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5-02-14薛静张怀志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导学式学案自学

薛静,张怀志

“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薛静,张怀志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中,陕西延安716000)

“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以“成功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为“预习自学—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检测过关”;“成功学案”的研制与学习小组建设是实施“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重点工作;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是学生成功、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由之路。

成功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实践

利用学案导学、构建高效课堂,在当前基础教育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我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形成了“成功学案导学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申报的陕西省教育科研课题“‘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于2010年立项为“十一五”规划课题。“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基本理念

“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成功教育”理论为指导。上海闸北八中刘京海提出并实践的成功教育理论,中华成功教育研究会李诚忠的成功教育理念,为“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李诚忠教授及成功教育实践学校河南商丘兴华学校的老师来学校做培训,广大教师确立了“三个相信”的教育理念: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教育过程突出成功教育的“三个要素”:积极的期望,成功的机会,鼓励性评价。

“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以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宗旨,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体现在课堂中。一是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要突出三维目标,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课堂中的学生,是主人、主角,“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的一切活动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二是构建“以学为本”的课堂,课堂的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学”,教是为了“学”,教师的作用在于“导学”;学生要转变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展露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积极思维分析问题,自主合作解决问题。三是构建“以成功为本”的课堂,倡导发展性的课堂评价观,让鼓励、赞赏充溢课堂,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主动学习、大胆展示、获得成功体验。

“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建构主义为强大理论源泉。建构主义理论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的是“学”。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可概括为:(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进入情境—把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二、“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及规范

“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的,基本思路是用“成功学案”导学,突出预习环节,学生先学,然后根据学习情况进行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教师精讲助学精要点评。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课堂“以学生的学为本”的目标。

(一)、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

新课堂模式的操作流程一般为四个环节:“预习自学——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检测过关”

预习自学:学生先自学,以“成功学案”为学习“路线图”,紧紧围绕课本学习,理解主要内容,发现疑难问题和不懂的地方。合作探究:对不懂的和有疑惑的问题,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先一对一进行小讨论,然后全组进行大讨论,解决疑惑和问题,交流收获。展示点评:展示本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学习成果,同时师生对主要内容再进一步进行精要点评、归纳总结和提升。检测过关:课堂最后,让学生进行小结梳理,反思目标是否完成,并及时进行效果检测。

教学流程不机械教条,不搞“一刀切”,根据学生、学科、课型、内容等情况灵活运用,鼓励创新。

(二)各环节的基本规范

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各环节的的主要方法和基本规范。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这样的过程,才能形成符合教学实际的操作方法。

1、“预习自学”基本规范

以“成功学案”为学习“路线图”,紧紧围绕课本学习,独立思考,理解主要内容,解决学案提出的问题,发现疑惑和不懂之处。①根据学科、年级的差异可选择课前预习或课堂预习。如果是课前预习,应在课前批改和检查学案,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课堂上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确定预习时不清楚内容和不懂内容,以便随后进行讨论。②如果是课堂自学,要求老师当堂展示学习目标,布置自学内容,同时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预习自学。在此过程中老师要督促和指导学生自学。③学生对于基础知识要边读边勾画,重点知识进行重点记忆。要通过自主学习明确自己的疑难问题,并用双色笔标注下来,以便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讨论效率。④坚决避免“找答案”式的自学,要以课本、学案为主,合理使用资料。通过独立思考,理解、掌握所学内容,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不唯所谓的“答案”。

