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调查

2015-02-10许逢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儿童消化内科江苏无锡214023

医疗装备 2015年13期
关键词:住院患者护生沟通

许逢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 儿童消化内科,江苏无锡214023)



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调查

许逢非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儿童消化内科,江苏无锡214023)

〔摘要〕目的:探讨护生在临床对护患沟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以便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对180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沟通的主动性、沟通方式、沟通内容、对护生的建议等。结果:护生与患者的沟通方式单一,即76%的护生以语言交流为主,而非语言仅占24%。阻碍护生与患者沟通的主要因素是理论与实际结合有困难占48%及缺乏沟通技巧占38%。结论:大部分护生缺乏对沟通基本知识的了解,临床上应加强护生沟通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关键词〕护生;住院患者;沟通

随着患者主体意识的加强,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立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已经成为实施优质护理工作的基础。建立住院患者与护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前提是彼此的有效沟通。无效的沟通或离开了沟通就无法正确评估患者的需要,将阻碍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和应用沟通技巧。实习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与患者的沟通不能有效地进行。为提高护生与患者的沟通状况,采用问卷方式,对护生与患者沟通的情况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180例住院患者。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及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住院患者中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生与患者沟通的主动性、沟通方式(与患者沟通时的表现、所用的语言是否恰当、沟通内容、对护生的建议等6个方面的内容。所有问卷均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形式,无记名作答。

1.2.2资料收集与处理: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100%;对回收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护生的主动沟通意识

180份问卷中,“ 实习护士第1次到病区时,是否能主动自我介绍”回答“是”132例(73.3%),“否”48例(26.7%);“实习护士平时工作中是否主动经常和您谈论有关病情、生活的情况”回答“是”98例(54.3%),“否”82例(45.7%)。180份患者问卷中,“ 实习护士第1次为您护理时,是否主动做了自我介绍”回答“是”85例(47.1%),“否”95例(52.9%)。

2.2护生平时与患者的沟通情况

180份问卷中,“操作前的解释”:每次都解释 72例(40.0%),有时候解释95例(52.8%),从不解释13例(7.2%)。“指导患者及家属”:经常指导 86例(47.8%),没有指导 94例(52.2%)。“健康知识宣传”:经常宣传 58例(32.2%),有时候宣传 84例(46.7%),没有宣传38例(21.1%)。

2.3护生与患者的关系

180例患者中,116例(64.7%)表示愿意接受实习护士的护理;64例(35.3%)则表示不愿意;165例(91.9%)认为医院护士的沟通比实习护士更加清楚、明确、易懂,能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沟通;99例(55.1%)认为实习护士年轻、有活力,容易接近,对工作更加积极、热情。

2.4住院患者对护生的期望

180例住院患者中有98例希望实习护士虚心向护理老师学习,对待工作应更主动热情,应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体会他们病痛的感受,应多告诉他们一些关于疾病和疾病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59例希望护生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技能操作水平,改善服务态度。

3 讨论

3.1沟通交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常利用和患者间互动关系来协助患者达到健康目标,而沟通则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护理人员一方面需了解患者的需要及回答其疑问;另一方面也需使患者清晰地获得疾病的信息,包括患者需要的确认,配合需要所提供的服务,以及护理指导和咨询。在护理人员与患者互动关系中所发生的任何事件,均包含沟通的成分,没有沟通,护理很难达到目标[1]。有效的沟通可融洽护患关系,促进相互间的理解。因此,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非常重要。

3.2影响护生与住院患者沟通的原因

阻碍护生与住院患者沟通的主要原因是理论脱离临床实践。住院患者关心的主要问题是自己的病情及出院的预后,而护生离开学校刚刚接触临床,理论与实际不能很好地融合,无法提供患者所需要的信息。例如一些护生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遇到具体病例时,却不能分析判断该患者目前所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提出护理措施。此外,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例如:有些护生采集病史时怕遗忘,手中拿着笔和纸,这可使患者产生不信任感,从而阻碍了信息的交流,信息不能互通。另一方面,护生周围环境从学校转变为医院,刚开始可能感到新鲜好奇,工作积极,热情高涨,但随着实习时间的推移,新鲜感渐渐消失,代之琐碎繁杂的护理工作,认为临床实习只要学好护理技术就行,便产生了与患者交流是老师的工作的错觉,因而渐渐对与患者进行沟通失去了兴趣。还有一些护生离开学校到临床实习,由于接触社会少,性格内向,比较胆小、害羞,常常不敢开口与患者交流,主动性差而影响沟通[2]。

3.3提高护生与住院患者沟通能力的对策

3.3.1改革临床护理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护生沟通能力。提高护生人际交往能力除通过开设有关人际沟通的课程外,还可利用护理学基础及内、外、妇、儿科等护理课的教学来实现。如在课堂上采用自由对话、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多动口的机会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3]。

3.3.2增强护生的沟通意识,寓交流于临床日常护理工作之中。尽管学生学习了沟通方面的知识 ,但进入临床后受目前医院护士的角色和护理功能定位存在偏差的影响,通常注重技术操作及治疗性诊疗措施的落实 ,却忽视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此 ,临床带教老师应加强指导,增强护生的沟通意识。给护生进行示范怎样和患者打招呼,如何与患者交流、收集资料等,通过言传身教告诉护生如何去做[4]。让护生利用与患者接触的每个机会进行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让患者在护理服务中体会到关爱。如在技能操作中指导学生怎样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 ,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并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操作后嘱咐和告诉患者应注意的事项等。带好护生主动巡视病房,经常与患者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关心和帮助他们。

3.3.3制定临床常见沟通案例,供护生学习。每个临床科室由带教老师根据本科室的特点,结合以往护生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况,制定数个常见的沟通案例,在护生入科时先进行学习,避免遇到情况时不知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如在儿科输液室,患儿发生输液肿胀时的沟通;在病房,患儿发热家属焦虑时的沟通等。让护生面对这些情况时,不至于胆怯退缩,可以从容地与家属交流。

总之,在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下,护患关系将成为护理环节中最复杂、最微妙的人际关系。对具有不同健康问题,不同护理需要的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以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是护士必备的基本功。有效的护患沟通,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晓松.人际沟通[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

[2] 杨莉丽,吴克芹.实习护士与患者和谐沟通状况的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3):470-472.

[3] 胡筠惠,胡正洁.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调查[J].护理研究 ,2003,17(8):888-889.

[4] 赵骄蓉,关红,王秋节,等.不同层次护生临床实习初期指导需求的研究[J],2014,30(8):71-73.

收稿日期:2015-06-2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76(2015)10-0166-02

猜你喜欢

住院患者护生沟通
某综合医院18例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特征分析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护理技巧分析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