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5-02-10李吴洁

医疗装备 2015年12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康复疗效

李吴洁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 骨科中心二病区,四川遂宁629000)

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李吴洁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 骨科中心二病区,四川遂宁62900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93.02%)vs(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37.7±94.3)vs(565.2±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干预;生存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 (LDH)是指由于腰椎间盘变形、髓核组织突出、纤维环破裂,压迫或刺激马尾神经根而发生的一种综合征。该病具有病程长,并且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LDH治疗效果不仅与治疗方法有关,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措施有重要关系。本文就我院收治的LDH患者给予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LDH患者,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6.1±6.2)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5.8±2.5)年。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LDH相关诊断标准,且均经CT和MRI检查确诊;无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未常年服用各种镇痛药物;无精神病史;知情同意。按数字表法,随机将选取的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当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耐心听取患者诉说,及时掌握其心理变化,对其存在的负性心理给予有针对性的疏导干预措施,并向其介绍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有效性,使其稳定情绪,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操作。

1.2.2 功能锻炼:急性期过后指导患者尽早进行腰背肌锻炼,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指导其先由 “5点支撑法”开始进行锻炼,5d后逐步过渡到 “3点支撑法”进行锻炼,10~14d后进行 “飞燕式”功能锻炼,运动量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一般20下/次,3次/d;恢复期根据患者情况指导其进行LDH保健操[2]。

1.2.3 康复教育:①指导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中维持正常腰椎生理前凸位,保持正确卧、坐、立、行姿势,不宜久坐久站,注意劳逸结合,减少慢性损伤的发生;②日常生活中尽量采用节能技术,即挪动重物、从地上拾物时,避免直腿弯腰,采用屈膝屈髋下蹲,并尽量使物体靠近身体,从而减小腰椎的重力矩,同时为避免腰椎侧弯及扭转时突然用力,可适度佩戴腰围,若无法避免时,也需要先进行热身运动,从而使脊椎抗负荷能力增强;③指导患者尽量选用低跟或低坡跟轻便鞋,同时配以硬度适当的弹性鞋垫,避免穿高跟鞋;④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宜食用含钙高、高纤维、高蛋白的饮食,确保足够的钙、维生素摄入量,若患者肥胖,应当适当减肥,同时指导患者戒烟控酒;⑤指导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应当尽量避免进行各种重体力劳动,避免椎管神经根受压的发生,6~8周逐渐恢复轻体力工作,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由于用力排便而引起的椎间盘内压增高而使症状进一步加重;季节变换时,应当及时添加衣物,避免由于寒冷刺激而导致的肌肉痉挛,使椎间盘内压增高的发生[3]。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判定,包含8个维度,总分8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功能损害越轻,生存质量越好。疗效判定标准:优: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生活、工作均已恢复正常;良: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偶尔存在短暂加重,体征减轻或大部分消失,活动基本得到恢复;差: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后几天又再次疼痛,需要给予止痛药,生活受限,工作难以胜任。总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 (n)或率 (%)表示,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观察组优22例(51.16%)、良18例(41.86%)、差3例(6.98%),对照组12例(27.91%)、良20例(46.51%)、差11例(25.58%),观察组治疗疗效(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0,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观察组干预前SF-36评分(446.5±52.8)分,干预后(637.7±94.3)分;对照组干预前(448.0±60.8)分,干预后(565.2± 89.8)分;两组患者干预前SF-36评分无明显差异(T=0.122,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1,P<0.05)。

3 讨论

LDH是临床常见反复发作的慢性疼痛性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对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导致LDH疼痛原因包括:外周神经敏感化以及局部炎症等均可导致疼痛;变性的椎间盘上神经末梢对痛觉十分敏感;负性情绪、恶劣的生活环境等各种非生物性因素也可导致中枢性疼痛的发生。因此,在LDH治疗中,除了给予常规护理外,使患者认识疾病、解除心理障碍、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也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SF-36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由于: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因疾病而引起的各种负性情绪,从而消除负性情绪对躯体造成的损害,对病情的好转具有重要作用;早期指导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提高脊柱稳定性、灵活性,增加腰背肌肌力,纠正不良姿势,能够有效调整局部肌肉张力、改善腰背肌柔韧性,加强脊柱关节稳定性,尤其是能够很好的保护脊柱内外平衡;恢复期指导患者进行LDH保健操,能够促进腰肌发达、增加肌力,有利于维持腰椎稳定,促进治疗疗效,避免病情加重与复发;康复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改变以往不良生活习惯,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站立、座位、取物等姿势,从而确保腰椎正常生理曲度,由此最终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LDH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邹树红,宗晓,张彦妹.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345-346.

[2]邹树红,王升英,张彦妹.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4):47-49.

[3]蔡丽莉.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148-149.

[4]余卫红.探讨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6):250-251.

R473.6

B

1002-2376(2015)09-0192-02

2015-07-18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康复疗效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