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冗余否定的类型研究

2015-02-09子,王

语言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语义语境常规

杨 子,王 雪 明

(1. 北京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功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商务英语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英语学院,北京 100029)

由否定词多余造成肯定、否定同义的现象即冗余否定,如“差五分(不到)八点”、“果(不)然”①其它冗余否定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实例见“附录:现代汉语冗余否定的主要表现形式”。。对此学界主要采取了逐个击破的研究方法,如对“差点儿没”的研究有朱德熙(1959)、沈家煊(1987)、石毓智(1993)、渡边立玲(1994)、董为光(2001)、侯国金(2008)等;对“好不”的探讨有卢钦(1981)、袁宾(1984、1987)、沈家煊(1994)、周明强(1998)、邹立志(2006)等;对“非A不B”(如邵敬敏1988)、“难免不”(如张谊生1999)、“没VP之前”(如周一民2003、王灿龙2004)、“小心别VP”(如戴耀晶2004,侯国金2008)等的研究也不鲜见。上述个案型研究在认识各种冗余否定的形成过程、句法/语义特征及限制、语用意义等方面确有极大优势,戴耀晶(2004:6)更是提出“冗余否定作为语言中的习惯用法只能做具体的个案分析”。

除个案型研究外,吕叔湘(1985)、沈家煊(1999)、石毓智(2001)、王助(2009)等以“类”的概念宏观论及冗余否定;曹靖一(2007)按表意功能将冗余否定分为时/数量不足、猜测、必然、提醒、劝阻、条件、反语七类;王进文(2008)将否定冗余的诱发语(如“差点儿”、“小心”、“难免”等)分为副词性、动词性、名词性、关联性四类。这些从意义或形式层面对冗余否定的分类研究普遍停留于表层观察。袁毓林(2012)将由隐形否定性动词造成的冗余否定分为“防止、避免”、“差欠”、“拒绝、否认”、“小心”、“后悔、责怪”、“怀疑”六类,还分析了造成否定义冗余的各类原因。其研究未能涵盖“好不AP”、“果不然”等无动核冗余否定,有失全面,且缺乏对各类冗余否定间或多个分类体系间关联、互动性的讨论,未能探究冗余否定形式多样性背后的共性和规律性。

本文旨在采取类型学研究方法②语言类型学以各种语言个性背后的共性为研究目标,其背后的理念是:虽语言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语言间变异必然受到一定限制,体现为语言间的共性(Song 2008:2;沈家煊2009;尚新2013)。对现代汉语冗余否定重新进行类型研究,分析多个参项下现代汉语冗余否定①袁毓林(2012)的“防止”、“避免”类(如“防止不再发生病虫害”、“避免不犯错误”)不在本文探讨的冗余否定形式内,因为对此类汉语表达的可接受度目前仍争议较大,且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亦找不到相关例句。的属性特征,挖掘不同参项间或属性间的联系,寻找类型差异背后的共性规律,以期加深对冗余否定的整体把握和系统性认识。

刘丹青(2005:231)指出,类型学研究以确定参项为起点,参项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参项是否具有普遍性、属性是否具有差异性、该参项的属性是否同其它参项或现象有关。遵照这三个标准,我们确定了四个参项:冗余方式、冗余词位置、冗余的语境相关性与语用影响。前两者关注冗余否定的形成,后两者侧重冗余否定的解读。

一 冗余方式参数下冗余否定的类型分析

通过对所收集语料的观察,我们发现,现代汉语冗余否定从形成方式上可以划分为有结构间及结构上两种。前者指结构内包含正/反两个表达,由二者整合造成否定标记形式上的多余,根据被整合结构间的关系细分为同义复现类、语义包含类和语义递进类;后者指结构内仅包含一个常规否定表达,但恰巧与相应肯定结构同义,根据二者同义的原因细分为一词多义类、会话隐含类、语义缺省类和视角转换类。

