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探析

2015-02-12廖荣军焦得刚

铜陵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先进性学生党员价值观

廖荣军焦得刚

(1.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2.铜陵学院 安徽 铜陵 244000)

政法论坛

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探析

廖荣军1焦得刚2

(1.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2.铜陵学院 安徽 铜陵 244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中的贯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切合实际地加以具体凝炼,实践环节上要重视完善教育过程、健全教育制度、创新教育方法、打造教育平台、塑造教育品牌等,要积极探索新媒介技术的运用,注重提高学生新媒介技术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党员教育;实践;新媒介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承载者、创新者和传播者。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因此,从一定层面上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关乎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增强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成为党在新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1]

一、凝练特色,加强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在大学生党员中开展先进性教育最根本的行动就是落实好中央16号文件,具体的实施过程应该根据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学生特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凝炼,使得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有过程、有制度、有方法、有平台、有品牌,形成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工作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中的贯彻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凝炼,凝炼的思路主要概括为立足出发点、紧抓着力点、把握关键点、夯实支撑点,具体为:

1.立足公民与公德教育,这是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出发点。学生党员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能够模范地践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规范,能够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准则,努力实践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提供学生的德行修养,强化学生的规范认同,凝聚学生的道德共识。[2]公民和公德意识教育实际上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责任感教育、奉献精神教育、团队意识教育、健康的人际关系教育、日常习惯养成教育等。

2.紧抓成长与成才教育,这是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着力点。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最终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还体现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开展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抓手,学生党员能否成长、成才是检验先进性教育效果的最好标准。成长成才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主义人才观为指导思想,坚持德才兼备的培养理念。成长与成才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养成、自我学习能力培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养成等。

3.把握公平与公正教育,这是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关键点。公平与公正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全社会成员共同追求的理想。大学生党员拥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公平与公正的理念可以培育学生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也可以促成大学生党员进入社会后成为改良社会风气的重要力量。[3]公平和公正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培养等。

4.夯实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教育,这是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支撑点。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作为地方院校,我们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主要是夯实学生专业基础,依托地域文化优势,以地方文化资源调查与整理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地方文化与社会发展为目标,实现专业教学与专业实践结合,从而逐渐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

二、投身实践,加强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中的具体实践,主要可以概括为完善教育过程、健全教育制度、创新教育方法、打造教育平台、塑造教育品牌等,具体为:

1.完善教育过程。目前大学生党员入党前的教育比较规范,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学生入党以后的教育与入党前的教育存在差距,入党后规范的集中学习比较少,自学环节缺乏监督和考核。由于入党后教育过程不完善,有些入党动机本就不纯正的党员就会表现出消极的一面,损害党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形象。事实证明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和政治素养的提高完全靠自律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党组织的统一规划、监督、指导、考核。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生党员入党前与入党后,形成一个完整连贯的教育过程。

2.健全教育制度。目前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制度建设需要加强,政治学习临时性任务多,经常性学习环节少。学习的主题和内容往往不够系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整体设计欠缺。因此,要建立健全集中学习制度、学生党支部学习制度、个人自学与思想汇报制度、党内谈话制度。尤其是要建立健全学生党员的考评制度,唯有把党员的表现置于大家的监督和评价之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中真正落到实处。大学生党员教育制度的核心是把党组织的评价以及周围同学的评价和满意度作为考察评议学生党员的主要标准,把党内监督、组织监督和学生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监督效能,增强考察评议的准确度。[4]

3.创新教育方法。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必须不断地创新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在内容上必须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实质阐述清楚;在方法上要注重交流、互动,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理想追求和现实困惑,采用授课、讲座、讨论、辩论、读书会、案例分析、社会实践等方法,教育方法的选择必须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注重学生的可接受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党员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看待、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十分关注的社会公平、就业困难等,提高学生的价值鉴别、判断和正确选择能力。[5]