2、“合作探究”基本规范

根据学案完成情况,把疑惑和不懂之处集中起来,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先按AABBCC的“对子”分层“对学”,然后全组讨论。讨论时间把握在10分钟左右。①老师安排完任务,每一名同学要情绪高涨、积极投入,热烈讨论。②讨论由学科组长负责组织,对有疑惑或不懂的问题先进行一对一讨论,也就是“对学”。③“对学”后,学科组长负责把“对学”结果进行汇总,对有疑惑或不懂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即“群学”,共同解决问题。④“群学”时所有同学起立讨论。讨论后如果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其他组求助,也可向老师求助。⑤小组长控制讨论的节奏,指导好讨论的方法,做到有序讨论,提高讨论效率。要安排“兵教兵”,要在学案上做好记录,准备展示交流。⑥小组长要注意讨论的灵活性,先讨论重点的问题,普遍性的问题,做到有效、高效讨论。⑦讨论过程中,发言的同学要突出重点,尽量清晰、简练阐述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组内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发言。⑧讨论过程中,老师要及时了解各组学生讨论状况,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并为下面的点拨做准备。

3、“展示点评”基本规范

展示本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学习成果,同时师生对主要内容再进一步进行精要点评、归纳总结和提升。展示、点评时间把握在15分钟左右,展示内容老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在讨论结束后展示,也可在讨论过程中展示。①讨论过程中的展示:对于理科的解题过程和文科的一些大篇幅板书展示,学生讨论时可以首先讨论本组要展示的问题,之后由组长指定本组学生上黑板展示。其他同学再对其他题目进行讨论。②对于口头展示或板书内容少的内容可以安排在讨论后展示,口头展示要脱稿,要求表达流畅,条理清晰。展示过程中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好记录。③展示时,尽量做到简洁、高效,重点分析题意、思路、方法、规律、易错点等,不在细小的问题上纠缠。展示要迅速,不拖沓,不耽误一秒。④展示的同学板书过程中,老师要安排好非展示同学任务。⑤老师要合理选择展示的问题,80%的同学都会的问题不展示,一般问题由组内“小展示”,重点、难点、关键问题安排班级“大展示”。⑥对于展示内容一定要有点评,可先让学生点评,再由老师根据情况给予及时点评、点拨。⑦点评过程,所有同学要积极参与、用心倾听,并善于补充、质疑、拓展,善于开展创新思维,提出创新的问题。要养成用红笔修改学案和在教材上勾画的习惯。⑧学生点评时,教师要走到学生中,要做一个倾听者,合作者;尽量不要打断学生的点评,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⑨学生可先点评展示过程,再点评展示的内容,重点点评思路、方法,总结规律,并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问题。⑩老师的精要点拨一般可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展示和点评情况进行评价;二是解答疑难问题,补充学生遗漏的要点;三是对重点问题进行讲解、拓展和提升,重点梳理方法,总结规律,找出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

4、“检测过关”基本规范

课堂最后5分钟左右,让学生进行小结梳理,反思目标是否完成,并及时进行效果检测。①学生反思当堂所学内容,整理学案要点。②当堂检测,过关落实。检测题目要有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③检查方式,可以利用导学案上题目,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可以学生之间互查。④抓课后整理。要引导学生养成反思总结习惯,将重要的思路、方法、规律等关键点,用双色笔醒目地标注。⑤抓巩固落实,人人过关。要督促学生完成规定的训练任务,学案要认真检查批改。要发挥小组长、学科组长的作用,让每个同学做到堂堂清、天天清。⑥要培训学生用好“双色笔、活页夹、纠错本”这三件宝。

在教学实际中,不一定追求“预习自学、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检测过关”环节的完整。可以侧重某些环节,形成预习自学型、预习讨论型、讨论展示型、展示检测型等不同特点的课型。也可以在一节课内上述流程有几个小的循环。根据学科、年级、教学内容等的特点,创新地运用流程,不拘泥于形式,不机械教条。

三、构建“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两个重点

实施“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要重点抓好“成功学案”的研制与学习小组建设这两项工作。

