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似看山不喜平
——例谈“曲问”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5-02-13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中学董金刚

语文知识 2015年10期
关键词:感叹号范进句号

☉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中学 董金刚

“问”似看山不喜平
——例谈“曲问”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中学董金刚

提问是推动课堂阅读教学的常规手段、重要手段。提升问题质量、优化提问设计,是研究与改进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路径之一。近段时间,在研读名师课例和反思自身实践的过程中,我对“曲问”提问手法及其教学效果有了较多认识。

“曲问”,顾名思义,即迂回曲折地问、旁敲侧击地问,有别于直奔目标的“直问”。“曲问”手法可化难为易,提示路径;可变呆为趣,遥叮意图;也可小处着眼,透视个性。

一、化难为易,提示路径

赏析重要句段在文章内容、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的一项学习内容。面对精彩的句段,学生往往不知从哪里入手、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思考与探究,教师应如何设计提问,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探究指导呢?

江苏特级教师柳咏梅执教巴金先生的《月》时,在听读课文,圈出、赏析文中表现月的特点的短语或句子之后,设计了“话题研讨”活动:“因为有了第四段……”指导学生开展了丰富的赏析活动——

因为有了第四段,第三段中“我”的“这感觉”就得以展开描述。

因为有了第四段,我们从“海上”“山间”“园内”“街中”“露台上”这五个地点的转移看到了地点的改变、视野的改变———由大而小、由远而近;它们代表了整个世间,让我们感受到整个社会“寒光冷气”无处不在(这是空间上的月光寒冷)。

因为有了第四段,我们体会到了“侵”字传神地表现出这股“寒光冷气”的威力和不可抗拒。

因为有了第四段,我们看到明明是夏天,可是“我”却想起“冬季的深夜”,想起那种“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感觉,让我们感受到现实生活给人心灵上以冬季一般的严寒,“寒光冷气”无时不在(这是时间上的月光寒冷)。

因为有了第四段,我们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感受看到了抒惰主人公孤独的身影,听到了他内在的独语,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由外而内、由衣服到内心都“积霜”的剔样惰绪。

因为有了第四段,使文章意境由空远转而贴近生活,由简单的望月转而感悟现实,立意厚重起来。

因为有了第四段,第五段“的确,月光冷得很”的感慨便有了支撑。

因为有了第四段……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柳老师直奔主题地问学生:“第四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将会是怎样的沉闷无趣、生硬艰涩。柳老师的“曲问”设计,表面上是给了学生一个表达发现的句式,实际上是给学生提示了一个思考探究的路径——“因为有了第四段……”这句话引导学生考察全文其他段落、句子、词语与第四段的关联之处,最终,学生发现了第四段在文本内容、意境创设、结构设计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地达成了段落赏析的教学目标。

二、变呆为趣,遥叩意图

赏析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环境设置等方面的独特匠心,把握作品独特的文学意义与时代价值,是小说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果教师一直采用“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等直问设计,学生久听生厌,课堂教学将会步入程式化、机械化的泥淖。如何运用“曲问”手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生动性呢?我校青年教师刘刚执教《范进中举》时,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师:刚才同学们快速读完了课文,基本把握了小说的情节。如果把这篇小说改编成一则新闻,请你为它拟一个标题。

(生思考)

生1:范进老年中举。

生2:范进中举后发疯。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抓住了要点:“中举”和“发疯”……

众生:还有人物“范进”。

师(惊讶):是吗?“范进”写进标题真的合适吗?

(生思考)

生3:合适,因为小说的题目就是“范进中举”。

生4:不合适,因为“范进”当时不是什么知名人物,写进标题也不会吸引眼球。

师:你的题目是什么?

生4:广东一考生中举后发疯。

师:你的阅读很仔细,抓住了考生的籍贵。大家认为哪个标题好?

生5:最后一个好。用“广东一考生”符合实际,又比较具有代表性,中举后发疯是当时一些人的生存写照,具有普遍性。

“如果把这篇小说改编成一则新闻,请你为它拟一个标题。”当刘老师提出这一要求时,我和其他听课老师都感到很吃惊。这是一节小说阅读赏析课,适合用新闻阅读的方式来学习吗?直到听完师生后面的探讨,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刘刚老师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到“中举发疯”的普遍性,进而认识“范进”们生存的时代特征和悲剧人生。

这个表面看起来似乎“离题万里”的“怪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一问题本身具有核心思考点,明晰地导向作品人物塑造的典型意义;二是这一“曲问”设计富有思维冲击力和机趣,把常见的古板提问“通过范进这个艺术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创新为有趣的“如果把这篇小说改编成一则新闻,请你为它拟一个标题”,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小处着眼,透视个性

散文是个体情怀的见证。对于散文阅读教学,王荣生教授在《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中指出:“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作者的独特认知情感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散文的精妙处,阅读散文的动人处,在于细腻,在于丰富,唯有通过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我们才能感受、体认、分享它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散文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走向“这一篇”的语句章法处,走向丰富甚至复杂处,走向细腻甚至细微处,体认作者的独特个性。执教南帆《蚂蚁》(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时,我是这样引领学生感受体认作者的个性特质的:

师:再次聚焦这句话“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一般情况下,这句话后面要用哪种标点呢?

生(齐):感叹号。

师:但是作者用的是哪种标点呢?用的竞然是句号。

(课件展示)

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

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南帆)

师:我们试读这两句话,感叹号与句号有什么样的区别?

(生读两句话,读出不同的语气)

师:用感叹号,我们应该读出句子——

生1:浓烈的感情。

师:那么,用了句号后,这个句子就读得——

生2:含蓄。

生3:意味深长。

师:“意味深长”,很好的概括。这里的深长的“意味”还属于感情方面吗?

生(齐):不属于。

生4:是感悟,不是感情。

师:感叹号抒发的是浓烈的感情,句号则重在传达深沉的感悟。这里,我们由一个小小的句号,品出了作者南帆独特的创作状态、心理特点,可以说——

生5:节制情感,张扬理性。

师:由此可见,作者南帆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生(齐):理性。

师:这里,作者用句号意在突出他理性冷峻的感悟与思索,而不是为了抒发感情。南帆是对蚂蚁、对生命心存敬畏的人,是情感悠烈而思维冷静的学者。

师:我们走近作者南帆。

(课件展示)

南帆,原名张帆,1957年生,福建福州人。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84年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文学研究所所长,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帆在学术研究之余,也以符号学、精神分析学或社会学的眼光考察日常社会的种种景象,创作“智性散文”,出版有散文集《文明七巧板》《星空与植物》《叮访感觉》《追问往昔》等。

师:有的词语也许我们不太理解,其实现在也不需要理解,我们只需要记下一个关键词——(生齐答)“智性散文”。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陈日亮先生这样评价南帆:

(课件展示)

南帆的散文以智性和理趣见长,他的冷峻的观察与思考,总能深入叙事的肌理,又以其独有的凝练娴熟的笔墨写出。(特级教师陈日亮)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辨析感叹号与句号的不同表达效果,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了学生对文章深层解读的兴趣,有效引导学生感受与体认了《蚂蚁》“这一篇”文本的个性、南帆“这一位”散文家独特的情感认知特点。

“问”似看山不喜平,机巧的“曲问”,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化解课文教学的难点,还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猜你喜欢

感叹号范进句号
句号
范进中彩
句号失踪记
句号
感叹号
句号提意见
《范进中举》缩写
感叹号大王(上)
范进减肥
感叹号不可随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