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的应用困境及应对方法

2015-02-18赵红梅

物流技术 2015年13期
关键词:网络应用不确定性关键

赵红梅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财经系,河北 石家庄 050000)

1 问题的提出

21世纪以来,世界村正在逐渐形成,信息技术成为世界村形成的重要引擎,各种经济网络规模迅速扩大且日趋复杂化,网络内各个环节相互之间的形成与作用机理越来越复杂,对各类复杂网络系统效率、应用策略及应用问题的研究应运而生。复杂网络理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网络模式,大大改变了社会对复杂外部世界的认识,消除了统计学、物理学、应用数学、社会学、信息工程等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促使其在经济、工程信息、社会等多方面均得到广泛运用。特别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也呈现出复杂化及网络化特征,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也不断增强,通过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科学性更强、适用性更高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适应供应链发展需要就成为必然。在供应链管理理念普遍实施的现状下,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网络应用问题逐渐引起国内专家学者的关注,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应用成为研究热点,一般的供应链网络模式如图1所示。

2 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的应用现状及困境

2.1 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网络应用现状

图1 供应链网络一般模式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复杂网络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运用相对滞后,虽然供应链管理的复杂网络受到众多学者青睐,但是由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较高,因此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王召波等(2007)研究指出,供应链网络大致可以划分为平行供应链网络、完全交叉供应链网络、部分交叉供应链网络三类,各类型供应链网络均反映了世界产品一体化发展的供求关系。叶笛(2011)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我国供应链管理进行了研究,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缺乏实证研究。李彬等(2012)从复杂网络理论角度对供应链管理的脆弱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适当增加供应链冗余、降低供应链网络非均匀性、目标及随机免疫等策略。供应链管理复杂网络的应用研究相对缺乏,国内针对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网络应用研究集中于理论层次,对供应链交易的关键环节的研究还相对匮乏,朱冰心等(2007)以飞利浦供应链网络为例,对其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节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贺磊(2012)以我国现代供应链管理网络为基础,结合复杂网络,运用计算机工程系统对其关键节点进行剖析,提出了复杂网络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策略。除此之外,Dirk Helbing(2006)、Marco Laumanns(2006)、S.D.Pathak(2007)等也对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网络运用进行了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为我国供应链管理复杂网络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2.2 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的应用困境

伴随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各个经济领域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供应链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强,供应链管理的网络化特征也越发明显,因此如何科学实现供应链管理,增强复杂供应链管理的科学性就成为关键,但是当前我国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网络运用还相对滞后,存在诸多问题。

(1)供应链网络小世界性的局限。20世纪90年代,复杂网络的小世界性就被提出,即复杂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相对较小及聚集系数相对较高的问题。供应链网络的平均长度指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距离平均数,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就是两个节点最短路径所包括的边数。供应链网络下产品流通的平均响应时间即为平均路径长度。在供应链复杂网络中平均响应时间越短,供应链供应的技术性就越强。但是当前我国供应链管理的复杂网络运用程度还相对较低,很难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节点响应时间进行缩短。供应链的聚集系数指某一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直接形成联系的实际变数与其他实际相连节点之间的可能最大边数的比率。网络中全部节点聚集系数得到的平均值即为网络聚集系数。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供应链各个环节企业主体相互合作,形成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主体,可以通过平均聚集系数来进行表示。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交换频率不断增加,但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运用也相对滞后,各个企业主体之间的合作程度也还相对较低。

(2)供应链网络无标度的制约。20世纪末,Barabdsi与Albert研究提出了B-A模型,该模型对无标度网络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无标度网络特征是度分布自相似结构与高度弥散性,即复杂网络存在节点度相对较大的节点。节点度指与某一节点相联系的节点边数目,或与某一节点相邻的节点数目。无标度网络特征使得大部分节点度的值都相对较低。在供应链复杂网络中,一般均有一个或者多个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以信息技术与其他节点建立联系,形成集供应、制造及销售于一体的供应体系,具有一定无标度性。但是这种无标度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复杂网络理论的应用程度。

(3)供应链网络不确定性的限制。在供应链管理中,增强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衔接效率,提升各个环节响应时间成为关键。但是在实际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供应过程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上下游企业正常运营活动的开展,供应链网络中某一环节响应时间延迟,那么对整个供应链均会产生一定影响,即向下游或上游传递,引起供应链偏差及不确定性的累积,该过程出现不确定性、典型性牛鞭效应,即需求信息向上游传递需求偏差逐层放大的问题,导致供应链产品库存不足或过高,进而降低供应链效率,影响方式如图2所示。

2.3 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应用困境的来源

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应用问题来源主要包括供应链本身结构复杂性、供应链主体不确定的行为方式、供应链内外部不确定性等,具体如下:

图2 供应链网络不确定性的影响机制

(1)供应链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复杂网络运用的难度,从图1可以看出,供应链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Ⅰ级、Ⅱ级)、消费终端等基本环节,各个环节中的主体都是相对较多的,如同一供应商必然面对不同的生产商,任意生产商Ak都将面临n个生产商,同理任意生产商Bk不仅面临n个供应商,还必然面临n个分销商,这种供应链的复杂性引起对复杂网络的运用难度较高,在理论支持与实践经验均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网络运用问题也就随之出现。

