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

2015-02-13李华李彬徐爱华吕晓颖孙永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导尿管尿量间歇

李华,李彬,徐爱华,吕晓颖,孙永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沈阳 110001)

·短篇论著·

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

Effect of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on Bladd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李华,李彬,徐爱华,吕晓颖,孙永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沈阳 110001)

探讨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将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导尿,比较2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间歇导尿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间歇导尿;脊髓损伤;膀胱功能;泌尿系感染

脊髓损伤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外伤性中枢神经受损,不但能够导致四肢出现瘫痪或者截瘫,而且还会造成膀胱功能障碍,发生尿潴留、尿失禁等并发症而导致尿路感染,加大了患者的死亡率[1]。相关研究表明,反复出现尿路感染和肾功能不全是造成脊髓损伤患者晚期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2]。所以有效恢复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对加快疾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留置导尿是改善尿潴留的传统方法,尽管其有助于恢复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但是长时间留置尿管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了间歇导尿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8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脊髓损伤诊断标准[3]。根据导尿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导尿法,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法。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27~54岁,平均年龄(36.5± 4.9)岁;损伤类型:胸髓损伤35例,颈髓损伤8例,腰髓损伤6例。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25~53岁,平均年龄为(37.2±5.1)岁;损伤类型:胸髓损伤32例,颈髓损伤9例,腰髓损伤8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脊髓损伤类型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14号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无菌导尿术留置导尿,导尿管1周换1次,插入导尿管时不仅要动作轻柔而且要深浅适当,将10 mL水注入气囊中,每日2次用0.2%洗必泰无菌棉球对患者的会阴和尿道口以及导尿管近端进行消毒。指导和鼓励患者尽量多饮水,引流袋每隔3~4 h放1次,每次的放尿量应该不多于500 mL。开放尿管时医护人员应该指导患者积极的配合使用腹力,通过自己的意念来进行排尿。引流袋需每3 d更换1次,保持患者会阴部位的清洁,便后对会阴部位进行清洗,保持导尿管的通畅。若患者尿袋的高度高于患者的膀胱位置时应该将尿管夹闭,防止发生逆行感染。

1.2.2 观察组:除了给予与对照组相同的护理之外,还制定具体的饮水计划,要求患者按照计划饮水。夹闭尿管期间,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学习拔除尿管后的皮肤护理方法,告知患者间歇导尿的临床意义,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选择合适的尿液接引器,根据医师的要求拔除尿管,进行间歇导尿。具体方法如下:按照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和水等液体的摄入量来制订患者每日的导尿时间和次数;导尿时间受个体差异的影响,一般为每日4~6次,对于存在完全尿潴留不能进行自主排尿的患者,应该每日导尿5~6次,且对患者的下腹部进行按摩护理,然后按压患者的膀胱区。2次导尿之间的自动排尿能够>100 mL、膀胱残余尿量<300 mL的患者,可以每隔6 h进行1次导尿;2次导尿之间自动排尿能够>200 mL、膀胱残余尿量<200 mL的患者,可以每隔8 h进行1次导尿;对于膀胱残余尿量<80 mL或膀胱容量<20 mL的患者,可以暂停导尿。

1.3 观察指标

1.3.1 膀胱功能:每周观察患者的自主排尿、膀胱内残余尿量以及膀胱容量等。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情况。

1.3.2 尿路感染: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的情况。尿路感染判定标准[4]:在尿液中发现脓细胞或者白细胞数量>10个/高倍视野,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连续2次>105/mL。

1.4 临床疗效评价

将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个层次。(1)痊愈:患者能够自动排尿,且膀胱残余尿量为0~50 mL;(2)显效:患者能够自动排尿,膀胱残余尿量超过正常范围;(3)有效:患者偶尔能够自动排尿,膀胱残余尿量超过正常范围,需实施间歇导尿以排空膀胱残余尿;(4)无效:患者不能自动排尿,要实施留置导尿或者膀胱造瘘。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膀胱功能比较

观察组患者自主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残余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膀胱容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加(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膀胱功能比较

2.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χ2= 5.478,P<0.05),尿路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χ2=6.023,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患者脊髓受损后,由于膀胱平滑肌麻痹,排尿反射功能丧失或膀胱括约肌功能丧失而引起尿潴留,长时间可引起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妨碍并延迟膀胱反射功能的建立[5]。所以对脊髓损伤患者而言,尽早实施正确的泌尿处理,不但可有效防止泌尿系感染,而且还可避免因膀胱过度膨胀引起的逼尿肌受损,从而改善膀胱功能。

绝大部分脊髓损伤患者都会出现尿潴留,临床上必须采用导尿术引流尿液。传统的留置导尿管法尽管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尿潴留症状,但是长期留置导尿管却存在一些危害,主要包括[6]:(1)因尿管的机械刺激使膀胱尿道无菌状态受损,易引起泌尿系感染或形成结石,反复发生泌尿系感染则易引起肾衰竭,甚至导致脊髓损伤、患者死亡;(2)长时间留置导尿管会导致患者膀胱失去储存尿液的功能,因长期缺乏收缩、扩张的刺激,很易引起膀胱发生纤维化和挛缩,使膀胱很难恢复尿液储存的功能;(3)频繁更换导尿管易使尿道受损;(4)长时间留置导尿管也不利于患者出院后进行日常护理。近年的相关研究表明,利用间歇导尿法不但可以降低尿道感染发生率,而且还有助于膀胱功能有效恢复,目前该方法已经成为了临床中最常用的膀胱管理方法[7]。该方法可以促进脊髓受损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使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降低;严格依照饮水计划饮水,防止膀胱膨胀过度,而膀胱周期扩张还能够刺激膀胱功能的恢复;不仅可以预防患者膀胱内压力的增加,也可以适当的充胀膀胱以确保黏膜血运充足,降低感染概率;避免了长时间留置导尿管造成的并发症[8]。与传统留置导尿法相比,间歇导尿法克服了其缺点,该方法能够获得接近生理性的最佳状态,可以防止患者膀胱的过度充盈,降低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降低膀胱残余尿量[9]。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以及膀胱容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尿路感染发生率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故提示间歇导尿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

总之,间歇导尿能够使脊髓损伤患者较快的恢复自主排尿的功能,减少残余尿量,增大膀胱容量,临床疗效好;还可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安全性高。

[1]唐芳.对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实施个性化饮水计划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2):135-137.

[2]陈舜喜.不同导尿方式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康复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0):1078-1080.

[3]陈孝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吴姁怿.间歇导尿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4):12-13.

[5]邓雪莉.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间歇导尿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1):92-94.

[6]巨宝兰.膀胱扳机点叩击结合康复治疗重建脊髓损伤后反射性膀胱的临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0):59-61.

[7]朱俐.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的观察及康复护理效果评价[J].现代养生,2014,(8):222-223.

[8]凌泽凤.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5):74-75.

[9]欧小梅.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115-117.

(编辑 陈 姜)

R493

B

0258-4646(2015)12-1146-03

李华(1973-),女,护师,专科.

孙永新,E-mail:sunyxjp@hotmail.com

2015-04-24

网络出版时间:

猜你喜欢

导尿管尿量间歇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间歇俯卧位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靖边畔沟长6油层采油制度效益研究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