(1)同义复现类由语义相同的正反两种表达“糅合”(车录彬2010)而成,其中源表达形式遭到破坏。如“果不然”为“果然”与“不出所料”的糅合,因对源表达“不出所料”的破坏,整合结构中“不”的作用对象难于追溯;“拒不……”为“拒绝……”与“不同意……”的糅合,对肯、否定源表达均有破坏;同理,“没……之前”、“差……分不到……点”、“难免不……”、“不由得不……”分别为“没……时”与“……之前”、“差……分……点”与“还有……分不到……点”、“难免……”与“免不得……”、“不由得……”与“不得不……”的糅合。

(2)语义包含类为存在语义包含关系的正反表述的叠加,二源表达中同义不同形的部分多余。如“后悔不该VP”、“责怪……不该VP”中“后悔”、“责怪”语用预设“不该”之义,故“不该”冗余;“小心别VP”、“忍住不VP”中“小心”和“忍住”分别会话隐含“别”和“不”之义,造成否定冗余;“差点儿没VP”、“险些没VP”中“差点儿”和“险些”均语义蕴涵“没”之义,致使后者冗余。

(3)语义递进类为存在语义递进关系的正反表达叠加,传达低层语义的源表达形式多余。如“好不AP”为元语言否定结构“不AP”与更正性小句“好AP”的结合,解读为“不是AP,而是好AP”(杨子2013),肯定源表达在语义层面取代否定源表达,后者冗余。

(4)一词多义类为多义词与否定标记的结合,因多义词在肯、否定结构中语义相反,故正反表达同义。如“怀疑”既表正面猜测“有可能”亦表反面猜测“不相信”,“怀疑……不”可与“怀疑”语义同指;“非”既表否定义又表必须义(“非得”),故“非……不……”与“非……才……”同义。

(5)会话隐含类为否定结构与特定语境的结合,因会话隐含义与字面义相反,肯、否定形式同义。如“不是……吧”在适当语境下②参看附录中例句。以字面否定的方式间接凸显某猜测,提醒听话人注意此种可能,隐含义与字面义相反,“不”冗余,类似的情况还有“别是……吧”、“别不是……吧”等;“不要太(有钱)”在某些语境下以劝告“需适度”的方式间接凸显说话人对当前程度的看法,会话隐含“程度之高”。

(6)视角转换类将否定标记作用于语用视角,在语义层面否定多余。如“不一会儿”中“不”作为主观减量标记词(张谊生 2006)隐含“比预期时间短”之义,体现主观语用视角;“不巧”中“不”作为情况评价词体现消极评价,隐含当事人语用视角。

(7)语义缺省类为适当语境下对双重否定结构的缩略,由结构残缺造成被保留否定标记在表层结构中语义多余。如“看我不……”实为“看我不……才怪”的省略,前者中“才怪”形式和语义的缺省造成“不”的语义冗余;同理,“除非……不……”因对“否则”的省略(原形为“除非……,否则……不……”),造成“不”冗余。

二 冗余词位置参数下冗余否定的规律分析

通过对各类现代汉语冗余否定的观察,我们发现,冗余否定有三类组成成分:冗余否定词、固定性成分和开放性成分。其中前两者为必须项,后者为可选成分①如“果不然”、“不一会儿”、“不巧”中只有冗余否定词与固定性成分,而“好不AP”、“差……不到……”中则既有否定词(“不”、“不到”)和固定性成分(“好”、“差”),又有开放性成分(AP、省略号部分)。。根据冗余否定词在结构中的位置可将其分为前置式与插入式两种。前置否定词可以在固定性成分前,如“(不)一会儿”、“(不要)太……”;亦可在开放性成分前,如“(没)……之前”。与前置相比,否定词被插入结构中的情况更为常见,可出现在:(1)不同性质的成分间,如“差点儿(没)VP”、“好(不)AP”、“小心(别)VP”、“忍住(不)VP”、“不由得(不)VP”、“难免(不)……”中否定词均被置于固定性成分与开放性成分之间;(2)相同性质的不同成分之间,如“除非……,(不)……”、“怀疑……(不)……”、“差……(不到)……”、“责怪……(不该)……”中否定词前后均为开放性成分;(3)被插入某一成分内,如“果(不)然”、“别(不)是……②“别不是……”结构中冗余词位置的认定较为特殊,因其中有“别”与“不”两个否定词,故既可认定为冗余词居中(由“不”充当冗余成分),亦可视为冗余词前置(由“别”做冗余成分)。”中否定词被插入固定性成分“果然”和“别是”内。另外,冗余否定词除简单插入某常规结构外,还可能以破坏性方式融入新结构,如“(不)巧”、“拒(不)VP”中“不”对“碰巧”、“拒绝”的破坏。

