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保密认识成果的六种基本形式

2015-02-12巨乃岐田华丽刘金芝

天中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定律保密概念

巨乃岐,田华丽,刘金芝



试论保密认识成果的六种基本形式

巨乃岐,田华丽,刘金芝

(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科系,河南郑州 450001)

保密认识作为人类认识的特殊形式和意识反映,是保密主体对保密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及其成果。保密事实、保密概念、保密定律、保密理论、保密学科和保密哲学是保密认识过程的主要成果,也是保密认识的六种基本形式。

保密认识;保密事实;保密概念;保密定律;保密理论;保密学科;保密哲学

保密认识活动作为保密主体认识和处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相对与绝对的矛盾关系的思维过程,在依次经历保密感知、保密思维、保密认识等不同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各种不同形式的保密认识成果。概括地讲,这些成果主要有保密事实、保密概念、保密定律、保密理论、保密学科和保密哲学。保密认识的形成过程,主要就是保密认识成果的形成过程。

一、保密事实

保密事实是保密认识的最初成果,也是保密认识形成的事实基础。但是,它本身还不是保密概念,更不是保密理论,只是建筑保密理论大厦的地基和原料。所谓保密事实,是指进入保密认识领域之内,与保密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发生关联的事实。众所周知,在客观的保密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客观事实,但并不是每一个客观事实都已经被主体所认识。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保密活动中的不少客观事实并未进入主体的认识视野。只有已经进入主体的认识视野并与主体的认识活动发生关联的客观事实才是保密事实。换句话说,保密事实是保密主体在保密认识活动中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获得的,是保密活动中客观事实的转化形态。因此,保密事实既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和根据,又是与客观事实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事实,即科学事实。很显然,保密事实已经不再是纯客观的事实,它包含着保密主体的认识因素,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保密事实作为一种来自客观而又不同于纯客观的特殊事实即科学事实,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 可靠性。保密事实作为保密认识的初步成果,是保密主体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从客观事实那里所获得的具有客观信息和内容的事实,一般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确定不移的事实,非常可靠。(2) 思维和理论的渗透性。保密事实的发现和确定,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很多保密事实直接就是以物化形式(如观察仪器、设备等)存在的科学理论的直接产物和结果,因此又带有明显的思维和理论特征。(3) 相对独立性和不变性。保密事实一旦被发现和确定,就不会因其理论体系的变更而变化,而且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某些内容。比如,太阳东升西落的观察事实并不因为地心说被日心说所取代而发生变化。

保密事实是从客观事实转化而来的,经过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离不开保密主体的理论需要和认识目的,离不开已有理论的科学指导,离不开具体的途径和方法。不难理解,保密认识主体要认识什么,要获取什么样的科学事实,为了什么样的目的而工作,都事先存在于主体的目的之中,并决定认识主体要做什么以及如何行动。因此,保密事实的获取作为保密认识工作的开始,是保密认识活动的第一项任务。

保密认识主体要想获得预期的保密事实,就必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方法方能得到。保密实践证明,保密主体获取保密事实的主要途径有:(1) 保密侦察。即保密主体对保密竞争对方的保密活动和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侦察和描述,以获取保密事实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2) 保密调查。即保密主体有目的、有步骤地调查、考察、搜集和整理保密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现实状况及相关资料,从而获取保密事实的一种方法。(3) 保密实验。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条件,通过有目的、有控制的科学实验,如保密仿真实验、保密虚拟实验、保密模拟实验等,能动地查明和预先知悉各种保密信息、保密性能、保密数据和保密参数,从而获取保密事实的一种方法。它是现代科技条件下使用越来越多的一种获取保密事实的手段和方法。(4) 理论的推导和预见。理论的推导和预见也是获取保密事实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确的科学理论能依据自身的内在逻辑走在客观事实的前面,从而可以为保密主体提供新的保密事实。就像光线弯曲的科学事实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首先提供给人们的一样,深邃而富有洞见的保密理论也能够为保密主体提供难得的保密事实。

保密事实的获取固然很重要,保密事实的辨别也同样重要。保密事实虽然具有可靠性的特点,然而并非所有的保密事实都是真正可靠的。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保密事实往往存在着真假或对错并存的情况,需要保密主体认真检查、辨别。所谓保密事实的真假有两层含义:一是保密事实与其所反映的客观事实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保密事实为真;反之,保密事实为假,这就要求保密主体必须重新获取保密事实。二是客观事实本身是真还是假。由于保密活动是保密与窃密的激烈竞争与斗争,保密双方都尽可能隐蔽自己的目的和意图,人为地制造大量的假象或骗局,给保密事实的获取设置了人为障碍,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致使保密认识活动中所获取的大量材料和信息有可能都是假的。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主体所获得的保密事实符合客观对象,这样的保密事实也是假的,是靠不住的。由此可见,真实可靠的保密事实的获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此一点就与一般的自然科学认识构成了鲜明对照。