“成功学案”是教师在把握课程核心理念的基础上,以教学内容为素材,根据学生情况编制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其作用可以认为是学生自学的“路线图”,同时包含学习方法指导,具有“导学”作用,相当于“无言的老师”。“成功学案”经过几个轮次的修改完善,一般包含四个环节:自学、量学、用学、思学。自学:精心设计主要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和课本,自学重点内容。量学:学生通过自我检测、互查互教的方式完成设计的题目,检测自学效果。用学:即课堂作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检测巩固知识、形成能力。思学:即学后反思。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与精讲(即助学)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不写在学案上。学案模式不搞“一刀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特点,各备课组不断改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功学案”模式,如“知识链接—自主学习与探究—基础演练—能力拓展”、“知识链接—自主阅读—品读鉴赏—探究拓展”、“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展示质疑—课堂测评”等。“成功学案”的研制过程充分体现集体智慧,一般经历四个步骤:即“一人主备—形成个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个性创新—形成特案”、“课后反思—形成新案”。

“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环节还在于学习小组建设。组建学习小组,使得改变满堂灌的“师本课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成为可能。自学之后,以小组为单位两人或六人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展示、大展示,学生的学习激情得到充分调动,课堂的信息量、思维密度大增,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大增,“生本课堂”成为了现实。“学习小组建设”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小组组建与分工。从男女、特长、性格、成绩等方面综合考虑,科学、均衡划分小组,一般6人一组,分为A B C三个层次,A是综合能力较好的,对学、互助按(AA BB CC)分层进行。每个小组设有组长、学科组长。二是小组合作与交流。小组的合作交流应采取多种形式,如游戏竞赛式、互问互答式、辩论式、协商式等,目的是让每位同学都参与。每个人就探究的问题先独立思考,再分别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由本组代表在全班陈述。三是小组长的人选及培训。组长一般要有较强管理协调能力;人缘、性格较好;有一定的特长;积极向上有进取心;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学习成绩良好。这样的人选可能很少,关键在于培养和培训,小组长能力的提高、小组学习习惯的养成,培训是关键。四是小组学习的评价。各班设立专门机构,制定本班小组学习的评价办法,主要评价内容、方法以及激励表彰等,学校层面每学期对学习小组进行表彰奖励。五是小组文化建设。每组有组名、组训、组牌、组规,各组在教室或外墙办专栏等,展示本组面貌与特色。各小组的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重在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情感与友谊,使组员团结互助、凝心聚力、共同进步。

四、构建“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体会

“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了根本转变,“学本课堂”、“生本课堂”逐步成为现实,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进入课堂,看到的是学生愉快的表情、热烈讨论的场面,学生抢答问题、积极登台展示、争着补充,前后黑板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走下了讲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优生的成绩有一定提高,而差生的比例有所减少。如以往八年级时,学生有两极分化现象,一些学生学业成绩有较大下滑,但课改以来这种状况明显减少,课改初步达到了‘差者成优,优者更优’的目的。学生不仅仅提高了学习成绩,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表达能力、思辨能力提高,对待学习有激情,日常生活精神面貌昂扬向上,这些都表明学生整体素质有了提高。

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得教师教育理念有了实质的转变,专业成长步伐加快;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能自主学习,在各方面都由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通过班级文化、走廊文化、班训操训、大课间操、家长会等,创造了一个和谐健康、催人向上的文化氛围。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成为学校内涵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实践中要做好“五个加强”工作,即加强学案的研制、加强小组建设、加强课堂展示、加强课后管理、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在学案研制的过程中,统一教师的认识与教学行为,在抓学习小组建设、学生培训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每一届学生都是不同的,在实践新课堂教学模式并使之不断完善、丰富的过程中,就会不断促进学生成功、教师成长、学校发展。

[1]丰建胜.教是为了不教[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李炳亭.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3]吴中民.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与方法[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G632.4[

]A[文献标识码]1674-6198(2015)01-0062-03

2015-01-12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成功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GH 10266)研究成果。

薛静(1965-),男,陕西子长人,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学教育管理与研究;张怀志(1964-),男,陕西志丹人,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导学式学案自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乡愁导学案
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