尽管冗余词的位置情况复杂,但结合对冗余方式参数的考查,还原否定词在源/原结构中的实际作用,我们发现,其位置具有规律性:结构上冗余否定因不存在结构整合,否定词在原结构中做常规否定解,自然置于被修饰对象前;结构间冗余否定涉及对正反源表达的整合,否定词位置的不确定性较高,但同样必须紧邻被否定对象。如“差点儿没VP”中“差点儿”与“没”均直接作用于VP,却不能表达为“*没差点儿VP”,体现“没”紧邻VP的要求;“好不AP”作为元语言否定小句“不是AP”与更正小句“是好AP”的整合,语言象似性原则倾向于“不”出现在“好”前,“不”实际却出现在“好”后,亦因否定词需紧邻被否定对象VP;“果不然”不能另写作“*不果然”、“*果然不”,因为“果然”中代词“然”作“如此、这样”解,语法作用与语义均与“不出所料”中的“所料”相近,故“然”替代“所料”紧随“不”(“不出”省略式③“果不然”另可写作“果不其然”,后者可理解为“果然”与“不出其所料”的糅合,“其”在冗余否定结构中的位置说明“不”是对“不出”的省略。)出现,体现否定词紧邻被否定对象的要求。

“被否定对象必须紧随冗余否定词出现”这一在结构上与结构间冗余否定中具有普适性的规律的发现对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说明现代汉语冗余否定现象符合我们研究前的设想:冗余否定形式各异的背后存在共性原则的制约。

在考察上述规律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针对结构间冗余否定的形成还存在另外两条规律:(1)反面表达中被否定对象在正面表达中必须有对应成分,二者或相同(如“没VP”和“差点儿VP”中的VP)或相近(如“不出所料”中的“所料”与“果然”中的“然”),且正面表达中的对应成分进入整合结构;(2)当否定源表达中存在除否定词和被否定对象外的其它成分时,若该成分在正面表达中无体现,整合时会被删除(如“没……时”与“……之前”整合时“时”被删减),若其同时亦出现在正面表达中,则被保留(如“免不得……”与“难免……”整合时“免”被保留④“得”在冗余否定结构中既可保留(“难免不得……”)亦可被删除(“难免不……”),这由“得”在此处的特殊性决定:当“得”被视为多音节否定词“免不得”的内在组成部分时,整合后应予以保留;当“得”被视为否定标记“不”之后的附加成分时,整合过程中可以被删除。)。换言之,由结构整合形成的冗余否定中正面表达往往被全面保留,反面表达则通过对否定词与被否定对象间位置关系的保留来体现。

三 语境相关性参数下冗余否定的特征分析

语境相关性参数的引入旨在认识对冗余否定的解读,在该参项上后者有两种可能属性:语境独立(context-free)与语境依赖(context-dependent)。

语境独立的冗余否定解读不受语境条件制约,冗余解读具有绝对性。其成因有三:(1)固定性成分与冗余否定词高频搭配产生的词汇化倾向,如“果不然”、“不一会儿”、“不巧”、“拒不”;(2)固定性成分与冗余否定词高频共现造成的语法化倾向,如“非……不……”、“忍住不……”;(3)同义词复现的语用习惯,如“差……不到……”、“后悔不该……”、“责怪……不该……”。

