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脚的造型及其对女性的危害*

2015-02-12

阴山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宿州脚背小脚

曲 义

(宿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小脚的造型及其对女性的危害*

曲 义

(宿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汉族小脚是我国服饰发展史上的畸形产物。小脚习俗早在南唐时期便开始在汉族女子中流传,人们熟知的三寸金莲出现于明代,至清代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价值观。小脚摧残女性身体,剥夺女性生活权利,践踏女性尊严,是对女性人权的极端践踏。

小脚;女性;造型;人权

小脚是我国汉族文化发展史中一段灰暗的往事,灰暗笼罩下的广大汉族女性饱受缠胶布的压迫。小脚与鸦片和文字狱一道,成为近代中国的三大文化顽疾。近年来随着民俗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小脚神秘的面纱得以揭开。

一、小脚的兴衰掠影

关于小脚的起源,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的观点,但通过研究史料,我们发现,作为一种传承千年的畸形审美文化,小脚习俗早在南唐时期便开始在汉族女子中流传。从流行的梯度上来说,小脚首见于皇室,且是由我国北方大城市开始向南方蔓延。在随后的历朝历代中,世人对小脚的造型和尺寸要求逐渐走向了极端,先后经历了宋朝的兴盛、明朝的隆盛和清朝的鼎盛三大主要发展阶段。由于审美倾向总体上的延续和金字塔式流行趋势的作用,虽然受到唐代丰满美、清代修头不修脚、太平天国时期缠足者轻者杖责重者断足、清末“不缠足会”放足运动和民国“劝禁”等规定的影响,但小脚这种顽固的汉族病态文化陋习仍然屡禁不止,尤以乡间不衰。缠足史直到20世纪中叶我国颁布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禁缠足令之后,“大脚好,天阴下雨滑不倒;大脚大,雨雪天气不害怕;天足强,走动自由又大方;血脉流通身体壮,多加饭食无病恙。”[1](P28)的歌谣在民间广为传唱,并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新时代出生的广大女性才得以大步前行。

二、小脚的造型

人们熟知的三寸金莲早在明代便已出现。到了清代,三寸金莲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价值观在汉人心中根深蒂固,并开始出现向少数民族蔓延的趋势。据清代《裹足图说》,南方裹足以粤川两地最小,滇琼两地最大。北方以山西最小,河南迥之。更为可悲的是,还以尖、小、瘦、弓(弯)、软、平(正)、香[2](P17)的七字口诀对三寸金莲的具体造型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具体来说,“尖”指大脚趾要尖细不圆粗;“小”指足长短;“瘦”指脚背薄和脚宽窄;“弓(弯)”指凹面曲线自然;“软”指外观肉而不肥;“平(正)”指足形平正不歪斜;“香”指脚要保持洁净,赋有芬芳之气。以三寸弓足为准绳,民间有三金四银五铁的叫法,清代汉族女鞋的统一尺码据此产生。也有小于三寸者,美其名曰“抱小姐”,被视为是比金莲还美的女子足形,是榜样的榜样,受害者足部基本已失去重心,须有随从搀扶方能行走。

金莲外观似肉坨,与正常的足部相比已面目全非。脚面上只有大脚趾正常或斜向前伸,固呈角状,面积不及正常足部的一半。从侧面来看,脚背的外轮廓呈现出一条与正常足部脚背缓坡式线条截然不同的陡坡式曲线。其余四趾在脚心依次纵向排开,脚后跟格外粗大,并与脚掌之间产生了明显的深凹缝,有凹必有凸,与凹缝成正比的凸面隆起于脚背。

三、小脚对女性的危害

千年小脚史是建立在女性人权遭受极端践踏基础之上的性别危害史[3](P35)。这种危害包括对人体构造和机能的摧残,对于女性生活权利的剥夺,以及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观念对女性心理的践踏。

1. 身体危害。脚是人运动和负重的支点,人的脚由皮肤、肌肉、骨骼、关节、软骨、汗腺、血管、神经和韧带等构造组成。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来说,脚部还有近70个与人体各器官健康息息相关的重要穴位,脚部也因此被称为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而在上看头下看脚的时代,无数女性成为了裹足的牺牲品。

