色竞争力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13]。

5.2 供应商的选择方法

田宇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角度对物流业务进行分包,综合运用AHP法和线性规划模型,运用实例研究方法讨论了多源供应商的选择和最优采购量的分配。

李红敏等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即ANP进行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14]。ANP模型的应用步骤主要包括问题的分析、ANP典型结构的构造、计算超矩阵权重和计算最终的排序结果。此外还以集成物流服务商W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方法进行了汇总,见表1。

表1 供应商的选择方法汇总

由表1可以看出,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也可以运用常用的评价选择方法进行量化分析。

6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

供应链协调是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指的是物流服务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之后,在物流服务提供过程中,供应链各成员积极地共享信息资源,对各种经营活动进行集成管理与决策,以期达到改进供应链各成员绩效,进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绩效的目标[15]。

刘伟华对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合作前、合作过程中及合作后分别进行了分析。在能力合作前主要研究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订单任务分配模型,该模型描述的是一个物流服务集成商如何将客户的需求订单分配给多个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问题;然后提出两级合作数量协调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在集成商把订单任务分配完之后,一个物流服务集成商如何确定与各个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服务能力采购数量的问题。在能力合作过程中,研究了有关物流服务供应链两级服务能力合作的质量协调,建立了质量监控模型;在能力合作后,主要研究了利润分配机制。

崔爱平、刘伟提出物流服务供应链作为一种能力链,其协调手段必须通过服务能力的调整与优化来实现[16]。在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下,其以期权契约的协调机制为理论基础研究了供应链中物流服务集成商与物流服务分包商物流能力的采购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利用期权契约可达到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完美协调。

鄢飞指出了集成型物流商与客户之间的前向协同,集成型物流商与功能型物流商之间的后向协同,功能型物流商之间的横向协同以及客户与功能型物流商之间的间向协同[17]。并分析了这些协同的特性、核心以及目标,清晰地揭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协同关系。

7 总结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研究可知,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内涵、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产生机制、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基本结构、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管理、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协调等方面。但是在以下研究方面还有些不足:(1)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基本的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结构,对更加复杂的多级供应链研究较少;(2)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结构中各成员组成供应链的条件要求研究不多;(3)现在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理论研究层面,对企业实践中是否运用以及如何运用的研究涉及较少。

[1]Lisa M Ellram,Wendy L T,Corey B.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Service Supply Chain[J].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4,(Fall):17-32.

[2]Dirk de Waart,Steve Kremper.5 Steps to Service Supply Chain Excellence[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2004,(1):28-36.

[3]申成霖,汪波.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决策问题[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72-75.

[4]高志军,刘伟,王岳峰.基于物流能力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J].中国市场,2009,(23):17-22.

[5]丁蕊.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供应商选择与优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6]金浩.基于服务供应链的海运物流企业物流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7]刘伟华.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合作的协调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8]陈虎.物流服务供应链绩效动态评价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9]崔爱平.基于供应链契约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优化与协调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8.

[10]Choy K L,Li C H.Managing uncertainty in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2007,7(1):19-25.

[11]田宇.物流服务供应链构建中的供应商选择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5):49-53

[12]刘伟华.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方法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J].工业工程,2011,(8):52-57.

[13]闫秀霞,孙林岩,王侃昌.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特性及其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11):969-974.

[14]李红敏,闫志中.基于ANP的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研究[J].现代企业,2014,(8):59-60.

[15]陆永明.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研究综述[J].科技与管理,2010,(1):106-109.

[16]崔爱平,刘伟,张旭.LSSC基本理论框架[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8,29(1):1-6.

[17]鄢飞.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同机理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服务供应商功能型供应商
功能型党支部发展的现实语境与发展展望
产品服务化供应链协调的收益激励机制
服务供应商参与煤炭交易中心平台治理的方式
功能型滚塑用聚乙烯材料的研究进展
导游服务供应商竞争下服务外包激励契约设计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推荐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