语境依赖的冗余否定因结构本身具有歧义,仅在适当条件下做冗余否定解。影响其解读的因素有三类:(1)结构内的开放性成分(即狭义上下文语境)。如“小心别VP”,当VP为主观可控行为(如“吃鱼”)时,“小心”表单纯“提醒”义,与“别”无语义重复,后者做常规否定词①试比较“小心别吃鱼”与相应肯定形式“小心吃鱼”,前者为提醒不要吃鱼,后者则提醒吃鱼的过程需要小心,因此前者中否定标记的语义在整个表达中有体现,非冗余。;当VP为不可控的客观事件(如“摔倒”)时,“小心”语用隐含“应避免”义,“别”语义重复,成为冗余成分。再如,“难免不……”中当开放性成分携带积极语义时(如“开心”),“不”做常规否定解,若其携带消极语义(如“伤心”),否定词冗余。(2)广义上下文或情景语境。如“差点儿没VP”,其解读由VP在具体语境中的预期性或期待值决定。以“差点没赶上飞机”为例,在对“赶飞机”所指事件有预期或期待的情况下,“没”为常规否定②如:“今天去机场的路上堵车,我差点儿没赶上飞机。”,反之,则倾向于做冗余解③如:“他这人开车就像个疯子,看他刚才那速度,差点儿没赶上飞机。”。类似还有“没……之前”④如“这是他没走前布置的任务”(常规结构,语义不同于“走前布置的任务”)和“没上学前,他一个字不识”(冗余否定结构,语义同“上学前他一个字不识”)。、“险些没VP”、“不是……吧”、“别是……吧”、“别不是……、“怀疑……不……”、“看我不……”等。(3)开放性成分与语境因素的结合。如“好不AP”,一方面,AP由具有社会性的褒义词充当时,只能做常规否定解(沈家煊1994),如“好不公平”;只有AP为其他性质形容词时“不”才可能做冗余否定解,如“好不开心”。另一方面,AP为其它性质形容词时,还需由具体语境决定结构的解读,如“好不开心”在“听到这个消息,他眉头紧锁,好不开心”中为常规否定结构,而在“听到这个消息,他喜上眉梢,好不开心”语境下则体现冗余否定。

综合考察语境相关性参数与上文参数,可以发现:结构间冗余否定中的不同形式在语境相关性参数上表现较为灵活,语义包含类与同义复现类冗余否定的各具体形式均既有语境独立型(如前者“后悔不该……”、后者“拒不……”),也有语境依赖型(如前者“小心别……”、后者“难免不……”)⑤因现代汉语语义递进类冗余否定目前只有“好不……”一种,故在此不做参考。;各类结构上冗余否定在语境相关性参数上的内部表现则较为一致,视角转换类的各种冗余否定均为语境独立型,会话隐含类和语义缺省类的所有冗余否定形式均为语境相关型,仅一词多义类内存在两种可能。下文试对此发现的原因做一分析:

对于结构间冗余否定,双重语义的叠加本不会偏离原有二语义,解读不需额外语境,然而,对形式整合可能使源结构中各成分间的句法关系发生变化,造成整合结构的语法歧义,进而产生语境依赖性。结合上节对结构间冗余否定形成规律的探讨,我们发现造成整合结构句法关系变化及歧解的主要因素包括:(1)对否定源表达的删减。如“难免不……”在对“难免”和“免不得”整合中对后者有所删减,造成整合结构句法关系的歧义,若不对否定表达做删减(即冗余否定形式为“难免不得……”),则产生结构歧义的可能性相当低⑥“难免不得……”只与消极词语兼容,做冗余否定解,语境独立,如“难免不得伤心”,与此相对,“*难免不得开心”不成立。。(2)肯、否定源结构中开放性成分的重叠。如“差点儿没VP”中“差点儿”与“没”共同修饰 VP,整合后“没”因紧邻被修饰对象必然修饰 VP,而“差点儿”既可修饰 VP,亦可修饰“没”,使解读产生歧义,当二源结构中的开放性成分不同时,造成语境依赖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如“差……不到……”,整合后正、反表达的修饰对象不同,句法关系相对简单,没有歧义。(3)否定源表达中否定词为单音节词时,容易造成整合结构的歧义,只能依靠语境解歧,而否定词具有双音节或多音节时(如“后悔不该……”中的“不该”、“差……不到……”中的“不到”等),否定标记外的其它音节通过辅助语义表达对否定词的解读予以限定,有效避免歧义产生,故结构语境独立的可能性高。