(2)供应链中主体行为方式存在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供应商供货不确定、生产过程不确定性及客户需求不确定性三个方面,其中供货商供货不确定性直接影响整个供应链运行,虽然供货商事先承诺交货量、交货时间,但是供货商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并不会做足存货,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可能由于机器故障、材料供应不足而引起无法及时供货。生产过程不确定性指供应链中生产商若优先安排某些项目或产品生产,就会延迟其他项目或产品生产,生产流程协调性将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运行。客户需求不确定性是根本的,终端消费者消费偏好容易因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购买倾向、购买行为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对订货量、订货反应时间产生影响,导致无法准确把握市场规律,对供应链稳定性造成冲击。

(3)供应链内外部环境均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网络应用问题。供应链网络不确定性不仅来自于供应链内部,还来自于供应链系统外部。供应链网络内部不确定性主要是供应商供货、生产及时性与可靠性、客户需求变动等方面的内容。供应链网络的外部不确定性则主要指由于地震、极端天气、火灾或恐怖袭击(如911事件)等引起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直接引起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运用发展滞后的问题。

3 应对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应用困境的方法选择

3.1 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网络应用的关键节点识别

为了有效应对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网络应用问题,必须建立合理的关键节点评价机制。本文运用节点运行效率来进行评价,构建关键运行节点识别模式,以应对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网络应用问题。一是对供应链复杂网络模式节点响应时间的控制,研究显示如果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衔接效率与最短响应时间存在反比,则衔接效率等于最短响应时间的倒数。如果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难以衔接,则最短响应时间趋于正向无穷大,那么衔接效率为零,因此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运行效率就是指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最短响应时间的平均数。二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网络下,各个节点之间不一定可以有效衔接,实际的供应链运行速度难以达到最优值,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增强供应链稳定性。结合上述对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运用效率的判断,那么供应链运行效率就成为识别关键节点的重要手段,即考察供应链中各个节点失效以后,网络效率变化情况,如果节点失效以后,可能引起供应链失效,则称为关键环节。在判断过程中,如果某一节点引起供应链运行效率最大损失,那么该节点就应该重点加以关注。

3.2 增强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应用的系统性

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运用具有小世界性、不确定性及无标度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运用的系统性,因此应着力提升供应链关键节点的衔接效率。一是以开放的供应链合作形式,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保持高度开放性,以一定标准建立准入机制,对现有企业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吸收对供应链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企业,以增强供应链稳定性。二是在供应链中实施标准化产品设计及流程设计机制,如对各个供应商进行优化设计,科学评价供应商,进行供应系统的优化,提升供应环节效率。三是必须培养供应链主体关键路径识别能力,从图1可以看出各个环节之间具有大量节点,因此识别关键节点就相当重要,对于提升企业运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四是增强供应链复杂网络可视性,大多数网络中部分企业实体在供应链下的发展时间较短,对供应链中上下游情况了解程度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的应用,那么通过增强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主体的相互了解程度,也可有效应对复杂网络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3.3 提升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运用的关键企业稳定性

供应链主体及主体行为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复杂网络的应用,特别是供应链中关键企业不确定性问题对供应链影响巨大,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供应链中关键企业不确定性,增强供应链中关键企业稳定性。一是可以构建重点节点企业的应急处理方案,事先建立供应链主体不稳定性的预防机制,在不确定性因素发生以后,及时做出有效应对,将对供应链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降低企业损失。但是如果关键企业并未做好应急预案,不仅可能引起关键企业重大损失,还可能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稳定。二是在供应链关键节点中选择多个供应主体,如果某一关键企业供应行为受到影响,在应急方案失效下不会影响整个供应链关键节点稳定性,可以有效规避单一关键企业的联动负面影响。三是保持关键节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经营战略的稳定性,减少关键节点企业经营变动引起的复杂网络运行效率较低的问题。避免供应链中关键企业发生剧烈政策变动与人力资源变动,将关键企业对供应链的影响降至最低,维持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

由于供应链管理中复杂网络应用的影响节点较多,容易引起供应链中断的问题,在供应链中断以后可以采取如下策略:一是在复杂网络下,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供应链网络中各个企业主体行为发生改变,供货响应时间、订货量也发生变化,可以从外部购入相应原材料及产能,增加供货量,防止突发事件对供应链平衡的影响。二是建立关键主体的递补机制,在关键主体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可以引入原系统中相对较弱的供应主体,将这类主体纳入应急预案之中,如果关键主体无法正常运行,可及时予以递补,以维持供应链稳定。

[1]张纪会,徐军芹.适应性供应链的复杂网络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2).

[2]王召波,李华.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J].物流技术,2007,(6).

[3]李靖,张永安.复杂网络理论在物流网络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流通经济,2011,(5).

[4]叶笛.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供应链网络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8).

[5]朱冰心,胡一竑.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供应链应急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07,(11).

猜你喜欢

网络应用不确定性关键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高考考好是关键
英镑或继续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交通领域中面向D2D的5G通信网络应用探析
具有不可测动态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网络应用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新媒体视阈下青少年网络应用行为探析
RELAP5再淹没临界后传热模型不确定性研究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