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

2015-02-10付敏杰王兰恩于英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8期
关键词:血糖值糖化空腹

付敏杰,王兰恩,于英

青岛市市北区延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山东青岛 266000

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对患者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的血糖值进行检测,采用这种方法检测的时候,往往会受到服用的药物、食物以及当时的情绪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次的血糖检测往往只是对患者采样时的血糖值进行了检测,却无法准确地反映出患者的身体状况。近几年,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逐渐得到了重视。糖化血红蛋白主要是指通过长时间不可逆的非酶促蛋白糖基化对人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进行反应后的产物,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主要体现的是人体4周前后左右的血糖平均水平。目前,临床上主要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用于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该次研究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该院接受血糖监测的42例糖尿病患者与42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接受血糖监测的42例糖尿病患者与42例健康体检者,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53.25±3.29)岁;对照组男性患者 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55.79±2.3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使用仪器

采用日立7170A型全自动性分析仪器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并利用EDTA-K2进行抗凝。

1.3 检测方法

分别抽取两组成员3 mL空腹静脉血,并将抽取的静脉血加入到抗凝管中,待血液混合均匀之后可以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接下来,再分别抽取两组成员4 mL静脉血,并将其加入到生化管内部。然后,将其离心1 h,并进行空腹血糖的检测。最后,对结果进行t检验。

1.4 统计方法

对上述两组成员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检测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为(10.24±3.05)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值为(3.79±0.25)mmol/L,对比两组的空腹血糖值,观察组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3.6927);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为 (9.03±3.75)%, 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为 (3.15±0.13)%,对比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观察组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0.1557)。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提升。糖尿病主要是由多种因素而导致的一种内分泌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慢性高血糖[1]。该疾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的糖、脂肪以及蛋白质的代谢出现了紊乱。若患者的病情继续发展,将会导致患者的心、脑以及肾等靶器官及组织出现一系列的慢性并发症,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2]。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及时发现并及时诊断糖尿病,能够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同时还能够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保障人体的身心健康。

糖基化主要是指利用非酶促的作用将糖基加到蛋白质氨基酸的残基上,并进行缩合后而形成的,最初形成的是不稳定性的希夫碱,但是,通过解离作用之后,分子之间进行了重新排列,进而形成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同时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与红细胞的寿命以及这一时期内血糖平均的浓度有一定的关系,且糖化血红蛋白不会受到人体内血糖值的波动、运动以及饮食等方面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以准确反映出被检测者大约7周之内的平均血糖浓度值[3],因此,它是反映人体血糖控制情况的有效实验室指标。

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具有显著的意义,主要表现在:①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反映人体对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若人体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升高,这就表明被检测者最近约4个月内对自身的血糖水平控制的不好,而这也就意味着被检测者的病情比较严重[4-5];若被检测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较为稳定,这就表明被检测者最近约4个月内对自身的血糖水平控制的比较好,而这也就意味着被检测者的病情比较轻或身体健康。对于血糖值控制较好的被检测者,可以每隔3个月进行1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而对于血糖值控制不好的被检测者,可以每隔1个月进行1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此外,两组人员可以依据检测结果,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用药。②糖化血红蛋白对并发症具有指示作用。糖化血红蛋白具有较强的氧亲和力,这就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组织出现缺氧现象。长此以往,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就会不断升高,同时患者会由于缺氧而导致血管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尤其是当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大于10%的时候,这就意味着患者的并发症比较严重,并且预后效果相对而言较差[6-7]。③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准确筛查糖尿病。一般来说,当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大于10%的时候,糖尿病检测的准确率达到了90%。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是检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重要指标,不仅可以提升患者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与预防,同时还能够提升医师对糖尿病的筛查与诊断的正确率[8-9]。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能够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预防意识,同时还能够提升检测的正确率[10-11]。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为(10.24±3.05)mmol/L,对比两组的空腹血糖值,观察组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3.6927);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为(9.03±3.75)%,对比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观察组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0.1557)。充分提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不会受到一次性血糖值变化而产生影响,能够正确反应出患者对血糖值的控制情况,使医师及患者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对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较高意义[12-13]。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反应出患者对血糖值的控制情况,提升糖尿病诊断的准确率,并对患者的合理用药进行指导,因此,值得临床研究应用,并进一步推广。

[1]袁玉娥.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中的价值(附120例报告)[J].哈尔滨医药,2013,30(4):48.

[2]侯英楠,黄金英,沈淑波,等.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200例临床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3,32(2):102-103.

[3]郁淼.血红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哈尔滨医药,2014,32(1):30.

[4]杨双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4,34(4):314.

[5]黄金水,刘利东,薛声能,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糖化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广州医药,2014,37(5):54-56.

[6]林耀华,钟丽娜,莫建坤,等.色谱法BIO-RAD D-10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应用40例[J].广州医药,2012,43(2):62-63.

[7]徐丽玲,韦文合,梁慧慧.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130-131.

[8]王艳荣.糖化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7):145.

[9]黄丽君,林坤培.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0):1413-1415.

[10]孟晓东.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9):142.

[11]唐劲松,吴莉莉,周正维.糖化血清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8):1140-1141.

[12]林华峰,兰忠诚,李丽.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6):4-5.

[13]董虹,刘天春,周莉.糖化血红蛋白和BNP检测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下旬),2014,11(8):95-97.

猜你喜欢

血糖值糖化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