对于结构上冗余否定,其解读是否存在歧义与冗余形成的具体方式直接相关,故冗余方式参数下的各类结构上冗余否定内部在语境相关性参数下的表现相对一致。具体而言,会话隐含类和语义缺省类冗余否定均语境相关。前者的各否定形式(如“不要太……”)均只有在特定语境下才会产生与字面意义相反的会话隐含,造成否定标记的语义冗余,会话隐含既是否定冗余的原因,又是冗余解读的结果,必然具有语境依赖性;后者的各否定形式(如“除非……不……”)都是对双重或多重否定的缩略,缩略结构的歧义性自然造成解读的语境依赖性;视角转换类冗余否定均语境独立,因为此类冗余否定(“不一会儿”和“不巧”)均具有词汇化倾向,解读已无需语境因素介入;一词多义类冗余否定(“怀疑……不……”和“非……不……”)由语境决定多义词在实际使用中的语义,原则上各形式均应体现语境依赖性,但“非……不……”中“非”的多义性受使用环境限制,在与“不”连用时多义性消失,只做否定解,故语境独立。因为“非……不……”仅为一特例,我们认为,并不能以此否定结构上冗余否定在语境相关性参数上表现的普遍一致性。

四 语用影响参数下冗余否定的类型特征

依据语言经济性原则,形式不同、表意不会完全相同,故冗余否定结构与常规表达间必然存在意义差异。既然这种差异不在语义层面,就应当在语用层面。以冗余否定的语用影响为参项,可以考察其与常规表达间的解读差异。我们发现,在此参项下冗余否定有三种属性:语用偏离、附加和增强。

(一)语用偏离。某些冗余否定标记的使用体现语用焦点的转变,进而形成语用偏离,如在“忍住不愤怒”中否定词“不”切断了“忍住”与“愤怒”间的直接联系,将“愤怒”与自身直接关联,致使说话人关注点从“忍住”的对象转移到“忍住”行为的具体要求,常规表达有“‘愤怒'为已然状况,抑制其升级”的语用义,而冗余否定结构则从“‘愤怒'为未然事件,避免其发生”的视角强调“忍住”行为;“没VP之前”中“没”通过与VP的结合,将说话人焦点从“临近VP的一个时间点或短暂时间段”转移或扩展到“VP以前较远的一个时间点或较长的一个时期”,由此造成常规表达倾向于隐含VP与主句事件间的临近关系,而冗余否定通过“没”的使用凸显VP事件未然情状的延续,进而隐含对VP未然时相关情况的关注(王灿龙2004)。再如与常规表达“怀疑……”相比,“怀疑……不……”结构在表肯定猜测义时,否定标记“不”的加入改变了动词“怀疑”后宾语从句的作用:前者中为“怀疑”的内容,而后者则是对他人已有观点的引述(echoic usage。参见Sperber & Wilson 2001:238-239),由此将语用焦点从猜测的对象转移到猜测前已有的预期①以“我怀疑这件事情(是/不是)A干的”为例,肯定与否定表达均传达“说话人认为事情为A所为”语义时,肯定表达意在引起他人对“事情为A所为”这一猜测的关注,间接表明“他人不认为事情为A所为”,而冗余否定表达则以语用预设的方式传达“他人认为事情为A所为”之义。,造成语用偏离。

