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明荣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女性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经验总结

2015-02-11沙明荣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解脲生殖系统生殖道

渠 莉,沙明荣

·学生园地·

沙明荣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女性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经验总结

渠莉,沙明荣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总结沙明荣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女性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的经验。其中,西医疗法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中医疗法则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认为女性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为湿热毒邪蕴结,治疗当清热解毒祛湿,主要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所配合的中医疗法可随证加减、全面兼顾,减轻使用抗生素产生的不良反应,临床优势明显。

支原体感染;抗生素;五味消毒饮

支原体能够破坏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的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而引起生殖器感染,女性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可引起急慢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阴道炎,致输卵管阻塞或狭窄;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炎性病变,破坏生殖道黏膜的完整性,引起机体异常免疫反应[1],可导致输卵管性不孕[2]、宫外孕以及免疫性不孕[3];在孕期可引起流产、早产、低重儿、死胎、及其它后遗症等,因其病情复杂,反复发作,近来引起社会广泛重视。笔者在跟随沙明荣教授学习的过程中有幸见证了若干支原体感染经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而痊愈的病例,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西医疗法

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并独立生活的微生物。结构比较简单,无细胞壁形态呈高度多形性,可为圆形,丝状或梨形,多数成球形,只有三层结构的细胞膜。由于支原体无细胞壁,因此,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天然耐药,临床上作用于支原体核蛋白体的抗生素能抑制或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有杀灭支原体的作用,可成为治疗支原体的首选药物,主要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4]。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要求用药前要进行药敏试验[5]。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可导致耐药率上升并产生耐药菌株,使得该病更加难以治愈,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支原体感染效果好、治疗疗程短[6]。同时,有临床试验[7]证明序贯疗法使用抗生素效果更佳,即连续用药3 d,停药4 d,此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

2 中医疗法

2.1辨证病属湿热毒邪蕴结,治当清热解毒中医认为其病属于“带下病”、“阴痒”的范畴[8]。其致病多由湿热疫毒外侵下焦,或肝胆郁热,湿热下注,或外感湿邪入里化热,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或由不洁性接触而成[9]。如毒邪内侵,损伤任带二脉,秽浊下流,故带下量多;热毒蕴蒸,损伤脉络,则带下色黄;湿毒蕴结,瘀阻胞脉,故少腹疼痛。中医辨证为湿热毒邪蕴结,治疗当以清热解毒除湿。

2.2病邪性质顽固,方选清热解毒之最在临症过程中支原体感染并不容易治愈,沙明荣教授认为,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毒邪性质顽固,非清热解毒之最不可,故选用五味消毒饮。组成此方的五味药:金银花、野菊花、大青叶(因紫背天葵子临床短缺故选用大青叶代替)、蒲公英、紫花地丁,其主要功效均为清热解毒,此方集清热解毒之力于一身,为清热解毒之最。以上5药配伍,性味甘、苦、辛、凉、寒具备,入肺、胃、心、肝4经。虽均具清热解毒之功,但又各有所长,全方从凉血、燥湿、散结、疏肝4个方面使湿热毒邪有出路。现代药理学研究还证明,金银花[10]、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大青叶、蒲公英有抗内毒素的作用;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有免疫调节作用[11]。

2.3发挥中医特色,随证加减,全面兼顾由于五味消毒饮中均为苦寒辛凉之品,同时使用的抗生素也易伤及胃气,故在使用时沙明荣教授每每必配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两方共用,攻补兼施。女子以肝为先天,配合逍遥散、一贯煎治疗,疏肝养肝,缓解患者因患病而产生的情志问题。久病及肾,配合左归饮、六味地黄丸[12],还可以减轻使用抗生素对人体肝肾功能造成的损害。对于带下量甚多偏黄者,加易黄汤;带下异味明显者,加土茯苓[13]、银杏叶;外阴瘙痒者,加生百部、苦参、地肤子、蛇床子;腰膝酸软者,加桑寄生、续断、杜仲。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性,32岁,2013年9月18日初诊。主诉外阴瘙痒8月余。妇科10项检查提示:支原体(+),白细胞(WBC)(+),清洁度Ⅱ°。白带量甚多,质稠色黄如浊涕,阴痒症状日现1~3次,每次持续约1 min,痒时自觉似有手挠心,十分难忍。行经时常腰酸、乳胀痛,血块多。平素神疲乏力,劳累后加重,烦躁易怒,纳差。舌紫黯,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阴痒。辨证属湿热毒邪蕴结。治以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方用五味消毒饮合四君子汤加减。处方:党参30 g,茯苓15 g,白术10 g,甘草10 g,金银花20 g,野菊花30 g,大青叶15 g,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15 g,黄柏15 g,生薏苡仁30 g,车前子(包煎)15 g,地肤子30 g,蛇床子15g,生百部15g,银杏叶10g,柴胡6g,当归10g,赤芍15 g,三棱8 g,莪术10 g,水蛭6 g,鱼腥草30 g,刘寄奴15 g,桑寄生30 g,续断20 g,狗脊15 g,白芍30 g,砂仁12 g,鸡内金15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嘱患者做药敏试验,复诊携带结果。

2013年9月25日复诊:患者自诉带黄、阴痒的症状均有好转,但带下量仍多,余无明显不适。沙明荣教授根据病情变化,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白果15 g,芡实15 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患者对阿奇霉素敏感,故嘱患者服用阿奇霉素,每日1次,每次0.5 g,序贯疗法服用2个周期后复查。