此外,在保密活动中人们经常会遇到不慎失密丢密、有意或无意泄密、私自存密藏密、违法泄密卖密、违规操作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需要作为一个保密事实确定下来,同时还要进行认真辨别,以确定其性质、真伪、程度、范围和影响。这同样属于保密事实的获取及辨别范围内的事情。

二、保密概念

所谓保密概念是指在保密认识的过程中,保密主体对以保密事实为核心的保密客体和保密对象进行理性加工的产物,是反映保密客体和保密对象丰富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一种认识成果和认识形式。与一般概念不同,保密概念反映了保密客体和对象的本质属性。保密概念是在保密事实的基础上,经过大脑复杂的逻辑思维操作,对保密感性材料作的进一步加工处理。它是撇开了那些个别的、非本质的、偶然的和易变的东西,而把那些普遍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东西抽象概括起来才形成的。保密概念是比保密事实更为高级和深刻的认识成果,在整个保密认识形成过程中起着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转折和中介作用,是全部保密理论认识的细胞、基石和起点。而日常所说的概念即一般概念,一般都未反映出对象的本质属性,而只是对对象共同特征的反映。

保密概念作为反映客体本质属性的科学概念,具有如下特点:(1) 专义性。与一般概念或日常概念的多义性、歧义性不同,保密概念具有专义性的特点。即每个保密概念都反映了保密客体的特定内容,在保密理论体系中具有确定的含义。(2) 精确性。保密概念都具有一定的精确度,并且这种精确度大多都可以用定量方法来计算。(3) 可检验性。保密概念与保密事实和客体的联系可被任何人用同样的观察或实验重复地检验和验证。(4) 通用性或普遍性。保密概念确立之后,就可以为保密理论工作者所接受,在保密理论界通用,从而成为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在保密认识的形成过程中,保密概念一般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形成:(1) 对保密事实进行加工提炼。这是保密概念形成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即在已有的保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保密事实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抽象分析和二次提取,加工提炼出反映客体本质属性的新概念。(2) 对常识概念进行改造转化。常识概念尽管具有多义性、可变性的特点,在保密实践中作为保密经验长期被人们所使用的部分概念,经过改造提升,使其含义进一步明确化、专一化、稳定化,最终还是可以转化为专门的保密概念的。(3) 科学概念进行转化应用。很多科学概念经过适当转化和调整便可转化为保密概念。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念虽有自己的确定内涵和专指,但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必然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特点,必然与作为特殊社会实践活动的保密活动在内涵和外延上有某种交叉或重叠。与此同时,伴随着保密实践活动的时代发展,保密活动一方面越来越多地与社会生产和实践交织、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也与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量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的理论和原理,大量应用自然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使得越来越多的科学概念不断走进保密世界之中,成为保密认识的后备军。(4) 进行新的综合创造。综合运用各门科学的已有概念,创造性地创新保密认识的新概念,既是保密概念形成的重要方法,也是保密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譬如,运用物理学、数学中的“力”“系数”等科学概念,可以综合创造出“保密力”“保密系数”等全新的保密概念。

保密概念作为保密认识的重要成果和形式,在整个保密认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特殊的作用。首先,保密概念是保密认识形成过程中的转折点。保密概念的形成在整个保密认识过程中,肩负着统一和连接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任务,起着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转折和中介作用。保密认识的这一飞跃,使整个保密认识由简单的陈述功能转变为系统的解释功能,由具体的经验性上升为普遍的理论性。其次,保密概念是保密思维的细胞。保密概念的形成,使保密认识首次走进保密理性思维的王国,构成保密理论从而摆脱经验世界,是在理性王国中重演保密对象及其变化结果的基础。全部保密认识的发展都是在保密概念的形成和变动基础上实现的,保密概念的发展与变化因此就成为整个保密认识深入和发展的标志。再次,保密概念增强了保密思维的主观能动性。由保密概念建立起来的保密理性世界,使保密认识摆脱了感性世界具体时空条件的限制,能够在思维领域内,独立地存在和进行活动。它不仅可以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映,还可以对未来活动的结果进行预测,从而大大地增强了保密认识活动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彰显了理性思维自身巨大的逻辑力量,保证并促进了保密认识的深入发展和加速发展。很显然,保密概念的概括性愈高,普遍性愈大,其所具有的能动作用和逻辑力量就愈大。