(二)语用附加。某些冗余否定标记的使用体现说话人主观性,隐含说话人态度或看法,由此额外增加语用义。如在“差三分钟不到五点”中“不到”体现说话人以“五点”为参照点,且当前时间尚未到达该参照点,由此隐含主观小量或不足量之义,在原有语义基础上增加了“还不到五点,时间尚早”的隐含义;“不一会儿”通过视角转换也在常规表达的语义基础上附加了“时间比预期短”的说话人看法;与“碰巧”相比,“不巧”的使用通过视角转换体现语用移情,由此附加隐含说话人对当事人的同情态度;“别是……吧”中副词“别”的语义“不要、不准”隐含后续事件具有消极性,故与常规表达“是……吧”相比,冗余否定结构增添了隐含义“说话人不希望被描述事件发生”;与常规表达式“是……吧”相比,“不是……吧”中说话人通过对自身所猜测事件的否定,间接隐含说话人对该猜测并没有太大的把握②由上分析可见,“别是……吧”与“不是……吧”虽同为“是……吧”的冗余否定形式,语用义上却不同亦不悖,正因如此,“是……吧”还存在第三种冗余否定形式“别不是……吧”,体现前两种语用义的结合。。冗余否定标记隐含的说话人态度或看法除上述主观小量、同情、说话人对某事件的期待值、说话人对某事件的预期值外,还有其它一些语用信息,此处不再逐一列举。

(三)语用增强。某些冗余否定标记的使用不改变或额外增加语用意义,而是通过不同方式增强常规义,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如“责怪……不该……”中“不该”是对“责怪”一词语用隐含的明示化,以此实现加强语气的目的;“非……不……”、“看我不……(才怪)”中冗余否定词的引入将肯定陈述结构“非(得)……”、“看我……”转换为双重否定结构的缺省式,由双重否定实现对语气的加强;“好不AP”则通过对AP程度的元语言否定加强语气;“拒不”、“果不然”中冗余否定词通过正反表述同义重复(“拒绝”=“不同意”、“果然”=“不出所料”)加强语气。

结合对冗余方式的考察,我们发现,结构上冗余否定在语用影响参数上的表现较为固定,其中会话隐含类与视角转换类冗余否定均会在常规表达的基础上附加额外的语用意义。前者说话人放弃简单直接的明示表达,采用复杂的冗余结构以会话隐含方式间接传达语义,必然暗含某特殊意图,该意图是语用附加的直接根源。同理,后者说话人视角从常规向特殊的转换也通常体现前种视角无法反映的特定意图,由此造成语用附加。语义缺省类和一词多义类冗余否定均不会造成语用附加。前者缺省往往以省力为目的,不体现额外意图;后者选用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往往存在表意的差异,由此造成的更多是语用偏离而非附加。与结构上冗余相比,结构间冗余否定的语用影响则相对多样,说话人放弃简洁的单重表达形式,选择正反两重表达的叠加,最常见的意图是语用加强,但正反表达各自携带语用义的不同以及正反表达整合后结构内句法关系的改变等也可能造成语用附加或偏离。

上述讨论为现代汉语冗余否定类型学视角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除上述四参项外,冗余否定还有一些参数值得讨论,如冗余否定结构的重音分配(冗余词携带重音、次重音或被弱读)、冗余否定的经济性(包括说话人表达的经济性与听话人解读的经济性)、冗余的语言层面(句法冗余、语义冗余还是语用冗余)、冗余否定的制约机制等。冗余否定在这些参数下具有哪些属性特征、参数间或不同参数的属性间有怎样的相关性、这些相关性又会揭示出冗余否定内部怎样的规律,限于篇幅,本文未能论及这些问题。

附录:现代汉语冗余否定的主要表现形式(取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在线语料库)

1. 顾城也恢复了理智,不由又回忆起他们热恋的情景,顿时他后悔不该打自己的爱妻。

2. 这件事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3. 反之,忍住不发脾气一定是好的吗?