4.打造教育平台。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要有切实的效果,需要依托良好的教育载体和平台。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专业课程中的专业品德教育两大主渠道以外,还需要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和社会实践活动平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应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营造高雅健康、积极向上、富有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平台的建设一方面要考虑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注重宣扬社会主流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通过校园网络、校报、广播等校园媒体宣传优秀的文化活动,通过优秀影视作品展播和优秀文艺作品推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高校办学与社会发展关联度越来越紧密,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必然要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这就需要打造符合时代进步的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的建设要以了解国情、了解地方、了解基层、了解社会发展成就、了解社会主流、了解社会需求以及锤炼专业技能为目的,组成以社会公益活动、专业实践活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基本的活动平台,具体实施过程应以项目为抓手精心组织。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主动接触社会,主动地面对现实,对于主流价值观重要作用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到很好的激发。

5.要塑造教育品牌。优秀的品牌能够吸引人、凝聚人、团结人、教育人。品牌需要长期的凝炼、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才能形成。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品牌活动应该建立在有品位、有内涵、有精神、有引力的基础之上,品牌活动应该各个环节都渗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学校、院系、班级都应积极创建品牌学生教育活动,学生可以在品牌活动中找到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在参与品牌活动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教育,逐渐地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自觉追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增强先进性意识,实践先进性要求,发挥先进性作用,树立先进性形象。

三、运用新媒介,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介技术快速发展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很大挑战,新媒介技术的交互性正在改变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一方面赋予了大学生独立和自由发表意见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容易滋长网络中非理性的言语和行为,容易导致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出现道德失范和价值偏离的危险。因此,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教育应主动利用新媒介技术,主动开辟“网络党校”、“党建微博”、“学工在线”、“心理咨询”等网络空间与平台,建立网络党建理论、党建活动的研讨阵地,定期发布党建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引导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关注理论热点,理性剖析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具体的思想和言行。新媒介技术运用要以大学生党员为主体,辐射全体学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领地的开辟,提高教育的时代性、创新性、实效性。

党建工作在注重运用新媒介技术的同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新媒介运用素养。由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缺乏而表现出的道德失范和价值观偏离、信仰薄弱等现象正危害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通过网络教育素养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网络的相关知识、学会判断网络的信息、认识网络的操控力量,从而形成和提升应对和使用网络的基本素养;二是建立学生乐于参与的学校、院系和班级三级学生管理工作网络交流平台,探索建立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通过教师在网络交流平台与学生的交流疏导,促进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三是建设教师博客团队、建立校园网微信博客应用平台,学生网络素养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需要以辅导员、班主任、团总支、院系党总支等学生管理人员大力参与,还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尤其是学术水平高、能给学生以重要影响的教师参与;四是大力建设网络学习资源,精心选择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作品,以网络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网络素养的提高。

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系统工程、全员过程,需要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平台创新等。只有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才能取得实效,才能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学、真懂、真信、真行,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朱海龙.文化与实践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途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34-36.

[2]徐柏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2,(2):46-48.

[3]罗韬.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及大众化途径[J].人民论坛,2012,(14):136-137.

[4]吴静.以制度创新提升学生党员教育成效[J].学生党建和思想教育,2010,(27):14-15.

[5]王为.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5):47-48.

[6]陈金龙.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维度[N].中国民族报,2014-07-04.

A Reflection on Education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in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Liao Rong-jun1,Jiao De-gang2
(1.Huangshan University,Anhui Huangshan 245041,China;2.Tongling University,Tongling Anhui 244000,China)

It has real significance that student party members are implemented socialism core values at progressiveness educatio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 must fit into real and concrete concentration.There are important things in the links of implement like improving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perfecting the education institution,innovating the education approach,and building the education platform, forming the education brand,etc.It should also explore actively the use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and focus on enhancing students’literacy of new media.

socialism core values;student party members’education;implement;new media

G641

A

1672-0547(2015)03-0075-03

2015-04-17

廖荣军(1983-),男,安徽广德人,黄山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焦得刚(1978-),男,安徽霍邱人,铜陵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

猜你喜欢

先进性学生党员价值观
山东省 发挥少工委组织作用 彰显团属青少年宫为党育人先进性
篆刻
我的价值观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