三、保密定律

所谓保密定律,是指保密认识主体在保密事实和保密概念的基础上,经过保密认识活动所概括出来的反映保密活动的内在关系和本质规律的认识成果和形式。如果说保密主体对保密活动中的客观事实进行认识和确认能够获得保密事实,那么,保密主体对保密活动中的内在关系和客观规律进行认识与总结就能够概括出保密定律。由此可见,保密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内在关系和客观规律构成保密定律的客观基础,但这些关系和规律本身还不是保密定律,只有它们被纳入主体的认识范围之内、被人的思维加以正确反映并进入一定的认识框架体系之后,才能称为保密定律。很显然,保密定律是在保密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认识和抽象思维的结果,而且一般需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密概念构成保密判断。

保密定律作为反映保密活动内在关系和本质规律的认识成果和保密判断,一般是以全称命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用逻辑学的条件命题式可表示为() (FG)。其含义是对于任何物体而言,如果有性质,则有性质。保密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就是一个典型的保密定律。用上述公式表示就是:在战争年代,对于任何一支军队,如果在保密,则就是在保生存、保胜利。反过来说,在战争年代,对于任何一支军队,如果不保密,则就不能生存、不能胜利。平时人们所说的“练为战,战为赢,不保密,等于零”,就属于军事活动中的保密定律。可以看出,与保密事实不同,保密定律是一个全称命题,它在给定类范围内适应所有元素,在确定关系上对全部元素都成立;而保密事实却是以单称命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所陈述的是一个在单一时间、单一地点所发生的事情。

正如科学定律的形成是科学发现的中心问题一样,保密定律的形成也是保密认识的中心问题。实践证明,保密定律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一般是一个以理性思维为主导的思维创造过程,期间伴随有直觉、灵感、顿悟等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和作用。保密定律的形成虽然没有固有的逻辑通路,但是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情况下,保密定律的形成经历如下阶段:首先,主体通过对保密事实的概括、综合和归纳,形成保密经验定律;其次,主体在保密概念和经验定律的基础上,借助于创造性思维,通过对保密活动规律的猜想或假设,进而形成保密理论假设和理论定律;再次,主体通过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对保密定律进行演绎推理,导出与保密事实联系更为密切、直接的经验定律,并对其进行实践检验,进一步修正、完善,形成真正科学的保密定律。在现实的保密认识活动中,主体为了更为有效地总结概括保密定律,通常综合地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既运用归纳、演绎、类比、概括、综合、抽象、溯因等知识性思维方法,也运用分析―综合、抽象―具体、历史―逻辑、假说―演绎等辩证思维方法。

保密定律在保密认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保密定律是保密真理的重要表现形式。保密定律表明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主观与客观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因而是保密真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保密定律舍弃保密事物的片面、表面的东西,把个别的、零碎的保密事实组织起来,抓住了保密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和本质规律。当保密认识由保密事实层次进到保密定律层次的时候,认识过程中的保密真理就正式形成了。其次,保密定律有助于保密理论的形成。保密理论由保密概念、保密定律等构成。保密定律尤其是基本定律(原理),在保密理论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是保密理论的核心和灵魂。保密理论是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开始,借助于推理规则及辅助性假设,推演出的一系列定理或结论严密的逻辑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基本的保密定律带有数学中的公理一样的性质,是整个体系的出发点。再次,保密定律具有重要的解释和预见功能。保密定律反映和揭示了保密活动的内在关系和本质规律,具有全称命题的普遍性特点,是指导主体进行保密实践的一种更为高级并具真理性的保密认识,是保密实践中主体进行解释和预言的有效工具。