4. 我每天坐这辆车都听到你热心宣传,小心别把嗓子累坏了。

5. 我三弟在朝鲜可是跳下河去救过一个美国俘虏兵,差点儿没淹死,十个脚趾头都冻掉了。

6. 李玉祥如雷轰顶,险些没晕倒!

7. 于是,双方你冲我堵,各不相让,好不热闹。

8. 凡是自己需要的就拱手相迎,自己不需要的就拒不接收。

9. 没入这行之前,我只觉得做模特挺好玩,而后来则把模特当做了自己的职业。

10. 让人听后不由得不从心底涌起一股热流。

11.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不发生意外。

12. 父亲操一根棍子在手,喝一声:“杂种!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13. 除非遇到紧急情况,司机不能在驾车途中用手接打电话。

14. 中国年初成功控制了广东出现的小规模非典疫情,没有理由怀疑中国不能同样控制可能出现的新疫情。

15. 如果非用不可的话,导演只能帮明星找替身。

16. 不是要赶我们走吧?

17. 寄出之后才猛然想到:这卡别是台湾舶来的吧?

18. 久居此地的朋友便说:“别不是两个司机又聊上了吧?”

19. 这种事我老公最有办法,谁不想讨好有权的人,我老公的路子不要太粗噢!

20. 母亲走后不一会儿,父亲也出了门。

21. 钢筋运到桥下时,不巧没有吊车,爸爸一捋袖子,大喝一声:“抬!”

曹靖一 2007 《羡余否定的语用认知分析》,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车录彬 2010 汉语“糅合构式”初论,《汉语学习》第6期。

戴耀晶 2004 试说“冗余否定”,《修辞学习》第2期。

董为光 2001 语言认知心理对“差点儿DJ”结构的影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渡边立玲 1994 “差一点”句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结构,《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侯国金 2008 冗余否定的语用条件——以“差一点+(没)V、小心+(别)V”为例,《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刘丹青 2005 方所题元的若干类型学参项,徐杰主编《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卢钦 1981 好不……,《中国语文》第2期。

吕叔湘 1985 疑问、否定、肯定,《中国语文》第4期。

尚新 2013 语言类型学视野与语言对比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邵敬敏 1988 “非X不Y”及其变式,《语文天地》第1期。

沈家煊 1987 “差不多”和“差点儿”,《中国语文》第6期。

沈家煊 1994 “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义和语用解释,《中国语文》第4期。

沈家煊 1999 《不对称与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 2009 语言类型学的眼光,《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石毓智 1993 对“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句式的分化,《汉语学习》第4期。

石毓智 2001 《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王灿龙 2004 说“VP之前”与“没(有)VP之前”,《中国语文》第5期。

王进文 2008 《现代汉语羡余否定及其格式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助 2009 汉语否定羡余词的特性,《现代语文》第3期。

杨子 2013 “‘好不AP'的构式新解”,《外语与外语教学》第4期。

袁宾 1984 近代汉语“好不”考,《中国语文》第3期。

袁宾 1987 “好不”续考,《中国语文》第2期。

袁毓林 2012 动词内隐性否定的语义层次和溢出条件,《中国语文》第2期。

张谊生 1999 说“难免”——兼论汉语的虚化方式和羡余否定,《中国语言学报》第9期。

张谊生 2006 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中国语文》第2期。

周明强 1998 论“好不AP”、“好AP”中的AP,《汉语学习》第1期。

周一民 2003 北京话里的“差点儿没VP”句式,《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朱德熙 1959 说“差一点”,《中国语文》第9期。

邹立志 2006 “好不A”诸现象的语义语用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Song,J. 2008Linguistic Typology: Morphology and Syntax.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Sperber,D. & D. Wilson. 2001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猜你喜欢

语义语境常规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常规之外
语言与语义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别受限于常规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