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观察

2015-02-09管亚希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末梢血常规红细胞

管亚希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观察

管亚希

目的 对血液常规检验中两种采血方法的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观察。方法 从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来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正常人群中选取8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实验组静脉采血方法,给予对照组末梢采血方法。对两组人群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比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比容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对比分析,在血液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采血方法的效果要更加理想,可以提高血细胞数据反映的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液常规检验;采血方法;;对比观察

血液常规检验也就是对人体内部的血液进行常规检验,其是一项使用范围较广、使用频率较高的基础化验项目[1]。对于临床确诊和全身性疾病预判而言,其检验结果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血液采集方法不同,检验所呈现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哪种采集方法更加准确、有效,已经成为血液常规检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两种血液常规检验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来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正常人群中选取8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20岁-47岁之间,平均为(33.5±6.7)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1岁-45岁之间,平均为(33.2±6.1)岁。两组患者均是自愿参与本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且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要保持晨起空腹状态[2],在进行采血时,采用静脉采血方法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采血,采用末梢采血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采血。之后在稀释液中注入采集所得血液并进行稀释操作,摇晃混合均匀之后在血液分析仪器上进行血常规的具体检验,并将检验所得数据记录下来。

检验所用仪器为希森美康KX-21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清洗溶液和稀释液体等辅助用品,血常规检验所使用的采血管是一次性真空式的,其具有2.0mg/ml的抗凝剂含量,其中一个采血管装有大约在0.6-1.0ml之间的静脉血液,另一个采血管装有大约20μl的末梢血液,将其与180μl稀释液体混合于规格为1.5ml的一次性小离心管内,摇晃混合均匀之后在分析仪上进行检验。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比容进行对比分析与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分析和处理数据采用的是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红细胞为(3.2±0.5)×109/L、白细胞为(6±3)×109/L、血小板为(224±89)×109/L、血红蛋白为(104±14)g/L、红细胞比容为(32±21)%;对照组患者红细胞为(3.4±0.7)×109/L、白细胞为(5±3)×109/L、血小板为(211±48)×109/L、血红蛋白为(113±7)g/L、红细胞比容为(42±20)%。两组相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血液常规检验是对存在于外周血液中包括数量、类型以及形态在内的血细胞状态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其可以对人体内部的红细胞数量进行检测,并对细胞的形态分布于变化进行良好的显示,其在人体全身检查中已经成为一个最基础的检验项目。疾病不同,其对血液成分和细胞状态所形成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同的,特异性质较为明显[3]。对血液标本进行有效的采集,可以为血液常规检验结果提供准确的依据与有利的保证。末梢血检验方法的溶血反映发生时间较早,而且采样过程比较复杂[4]。在医疗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血液常规检验方法就是静脉血检验方法,与末梢血检验方法相比,此方法可以对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进行真实的反映,具有较高的血温。在本研究中,采用静脉采血方法进行血液常规检验的实验组患者在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比容方面均要优于采用末梢采血方法进行血液常规检验的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与末梢采血方法相比,采用静脉采血方法的血液常规检验的效果要更加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1]刘小东,崔会欣,焦冠勇,等.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6):111-113.

[2]徐静.血液常规标本检测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药,2012,7(19):122-123.

[3]张璐靓,赵宪文.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59-260.

[4]邵勇.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健康必读,2013,18(1):152.

[5]周秀萍.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4):49.

作者单位:318055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新桥镇卫生院

R446.111

B

猜你喜欢

末梢血常规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血常规解读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