四、保密理论

所谓保密理论是指在保密认识的过程中,保密主体以保密事实、保密概念、保密定律作为基础和材料所形成的保密认识的高级成果与形式。保密理论是保密主体运用一定的方法建构出来的一种在整体上再现保密客体和对象的观念体系,是由一系列事实、概念和定律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与法则建构起来的系统化知识[1]23。保密理论的殿堂一经建成,就标志着人们关于保密客体和对象的认识在内容上达到“思维中的具体”,在形式上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由此可见,保密理论的形成是对前面几个阶段保密认识的升华和结晶,是对保密客体和对象的整体再现与系统揭示,它使主体对保密活动的认识首次达到了系统化的真理性认识。从广度上看,所谓从整体上再现了保密客体和对象是指保密理论把保密定律的单一层次和有限的认识扩展到全局性、完整性的认识,把广度上的扩展与深度上的提升辩证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其跃升为一个有序排列、有机整合、逻辑严密的统一整体。这个统一整体就是保密理论。如果我们把保密事实比作真理的点,把保密概念比作真理的线,把保密定律比作真理的面,那么,保密理论就是由它们综合而成的一个完整立体。这个完整立体通过自己的内在逻辑和特质全貌地再现了保密客体和对象。

与保密事实、保密概念、保密定律相比较,保密理论表现出明显的系统整体性、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的变动性特征。首先,保密理论是比保密概念、保密定律更大的系统整体。保密理论体系的直接组成要素是保密概念和保密定律。其中,概念与概念之间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由此组成了判断;判断与判断之间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由此组成了定律;定律与定律之间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由此组成了保密理论。由此可见,在保密理论的系统整体中,保密理论和保密定律及保密概念是系统与要素、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其次,保密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保密理论一经形成就有了自己的逻辑结构和运行规则,表现出相对独立性。保密理论的相对独立性集中表现为它能独立地发挥自己的整体功能和作用,即:它能统一说明、解释在理论体系所覆盖范围内的一切保密定律、概念和事实;它能在原有框架范围内产生新认识,为新的保密理论的诞生提供生长点和基础;它能按照自身内含的逻辑释放理论的力量和光辉,导出和预言新的保密定律、概念和事实。再次,保密理论具有一定的可变性。一方面,保密理论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使其不仅能够解释、预言保密定律和事实,指导保密实践活动,而且可以与其他科学理论发生相互联系和作用,从而可以形成更大的系统整体——保密学科;另一方面,保密理论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表明,它自身必然具有某种程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自适应性,这就为保密理论的开放发展、自我更新和不断完善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基础。

保密理论是保密主体在保密事实、保密概念和保密定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起来的。保密事实、保密概念和保密定律是保密理论建构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材料,但它们本身还不是保密理论。保密事实、概念和定律与保密理论的关系犹如水泥、钢筋、砖瓦与房屋的关系一样。准确地说,保密理论的建构是保密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运用大量的保密事实、概念、定律等材料,遵循理性思维的规律和逻辑思维规则,进行艰苦探索和思维创造的过程,是能动地反映、再现和把握保密客体和对象的理性创造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简单过程,而是要经过一个在认识目的的统驭下不断反复、反馈、调节和修正,逐步逼近目标的复杂过程。在这里,认识的目的是确定的,认识的目标是客观的,理论建构的材料是给定的,理论建构的方法是选定的,理论的形成是运用既定方法选择有用材料建构理论体系的过程。可以看出,理论建构必须以材料选择为基础,材料选择又必须以理论建构为前提。正是在初选、组合、筛选、调整、精选、优化等多次的选择与建构的综合作用过程中,符合认识目的、逼近客观目标的保密理论最终才建构起来。

五、保密学科

所谓保密学科是指以保密理论为核心“建筑”材料和基本结构单元,与其他材料一起建构起来的更为全面、更为完整的系统化的保密理论整体。这个整体一旦形成,就成为整个社会系统中相对独立的社会建制,并在科学分类和结构的体系中占据一个独立单位。保密学科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受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专业队伍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而有着与保密理论完全不同的判定标准[1]24−25。与保密理论相比,保密学科除了具有更高的系统性和真理性之外,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同特征。

首先,保密学科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建制。当一门学科形成以后,它立即会转化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建制,形成社会生产劳动中的一个特殊职能部门,拥有一支专门从事于研究它的专业队伍。于是,该学科拥有专门的学会、协会和出版刊物,负责对其进行学术观点的讨论、交流等;该学科还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之中,开设相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立相应的学衔、学位等。因此,保密学科一旦成为独立的社会建制,就具有超越时空的、长久的相对独立性,其称谓形式也将是永存的。目前,我国保密学科的建设已经正式起步。2002年2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的《中国军事科学体系研究》正式明确,军事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建立两级学科体系。军事保密学与战略学、军事训练学、军队管理学等并列为军队军事建设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2]10。2007年7月,国家保密科学技术研究所与北京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设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信息安全与保密法两个研究方向。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交通大学开始招收信息安全(保密特色)专业的本科生。至此,北京交通大学初步建立了保密学历教育的“本科、硕士、博士”一条龙式的培养体系。一名大学生如有能力和意向,便可在这所学校完成保密专业的“三级跳”[3]。可以预言,随着保密实践与教育的发展,已有的保密学科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新的保密学科如保密谋略学、保密管理学、保密技术学、保密训练学、保密心理学、保密文化学、保密思想史、保密制度史、保密情报史等,将会不断涌现。