2013年10月12日复诊:患者自诉阴痒症状已转为偶尔可见,持续数秒即逝,带下量明显减少,色转为淡黄,质清稀;经期血块明显减少,腰酸、乳胀之症减轻;纳香,精神状态佳,心情愉悦。诊见舌淡紫,苔薄黄,脉弦。沙明荣教授在10月12方基础上去鱼腥草、地肤子、蛇床子、生百部、刘寄奴、狗脊,嘱继续服用14付。

2013年11月5日复诊:患者复查支原体,已转阴。诸证大减、心情愉悦。

按语:本例虽以阴痒为主症,但病本为支原体感染。湿热毒邪蕴结、流注下焦为病机。故方药上以五味消毒饮和四君子汤为主,考虑到五味消毒饮的方药组成多为寒凉之品,易伤脾胃,故辅以四君子汤清热解毒祛湿的同时益气健脾,随证加以生百部、地肤子、蛇床子进一步缓解阴痒的症状;三棱、莪术、鱼腥草消炎破瘀,防止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输卵管炎性病变[14];桑寄生、续断[15]、狗脊滋补肝肾,既可缓解患者腰酸之症,还可减轻服用抗生素对肝肾功能的损伤;逍遥散疏肝养血;砂仁、鸡内金顾护胃气。纵观沙明荣教授治疗过程,紧遵辨证论治的结果,随证加减、灵活化裁,全面兼顾,科学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服药后不仅患者的支原体转为阴性,经期腰酸、胸胀的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且心情愉悦、精神状态佳,这些是单纯的西医疗法不能达到的。沙明荣教授运用此法治疗女性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而转阴的病例不胜枚举,在此便不一一列举。

女性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夫妻双方同时治疗很重要,沙明荣教授在临床中还会要求男方配合,以降低复发几率,具体治疗方法与女方相同。近年来,关于女性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相关性的研究越来越多[16],认为支原体是导致输卵管堵塞最主要的致病因素[17]。2009年苑中甫等[18]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80对不孕症夫妇和63例因早孕拟行人工流产妇女进行支原体检测,并同时分析不孕患者丈夫精液中支原体,结果发现80例不孕患者支原体的感染率明显高于63例因早孕拟行人工流产妇女,并且夫妇任何一方以及丈夫精液支原体检测阳性与妻子输卵管阻塞成明显正相关,提示支原体是引起输卵管阻塞的病原体之一,并且不孕症男方精液中支原体的存在与女方输卵管阻塞密切相关。2011年王新敏对135例通过输卵管造影或腹腔镜检查证明有输卵管阻塞患者和66例排除输卵管阻塞者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发现输卵管阻塞者解脲支原体的感染阳性率为66.7%,明显高于无输卵管阻塞者[19]。还有实验表明,女性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是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20-22]。对于未完成生育的支原体感染女性来说,及早积极彻底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时间的拖延,输卵管阻塞、自然流产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与不孕症的关系也将越来越密切。

[1]郑怀美.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86-388.

[2]杨洁,石宇,余琳,等.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致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分析[J].遵义学院学报,2006,29(2):159-161.

[3]尹菊.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症关系研究近况[J].天津中医药大学报,2006,25(4):240-241.

[4]赵金云,张居敏.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9,7(5):527-529.

[5]谢军花.支、衣原体引起不孕不育的机制与药物敏感性分析[J].海峡药学,2010,22(12):136-138.

[6]涂斌,罗少峰,刘素玲.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6):715-716.

[7]徐慧.阿奇霉素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9(12):905-906.

[8]石慧,谢靳.龙胆泻肝汤联合阿奇霉素阴道上药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9]梅琼,李元文.李元文教授治疗支原体泌尿生殖系统经验及经验方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0]张元元,李进,陈涛,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2):107-109.

[1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966-1981.

[12]贾书心,贾建东.六味地黄丸化裁治疗糖尿病肾病[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0(2):15-16.

[13]张李兴,曹田梅,蔡涛.土茯苓应用浅谈[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2):77-78.

[14]岳雯,刘英莲,王家辉.芪蛭通络胶囊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J].天津中医药,2012,29(4):341-343.

[15]吴帅,刘二伟,张祎,等.川续断中化学成分的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9(3):147-150.

[16]李美芳.不孕症夫妇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阻塞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3):860-861.

[17]覃利菊.不孕症夫妇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阻塞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6):868-870.

[18]苑中甫,王娇娇.80对不孕症夫妇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阻塞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7):423-426.

[19]王新敏.女性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阻塞的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7):875.

[20]裴丽君,王亚菲,郭超,等.妇女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关联的meta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7):449-453.

[21]朱 莉,彭旭红,刘顺珍.稽留流产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18):9-10.

[22]张娅如,徐晖,李亚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47-2548.

Experience summary of professor SHA Ming-rong on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mycoplasma infection by combination therap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QU Li,SHA Ming-ro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Professor SHA Ming-rong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 on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mycoplasma infection by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Among them,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according to the drug sensitive test,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TCM therapeutics based on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the pathogenesis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mycoplasma infection is damp heat toxin stagnation,treating by clearing heat and dampness,and using Wuwei Xiaodu decoction.It can reduce the side effects of the use of antibiotics by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mycoplasma infection;antibiotics;Wuwei Xiaodu decoction

R271.13

A

1673-9043(2015)02-0118-03

10.11656/j.issn.1673-9043.2015.02.14

渠莉(1991-),女,2009级中医七年制学生,研究方向为中医妇科学。

沙明荣,E-mail:1154109464@qq.com。

(2014-12-17)

猜你喜欢

解脲生殖系统生殖道
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男性精液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稽留流产及再次妊娠不良结局相关性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不孕不育夫妇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相关性
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现状
交配期金雀异黄素暴露对亲代母鼠体重和血脂的影响
UVB 313补光灯对产蛋鸡产蛋性能、生殖系统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不孕不育症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与衣原体检测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