女孩自五岁左右便要开始裹足,先用明矾涂抹于脚趾之中,目的在于破坏皮下软组织,使皮肤坏死紧缩。然后狠心将女童的二脚趾、三脚趾、四脚趾和小脚趾向足心方向压于脚面以下。正所谓十指连心,伴随着受缠女孩的哭声,缠脚布无情地在除大脚趾之外的其余四趾和脚背、脚后跟之间层层交错。一次成功定型尚好,倘若缠足实施者对于形状不满意,女童还将面临二次缠足之痛。如果说缠足当日的痛只是一时之痛,那么自缠足起,因皮肤溃烂发臭、肌肉萎缩坏死、骨骼易位断裂和血脉受阻等,及其所带来的对于人体各器官的生理疾病之痛,是一辈子都无法抚慰的。小脚女人百分之百因此致残,在裹足期间因感染而致死者也不一而足。

2. 生活危害。小脚女性在遭受到如此严重的身体伤害之后,很大程度上丧失了生活的支点。相比衣食无忧的富家女子而言,贫寒女子的生活可谓雪上加霜。她们虽已致残,却仍旧要步履蹒跚地上山下田割草种地,与丈夫一起支撑家庭,洗衣做饭和穿针引线更是其不可推卸的家庭义务,生产后还要边照顾孩子边劳动,终日如此,实在令人心酸。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小脚女性在生活的道路上踉踉跄跄、步履维艰,即使身在富家,她们对于正常行走的些许记忆也只能停留在自己的幼童时期,最终低质量地走完了自己佝偻的人生道路。

3.心理危害。脚形、鞋码和面容一道,是衡量古代汉家女子外貌好坏的审美视角,甚至即使面容娇好,但足形不佳,仍称不上美丽。女子以天足为耻,甚至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结发之妻孝慈高皇后马氏亦因露出一双大脚而招致了世人的私下非议,“露马脚”一词随即不胫而走。不少汉女因幼时缠足不利影响婚嫁而追悔不已。女性在心理上受到了封建礼教和男权主义的禁锢,痛失了评判自身美与丑标准的权利,她们既是受害者,也是女儿小脚观念的启蒙者和缠足的主要实施者,代代相传,代代蹒跚。

四、小脚终结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自清末有识之士号召反对裹足开始,便拉开了天足运动的序幕。然而放足并非一帆风顺,在此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两大特点,首先是反对势力的复杂性。金莲迷、文人墨客、择偶观陈旧的男性和礼教思想顽固的祖辈是构成反对势力的四大主要群体,他们千方百计地用歪理对各种放足的理由进行反对,对天足运动进行疯狂的诋毁和阻挠。

其次是放足空间上的先后性。村镇晚都邑先,山地晚平地先,内陆晚沿海先,北方晚南方先,贫家晚富家先。放足运动自上海始,而后向长三角和珠三角推进,在北方各省中,唯有河北的进展最为理想[4](P158)。

五、结 语

回眸我国千余年被封建礼教和男权主义思想绑架的小脚历程,从文明的角度来说,其历史像受害女性的步履一样蹒跚和荒谬,从服饰工效学的角度来说,充斥着赤裸裸的惨不忍睹。虽然小脚时代已经远去,但以史为鉴,我们既批判所谓的小脚“文化”,又感悟到千年小脚时代终结的来之不易。我国目前尚有约九十万小脚老太健在,在不久的将来,她们也将带着那段尘封的历史相继辞世,相信小脚和小脚女性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秦军校.终结小脚[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2]高洪兴.缠足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3]景庆虹.女性文化中的畸形产物——“小脚文化”考析[J].北京: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1,(2).

[4]常精彩.小脚与中国妇女——浅析脚的解放与人的解放[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4).

〔责任编辑 常芳芳〕

2015-04-13

曲义(1985- ),男,山东烟台人,硕士,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民族服饰艺术与服装服饰设计研究。

K203

A

1004-1869(2015)03-0050-02

猜你喜欢

宿州脚背小脚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玩雪
脚背上的画
我觉得我很勇敢
“脚背”在舞蹈语汇中的作用
宿州诗群小记
居· 文化
舞蹈专业学生脚背在芭蕾教学训练中的重要性
中班综合活动:脚丫乐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