其次,保密学科是科学分类中的独立单位。保密学科在内容上反映了保密活动的运动形式、转化过程、社会运行、目标模式、内在本质和一般规律,可以为现有全部知识的划分与归类提供合理的、有效的和必备的单位。因此,在根据科学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整个人类科学知识组成的庞大的网状结构中,保密学科成为学科分类中的一个独立单位。

再次,保密学科是与保密理论完全不同的理论整体。无论从广度上看还是从深度上看,保密学科都是比保密理论更为全面、更为深刻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任何保密学科中都包含有多种保密理论,其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效用性都是单个的保密理论无法比拟的。保密理论与保密学科的关系犹如细胞与器官的关系一样。保密学科中所包含的多种保密理论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相容、互补的,也可以是对立、竞争的,这反映了保密学科的内在活力和发展潜力。但是,任何一个保密理论都绝对不允许相互竞争或对立的定律、概念包含在内。

由于保密学科具有与保密理论完全不同的特点、结构和性质,因此,判定保密学科形成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概括地讲,判定保密学科的基本标准有三:(1) 具有确定的研究对象。任何科学学科都有自己清楚、明白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对象带来不同质的研究内容,从而划分成不同的科学学科。由于客观世界是一个由多种运动形式、活动方式、物质层次、结合方式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整体,所以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也必然是丰富多彩和千差万别的。保密学科就是以保密活动方式为其研究对象的科学。(2) 具备富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科学方法是科学的灵魂,任何科学学科都是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的辩证统一体。研究对象决定学科内容,研究对象同时也决定研究方法。保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共同决定了自身特有的研究方法,如立足实践的客观性方法、集成优化的系统性方法、道魔克生的竞争性方法、实践操作的经验性方法等。(3) 具有研究方向明确的保密专业研究队伍以及相应的学术机构、出版刊物和教育设施。保密学科的形成,离不开专业研究人员的创造性劳动,保密专业研究队伍在创建保密学科大厦的事业中发挥着主体性、决定性的作用。建立相应的保密学会,创办保密杂志刊物,发展保密高等教育,设立保密专业课程、学位、学衔等,既是保密学科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保密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条件。

六、保密哲学

保密哲学是保密认识的最高成果和形式,是保密认识的最高层次,是研究秘密和保密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的学问,是关于秘密、保密实践和保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人类保密观、保密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1]25。

保密哲学同样也可以成为一门保密学科,但与一般的保密学科相比,它具有更高的抽象性、普遍性和一般性。保密哲学对保密活动的思想把握,不再是对保密活动的具体规律或层次的把握,而是把保密活动及其本质和规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谋略论、实践论等方面进行系统考察和理论阐释,从整体上阐明保密活动的产生、发展和消亡,保密活动的巨大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保密活动与社会活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和辩证运动,保密运动最一般的形式、规律、方法和原则,等等。

[1] 刘怀彦,巨乃岐.军队保密文化建设[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2] 林建超,钱海皓.军事保密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3] 张素英.梦想有多远,前行的步伐就能迈多远——北京交通大学保密特色学历教育实现“本科、硕士、博士”一条龙[J].保密工作,2009(5).

〔责任编辑 牛建兵〕

On Six Basic Forms of Confidentiality Cognition

JU Nai-qi, TIAN Hua-li, LIU Jin-zhi

(Science College of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As a special form and ideal reflection of human cognition, confidentiality cognition is a reflect course and its results of confidentiality subjects to confidentiality objects. Confidentiality facts, confidentiality concepts, confidentiality laws, confidentiality theories, confidentiality subjects, and confidentiality philosophy are main results of confidentiality cognition, also six basic forms of it.

confidentiality cognition; confidentiality facts; confidentiality concept; confidentiality law; confidentiality theory; confidentiality discipline; confidentiality philosophy

E0-055

A

1006−5261(2015)03−0060−06

2014-06-15

国家保密局保密科研项目(BMKY2011A02)

巨乃岐(1958―),男,陕西岐山人,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定律保密概念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倒霉定律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扩频通信技术在NFC中的保密处理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耐人寻味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