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选修民俗文化课程的意义

2015-02-14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余娟娟

语文知识 2015年3期
关键词:论著民俗文化语文

☉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余娟娟

浅谈学生选修民俗文化课程的意义

☉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余娟娟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设置成必修课、选修课两部分,实行学分制。选修课设计成五个系列: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针对文化论著研读这一点,新标准建议开设《中外文化论著选读》《先秦诸子论著选读》《文化论著专书精读》《中华文化寻根》《民俗文化专题》《社区文化专题》等选修课程。

文化论著研读可以使学生在系列教材的引导下阅读门类较为齐全的文化论著,接触世界文化,开拓视野,同时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树立一种科学研究态度和兼容多元文化的精神。本文结合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教材《中国民俗文化》,简单探讨选修民俗文化的课程意义。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体部分包括岁时年节、衣食住行、工艺技巧、婚丧嫁娶、礼节习俗、信仰禁忌、民间文学等七项内容,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民俗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物质文化内容,也有非物质文化内容。高中生选修这个教材,能很好地了解民族、宗教、婚姻、家庭、姓氏、天文、地理、历法、纪时、风俗、艺术、文教、汉字、文献等传统文化。

一、促进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必修课的教学因受到高考制度的影响,往往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那么,文化论著研读所呈现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熏陶功能,则可以成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共处的平台。

在语文工具性方面,通过选修民俗文化素材,学生的阅读、感悟、理解、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在人文性方面,通过不断吸收优秀的多元文化,能够让学生放眼全球,领略世界精神财富,构建和谐文化,形成富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的学习观。《中国民俗文化》的选文和链接加起来有近百篇,仅以第二单元“相关链接”中的《衣》为例加以说明:

裳,在《说文》为“常”的异体字。“常,下裙也。裳,常或从衣。”常、裙二字互训,说明裳就是裙。《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郑笺:“裳,昼日衣也。”又《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释名》:“裙,下裳也。裙,群也,联接群幅也。”怎样“联接裙幅”呢?《仪礼·丧服》郑注:“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古代布帛幅窄,只有二尺二寸。七幅,计五尺四寸。古代的“尺”短,即使如此,折合成今天的尺寸也有四米多了。

这段文字涵盖了古汉语的基础知识、文学典籍、服饰文化的详细介绍,学生完成研读任务后,必定会对作品中的“衣”“裳”“裙”产生更为清晰的认识。至于《说文》《诗经》《释名》等典籍的引用,又能够指引学生博采而增知。对于这些文言色彩较强的文字常常进行阅读,也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断地阅读这种有“营养”的古文段落,能帮助他们形成文言语感,更好地理解文意,有助于他们古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如某语文教师在讲解上面一段文字时,注意联系课内知识,让学生回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初闻涕泪满衣裳”“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等诗词,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加深印象,使他们对文言的理解也更为形象。

第五单元通过对《从跪拜到握手》《寒暄问答分谦敬》等传统礼节习俗的详尽介绍,让学生系统认识中国传统礼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通过批判的接受,强化学生的礼仪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孔子主张礼兴人和,谦恭礼让,宽容待人。荀子亦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在民俗文化的学习中少不了德与礼的转换,学到这些称谓、礼仪,就会逐步形成行为规范,通过这些外在形式就会不断内化为自觉的意识。民俗文化中的德与礼是有现实载体的,最显而易见的。名字、避讳、语言、行为、节日等一系列的民俗都是礼与德交互作用的成果,最容易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

前面我们提到过“载弄之璋”,但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何谓“弄璋”,甚至是“载弄之瓦”或“弄瓦”。通过研读,可知“璋”为玉器,状如半圭,古代朝聘、祭祀、丧葬、治军时用作礼器或信玉。东汉毛亨传:“半珪曰璋。裳,下之饰也。璋,臣之职也。”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礼异》:“古者安平用璧,兴事用圭,成功用璋。”“弄璋”即是祈祝所生男子长大后能为王为侯,执圭持璧,因而转化为日常所说的生男孩。同理,《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瓦”是纺砖,古代妇女纺织所用,后因称生女曰“弄瓦”。原来“重男轻女”思想自古有之,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被调动了。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学会完善自我,净化心灵,远离粗俗,进而拥有完善的人格。

二、感悟实实在在的民俗现象

语文能力的培养仅仅靠听讲、苦读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语文实践上,要内化为语文知识,形成自身的语文能力。民俗文化现象的搜集和探究活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形式。课本第四单元主要介绍了《故乡的婚礼》《山那面的人家》《红与白》,“梳理探究”板块要求学生考察婚礼、葬礼,讨论中国传统婚礼的仪式、仪式的涵义、仪式发生的变化,还要求学生将自己知道的婚礼写成一篇文章,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婚礼习俗。也可以让有条件的学生借助摄像机、照相机等现代拍摄工具记录自己所知的婚礼。大多数学生对参加此类活动很感兴趣,也很积极踊跃,原因是这种风俗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不遥远,搜集资料方便。

比如“媒”“妁”“嫁”“娶”“婚”“姻”“娉”“媾”等字反映了上古时期的婚姻制度与习俗。《说文解字·女部》:“娶,娶妇也。从女取声。”段玉裁注:“经典多假取为娶。”可见,古代“娶”“取”同源。《说文·又部》:“取,捕取也,从又耳。”从字形分析来看,“取”字本身有抢夺、掠夺之意,而《说文》“取妇也”亦可解释为“抢夺妇女”之意。由此可见,古代的媳妇不是用八人大桥娶进门的而是抢夺的,这真实地记录了上古掠夺婚姻制度的存在。掠夺婚制的主要特征是迎亲必须于黄昏日落时候进行,并以武力来掠夺他族的女子作为自己的妻子,在奴隶制时代的中国,抢劫妇女做妻妾的现象是普遍的。

除了掠夺婚制外,还有买卖婚制、互婚婚制、妻妾婚制、聘娶婚制,那么,学生应如何面对?例如《说文·女部》:“媒,谋也,谋合二姓者也。从女,某声。”段玉裁注曰:“虑难曰谋。《周礼·媒氏》注曰:‘媒之言谋也,谋合异类使和成者。’”“媒”字生动反映了聘娶的方式。那么,如何证明其他的婚姻方式?婚姻制度的演变历史过程如何?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学生们自己的努力。通过研究实践,学生们可以适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或整体感知、拓宽视野,或比较差异、分析异同,或探究原因、辩证推理,或搜集例证、详加解释。真正用心去做研读功课,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论辩能力、实践水平都会得到锻炼,学习能力的系统性也得以保证。

中国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促使青少年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的艺术风格,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于引导他们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顾之川.中国民俗文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刘发岑.人类婚姻史概论[M].成都:巴蜀书社,2010.

猜你喜欢

论著民俗文化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刘凤翥论著目录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