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会心理学在卫生监督行政执法中运用

2015-02-09龙晓萍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0期
关键词:监督员心理学当事人

龙晓萍

浅谈社会心理学在卫生监督行政执法中运用

龙晓萍

为更好地开展卫生监督行政执法工作,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效能,社会心理学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广阔的应用领域。卫生监督员在执法过程中正确分析行政相对人的心理状态,运用一定专业和法律知识,对取得良好执法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心理学;卫生监督;行政执法;运用

卫生监督行政执法工作归根究底是一项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管理工作必然离不开管理对象的研究。卫生监督的管理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人,是社会化的人。因此作为一个卫生监督员来说掌握和了解一定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可更好地为与管理对象进行沟通和交流,高效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1,2]。目前,我国的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是维护公民生命健康权,其需要严格履行的基本职能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维护社会医疗卫生秩序,实施健康相关产品的市场准入,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公众健康权益。

1 研究和学习心理学知识对执法工作的意义

行政执法工作涉及面大、接触面广,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分析和认识执法工作中所面对人群的心理,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和纷争,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有利于执法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1]。

2 如何运用社会心理学开展卫生监督执法活动

行政执法面临的对象是特定社会生活的个体,他们性格、信仰、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职业、习惯、爱好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面对执法工作时所表现的动机、感知、态度、情绪等心理特征也有很大差异。作为执法人员,有效了解和掌握这些心理特征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性,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开展针对性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当事人的心理特征,作为执法人员,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未雨绸缪,因势利导。

2.1 正确把握首因效应 正确把握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这个很重要,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第一次与管理对象接触时的举手投足和言行态度,如果一不小心留下强横霸道、吊儿郎当、故意刁难的印象,势必会引起管理对象的反感与对抗,为后续执法的连续性制造障碍[1]。第一印象好,再通过一定的交流后,管理对象对卫生监督员的接纳性和信任感越来越高,监督员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很容易地进人管理对象的内心世界,高效宣传各项卫生法律法规。

2.2 注重各种信息的收集 首先要掌握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含当事人的个人简历、成长经历、性格、学历、行为方式、社会融合程度、社会关系等资料,其次要收集、掌握各类有效证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预分析,初步确定当事人的违法机理与违法轮廓,以此辨别当事人心理特征类型,从而制定心理应对可行方案。

2.3 执法过程中社会心理学的运用 (1)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有时候当事人不配合,分析原因主要为执法人员到达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可能给当事人造成心理恐慌,他们会极力掩盖违法事实和证据,转移检查人员的注意力与话题。这时一定要做好稳定当事人心态的工作,尽量避免在语言行为上刺激当事人,防止其采取开溜、冷漠、和对抗的态度。当被问及法律后果时,现场不能表述的过于严重,以减少当事人心理压力。(2)当处罚决定作出之后,被处罚当事人则有可能表现出不满、抱怨的心理,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履行处罚决定,也不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内心产生更大的抗拒心理和潜在的攻击行为。因此,执法人员应当在始终尊重当事人及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在处罚过程中对当事人多些“罪感教育”,少些“耻感教育”[4]。通过开展合理的心理攻势,借助法律许可范围之内的自由裁量权,让执法对象接受监督检查和处罚结果,例如让有的监督员来做“包公”,红颜铁面,申明法律的强大与严肃;让有的监督员来扮“刘备”,表怜悯抚慰之情,显宽大处理之意,双管齐下,最终使当事人在法律和感情中找到心理的平衡点。(3)打感情牌、走柔性执法路线。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执法当事人,执法工作者有时要有“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执著和信心。以力服人服其口,效果不能稳定长久,以情动人方可服其心,达到一劳永逸的成效。特别是对待一些积重难返的老大难案件简单、程式化的执法往往不能奏效。这时,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式的柔性执法模式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古人讲“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和心理学的原理是相通的。实践证明,实现当事人的心理认同,使其感到执法人员确实是恤其所困,知其所苦,从而主动服从于管理,是心理学在执法工作运用中的一大法宝[5]。

作者单位:518100深圳市龙岗区卫生监督所

3 结论

现如今,卫生行政执法模式一直在不断地转变,卫生行政执法不但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以及实效性。尽管卫生行政执法在我国存在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建立的制度相对来说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在卫生行政执法的过程中,如果要实现公共安全,良好地维护公众健康利益的行政目标,仍然要大量运用心理学。心理学是智慧之学,如何让心理学在执法工作中展现魅力与生机是值的我们行政执法者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心理学是健康之学,一切个体的进步和成就都始于一个健康向上的心理,对外可以“制敌”,对内可以“疗伤”,我们没有理由不用好它。

[1]潘华庆.交际与心理学在医疗卫生监督工作中的运用与体会《中国卫生法制》2010年第2期

[2]孔剑.社会心理学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实践运用.中央财经大学在职课程研修班专业招生网.

[3]王云伟,孙卫克.管理心理学在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软科学,2002,02.

[4]郭玉芹,吴炫桢.卫生监督执法应用心理学原理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2,26.

[5]心理学在行政执法工作中的运用.三亿文库http://3y.uu456.com/

R197.2

B

猜你喜欢

监督员心理学当事人
我不喜欢你
什么是当事人质证?
什么是赞扬激励法?
护眼监督员
首席监督员诞生记
当事人
尽职尽责的网吧义务监督员
疏堵结合 当好网吧义务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