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铮铮铁汉 魂归故里——记国民革命军二百师师长戴安澜

2015-02-14作者丨乔玲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台声 2015年3期
关键词:铁汉昆仑将军

作者丨乔玲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戴安澜,又名戴炳阳,原名衍功,号海鸥。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安徽公学高中部;1924年,投奔国民革命军;1926年,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役;1933年,参加古北口长城抗战;1937年8月,升任第25师73旅旅长。

“七七事变”后,面对国家危亡,戴安澜以一个军人的天职投身抗日救国之中。他曾打算化名“戈挥日”,开展游击抗日活动。“戈”乃“戴”之偏旁,保留戴姓之意,“挥日”二字则表达他对日作战的勇气与决心。并于此时镌刻了一枚玛瑙章,长约3.3厘米,章切面为边长1.6厘米的正方形,阳刻篆体“铁汉”二字,布局端庄,笔划遒劲。1938年,戴安澜带着这枚印章参加了台儿庄战役,表达自己要以“铁汉”的精神,来激励自己英勇作战。战斗中,戴安澜率部发扬“铁汉”精神,抵抗日军的疯狂进攻,从而取得了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庄,迫敌后撤的胜利,为民族战争的最后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戴安澜正是抱着这样的“铁汉”精神,参加了后来一系列的抗击日军的战斗。1938年8月,率部参加了武汉会战的外围战;1939年1月5日,升任第五军第200师师长。同年5月,率部参加抗击日军进犯的随(县)枣(阳)之战。6月17日,晋升陆军少将。9月,参加长沙保卫战。11月,参加桂南昆仑关战役。此役虽然未能阻止日军前进,但这是日军自钦州湾、防城港登陆后遇到的最激烈抵抗,战斗进行了两天两夜。11月18日,中国军队反攻,戴安澜指挥200师和荣誉第一师一举攻克昆仑关高地,后又被日军夺去。戴安澜亲率两个团兵力,以大刀、铲刀和血肉之躯,向昆仑关最后一道大门——界首阵地发起猛攻。经过三失三得的争夺战,最终取得了昆仑关大捷。昆仑关战役,苦战一月,毙敌6000,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第5师团第12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

2003年在重庆第二次世界大战学会的一次学术会上,抗战馆文保部同志,邂逅了戴安澜将军之子戴澄东先生,会议间隙和戴先生聊起其父戴安澜先生的抗战事迹,国防大学马骏教授与戴先生攀谈问有没有什么父亲留下来的抗战文物,戴先生讲存有父亲牺牲后举行追悼会时各界的挽联存根,抗战馆很感兴趣,希望能征集入馆。此后,戴先生征求自己的哥哥姐姐的意见,于2005年7月7日,戴澄东与长兄戴复东、姐姐戴蟠篱专程来京捐赠了戴安澜将军的“铁汉”印章和6册戴安澜将军挽联存根。这两件套抗战文物生动反映了戴安澜将军在抗日反侵略战争中,以国家、民族的危亡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抗敌的决心。其中“铁汉”印章是他参加徐州会战前夕,为表示自己要成为一名铮铮铁汉、为捍卫国家的独立而战的决心而专门制作的。将,谱写了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初,中国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3月18日至28日,戴安澜率部与日军在缅甸同古与日军决战,第200师以9000人的队伍,抗击两万多日军,使日军遭受了南侵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挫败。这也是远征军入缅作战的首次胜利。为此,戴安澜牺牲后,美国政府为表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1942年10月29日,向其颁授懋绩勋章一枚,戴安澜将军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的命令中说:“中华民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1942年4月,戴安澜挥师克复了棠吉城。史迪威也称赞说:“近代立功异域,扬大汉之声威者殆以戴安澜将军为第一人。”

但此时局部战斗的胜利,已无法遏止整个缅甸战场上中英盟军的疾速溃败。日军第56军团除策应正面应战外,继续秘密穿越缅泰边境1500公里的原始大森林,并神出鬼没地出现在后方腊戍、密支那等城的中国守军面前。同年5月16日,第200师在朗科地区,突遭敌重兵伏击。在密林中鏖战了两昼夜后,18日夜全师突出重围,戴安澜不幸被流弹击中,胸腹部受伤,在担架上仍继续指挥战斗。26日傍晚,200师与敌周旋至缅甸一处名叫茅邦的克钦山寨时,因伤口溃烂感染,戴安澜将军不幸牺牲,年仅38岁。当时缅境无木棺,戴安澜部下将其护送回国,途经保山、昆明、贵阳、柳州等地,至广西全州。

1943年4月1日,在广西全州湘山寺,隆重举行戴安澜将军的国葬仪式。 正是在这次国葬仪式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挽联、挽词、挽诗等,前文所述挽联存根即为当时留存。该存根簿收录了戴安澜将军灵柩回国,一路上社会各界致祭的挽诗、挽词和挽联。包括朱德、彭德怀、蒋中正、林森、张治中、陈诚、徐永昌、王宠惠、吴铁城、李济深、白崇禧、李宗仁、龙云、商震、余汉谋、罗卓英、郑庭笈、蒋梦麟等国共两党许多军政要人以及云南、广西、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等社会各界人士的挽诗、挽词和挽联,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戴安澜将军的敬仰与爱戴,对将军殉国的悲愤和痛惜。其中,毛泽东为纪念戴安澜将军赋诗《海鸥将军千古》:“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朱德、彭德怀联名诗作,上联: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下联: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周恩来题写了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孙立人亦称赞戴安澜:“伟哉将军,战绩辉煌。”

1942年戴将军殉国后,灵柩先葬于云南昆明圆通寺,1944年移葬于贵阳花溪河畔的葫芦坡。1947年,迁葬至与其故乡一江之隔的安徽芜湖,墓地择定小赭山南坡,同年5月3日举行灵柩典礼,国民党政府国防部特派司令长官杜聿明、装甲兵总司令徐庭瑶和整编第88师师长马师恭等专程前往芜湖参加典礼。此后,戴安澜将军的墓地几经重修,芜湖市人民政府于1979年重新整修了墓地,并树立了石碑。左碑铭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颖超等先辈当年题赠的挽诗、挽词、挽联,右碑是将军生平简历,中碑是王昆仑所题“戴安澜烈士墓”。墓区林木茂盛,松柏长青,瞻仰的人们,终年不绝。

猜你喜欢

铁汉昆仑将军
劫河
我在南昌 你在哪
跨越昆仑
我家的“将军”
“陇上铁汉”安维峻:有一颗无所畏惧的爱国之心
将军
万荣县:首演廉政蒲剧《铁汉公薛瑄》
将军驾到
夕阳的温度
将军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